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911199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课课题巧用废品学科学课型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通过巧用废品学科学,使学生树立起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 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学生在校内外广泛收集有关玩具和生活废品的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生活废品的加工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利用废品学制作、做实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制作和科学实验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做中学教学难点: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对废品的恰当利用教学准备:范例、科学原理知识和实验材料教 学 过 程批 注一、创设情境

2、最近,大家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和美化生活了。我们学校还准备评选一些优秀的节能减排小制作小发明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师:太好了,大家有这么多的想法,那就制订一个制作计划吧!不过,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我们的实施方案中能否加入学习科学知识的内容和举行比赛的计划。学习科学知识是指做什么玩具前都要研究一下这个玩具的原理,组织比赛时要让更多的人参与。二、确定主题1、教师提供一些制作实例或图片,先让学生各自思考自己想制作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2、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列举几个玩具,比如反冲小船、不倒翁、陀螺等;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同一种作品的合作小组。3、按小组深入讨论制

3、作活动方案,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使各组的方案更加合理、全面。教师也从各组的方案中知道了需要准备的工具和废品材料。三、活动过程主题方案确定后,引导学生研究各种玩具的工作原理,比如:陀螺的原理,让学生知道旋转是陀螺稳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是圆盘状的东西加上一个中心轴都可以称作陀螺,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用什么材料都可以制作陀螺。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材料或物品通过改造或直接运用,就可成为一个陀螺。教师再展示一些陀螺的优秀范品或范图。1、调查活动:陀螺、不倒翁等玩具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和种类?请学生回家通过适合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2、交流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比如陀

4、螺,除了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工具外,还是一种平衡器,它在旋转时中心轴线总是保持平衡,也就不容易倒下,所以舰船、坦克车、人造卫星等装置上都安装了它。3、设计制作: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陀螺等,老师适时指导,帮助解决制作中的困难。4、展示交流比赛:制作完成后,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说明使用的材料、玩法、特点,并当场演示给大家看。其它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疑问,进行交流。然后可以开展玩具比赛,看谁的旋转稳定,时间长或制作精美等。5、鼓励学生制作多种玩具,在六一节的时候送给低年级的小朋友或自己的弟弟妹妹。四、总结交流:以“我用生活废品搞制作”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给玩具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5、写清楚这个玩具的玩法和注意事项;写出这个玩具的工作原理;写清楚这个玩具使用的原料;画出玩具的草图或照一张照片;有条件的这些可用电子稿的形式展示。有条件的话,可以收集优秀的作文,打印装订成册。五、反思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情,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指正,共同提高,并交流一下活动收获和体会。 六、活动拓展:鼓励学生开展“巧用废品做实验”的活动。板书设计: 巧用废品学科学 二、声音与健康一、教学目标:围绕声音的奥秘,学生开展了查阅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大小与什么有关、声音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二、教学重点:1、听觉与声音; 2、声音与健康; 3、拒绝噪音。三、教时:3课时四、教学过程:教学

6、过程(第一学时)一、课前导入过程: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刺耳的噪声令人讨厌,还有大自然丰富的声音,即使闭上眼睛,它们也让我们感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感知这些声音,都依赖于耳朵,没有耳朵,我们的世界将一片寂静。那么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感知声音的呢?板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二、新课教学过程:1、人耳的构造我们首先观察一下人的耳朵(同学们都互相观察耳朵),我们看到的只是人耳的一小部分,它更多的结构在人的颅骨内,教材图1.2-1画出了人耳的构造,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的耳朵。(出示人耳构造挂图)板书:1、人耳的构造对照挂图讲解人耳的构造。人耳的结构很复杂,它们共同协作,把声音传入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板书:(1

7、)人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2)人耳各部分在听力的形成中都有自己的作用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看声音在人耳内是怎传导的。(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声音要引起人的听觉,必须转换成大脑能接受的神经冲动后进入大脑,而人耳正好提供了这样的通道和转换功能,从传导上来说声音按照“声源振动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耳蜗听觉神经大脑”途径传导的,鼓膜把声波转换为振动,这种振动在耳蜗处又被转换为神经冲动,最后传给大脑。板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源振动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耳蜗听觉神经大脑人耳的各部分在听觉形成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耳廓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使人能听

8、到很微弱的声音,耳道提供声音通道,同时由于耳道的共振作用,声音被放大;从鼓膜处声音真正进入人体,鼓膜和听小骨的作用使声音进一步放大开成足够的能量来推动声音振动在耳蜗转换为神经冲动。这任何部分发生障碍,都会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使人失去听觉。但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耳蜗并没损伤,则只要能使振动传递给耳蜗,人还是可以听到声音,有一部分助听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做成的。声音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人不能听到声音,不但不方便,有时还很危险,所以我们就多关心残疾人。 3、双耳效应人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根据声音来确定声源的空间位置,这是因为我们有两只耳朵,由于人的双耳位于头颅的两侧,且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同一声

9、源发出的声音到达双耳的距离及强弱产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别,据此,人耳便可分辨出来自前方水平方向的声音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板书:双耳效应 人的双耳听到同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时间有先后之别,音质也有些不同,大脑根据这些差别可判断声源的位置电声学中可以利用双耳效应产生立体声。但双耳效应只能解释人耳对水平音源位置的确定,而人耳是有空间立体感的,这是耳廓的功劳。三维空间定位主要依赖于耳廓效应。耳廓对来自各个不同方向的声波频谱进行不同的修正后,才由耳道传到鼓膜,大脑依据声音的频谱特性,就能辨别三维空间中的声源方向。声音从不同角度进入人耳时,由于耳廓的结构会影响声源的定位,所以人类的耳廓

10、对确定声音的空间方向起主要作用。三、总结拓展人耳是一个精密的系统统,各部分共同协作使人形成正常听力。人耳的判断力和灵敏度都极高,可以感受到很微弱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有振动放大功能,可将声音的振动放大几十倍。人耳的方位感主要由双耳效应和耳廓效应完成。由于耳道的共振作用,人耳对声音的感受有一个范围,对超出范围的声音,人耳将“听而不闻”,所以,人听到的声音只是物体振动的一小部分,对于大多数振动,需要仪器转化才能听得到。同时,人耳还是一个很脆弱的系统,在形成听力的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听力甚至使人失去听力。四、布置作业1助听器可以帮助耳聋的人听到声音。2利用一次性纸杯,塑料管制作“

11、听诊器”。3夏天打雷时,有人害怕响声而用双手堵住耳朵,但还是听到了雷声,这是因为_。4简述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五、教学后记对于本节的学习,学生因了解自身结构的兴趣而有很大的探索动力,为此,多安排探索性的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会有很好的效果。在探索和讨论中,教师要注意不能左右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大屏幕,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幕依次播放下雨、流水、小鸟、婴儿的图片,同时播放雨声、水流声、鸟鸣声、婴儿笑声。接着展示草叶上的露珠、阳光透过树林普照大地、新芽萌发、

12、花朵欲开、鲜花盛放、果实累累几组无声图片。)二、 播放后,让几个学生讲讲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多数学生只能听到雨声、水声、鸟鸣和婴儿的笑声。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谁听到了后几幅图片的声音?”。 三、 谈一谈日常生活中听到这些声音的感受:四、 美妙的音乐会使我们心情舒畅,有益身心,采访周围的人,了解音乐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五、 我们共同策划一场班级音乐欣赏会,让悠扬的音乐覆盖我们: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吟诵一首小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 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爱, 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 把

13、眼睛唤醒,把耳朵唤醒,把心灵唤醒! 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一定会跟着你欢笑。六、 了解噪音,考察噪音对人们身心的影响 第三课时:拒绝噪音活动目的:1了解噪音的产生和危害,懂得如何有效地控制噪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学习使用网络搜集等手段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知识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动脑实践能力。活动准备:1学生分小组实地调查道路,建筑工地,商场,工厂、学校,家庭场所的噪音污染情况。2搜集录制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制作在多媒体展示中。3搜集相关网站。活动过程:一、 主持人发言,导入活动二、 认识噪音1、展示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学生听后,说说那

14、些声音听起来舒服,那些声音听起来不舒服。2、得出科学的结论:什么是噪音 噪音是指人听了以后不喜欢,不舒服和不需要的声音。三、了解噪音 1、学生交流:搜集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的噪音。2、学生汇报文字材料3、如有能力:播放学生拍摄的dv总结:噪音的四大主要来源: 家庭噪音、社会噪音、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四、了解噪音的危害:1、学生分小组在网上查找噪音危害的资料,及时做好笔记相关网站: 中搜索相关网站查找2、学生交流进行说明3、教师实例说明:一位同学在市区主干道上对声音音量的调查时间段分贝数6:0050分贝8:0070分贝10:0062分贝12:0065分贝17:0068分贝20:0058分贝23:0045分贝说明噪音分贝身体影响举例050舒服细雨声5090妨碍睡眠,难过,焦虑高谈阔论90130耳朵发痒,耳朵疼痛摇滚乐130以上耳膜破裂、耳聋枪声五、如何有效的控制噪音1、登陆相关网站,了解目前人类已经采用的有效控制噪音污染的措施和方法,并进行交流2、你觉得有哪些好的做法值得推荐。写一份倡议书,号召社会都来保护,优化我们的生存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