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大纲.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11696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前教育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前教育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前教育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前教育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大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黄珠红审核人:骆阳编撰日期:2008年3月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的一门职业延展课,课程类型A类,课程性质选修,计划时数36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是研究1-6岁儿童家庭教育活动,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规律,以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学习此课程,有助于本专业学生深刻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征,掌握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家长支持、配合、参与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本学科与学前心理学、学

2、前教育学这两门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是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根据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规律、途径、原则、方法对家长进行指导。(二)教学要求本课程通过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别的家庭教育的特点,为能有针对性的实施家庭教育打下基础。第一,能够记住、理解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要术语、概念和观点。第二,能够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理,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并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3

3、6学时,共2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序号教 学 内 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4课时 2 第二讲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4课时 3 第三讲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 6课时 4 第四讲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及能力4课时 5 第五讲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4课时 6 第六讲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6课时 7 第七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4课时 8 第八讲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 4课时 三、考核说明本课程考试以本大纲和李生兰所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为依据,以李生兰所著幼儿家庭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

4、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为参照。考试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对其内在关系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要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已学习的知识点,评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实际情况,以及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一是期末终结性考核。本课程考试成绩也是由这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1)形成性考核。本课程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

5、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每章结束后都要以不同的形式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自觉完成;要求学生定期学习相关的资料,不定期口头检查;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学习、互助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并形成2次的书面作业等。形成性考核成绩主要参考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和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2)终结性考核。本课程终结性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题目具有科学性、精确性的特点,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运用家庭教育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

6、绩的70%。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的比较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二、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三、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四、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五、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

7、础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第二章 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和任务,掌握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创造教育的原则,学会利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和评价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

8、第五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评价 一、观察孩子的动作二、观看孩子的作品三、倾听孩子的声音四、洞察孩子的心理五、透视孩子的个性教学建议:(1启发学生联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进行学习、讨论,教师小结。(2)在讲解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时,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宽松性原则和赞赏性原则:在讲解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时,着重使学生掌握绘画活动、想象活动和制作活动。第三章 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和任务,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知道如何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教学具体内容及目

9、标定位: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一、学前儿童情商的基本涵义二、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基本价值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一、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二、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三、提高儿童的情感技能四、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第四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及能力教学目的: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儿童家长,就必须具有全面的教育素质、正确的教养态度和全面的教育能力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一、学前儿童家长的身体素养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文化素

10、养三、学前儿童家长的道德素养四、学前儿童家长的心理素养五、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养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二、家长教养态度的调整与纠正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一、学前儿童家长了解、认识孩子的能力二、学前儿童家长观察、记录孩子的能力三、学前儿童家长分析、评价孩子的能力四、学前儿童家长指导、发展孩子的能力第五章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教学目的: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来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教学重点: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渠道教学难点: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衍变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

11、节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衍变、5090年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及成因二、5090年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发展特点三、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第三节 社会互动理论对学前教育机构第六章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教学目的: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价值及发展趋势,掌握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原则,并能设计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合作活动的方案。教学重点: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方案。教学难点: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原则。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价值及原则一、学前教育

12、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价值二、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原则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方案及评价一、家园(所)合作读书活动方案及评析二、家园(所)合作节庆活动方案及评析三、家园(所)合作参观活动方案及评析四、家园(所)合作教学活动方案及评析第三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发展趋势 一、合作活动的目的由单一孤立转向全面融合二、合作活动的伙伴由被动应对转向积极互动三、合作活动的资源由园(所)内部转向园(所)内外部相结合四、合作活动的形式由仿效参照转向借鉴创新五、合作活动的视野由市内国内转向世界范围六、合作活动的媒体由玩具图书转向网络邮件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教学目的:了解

1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和重要课题,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地位与内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结构第八章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教学目的: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改革现状和重要措施。教学重点: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

14、区合作共育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策略教学难点: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给我们的启示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 第二节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三)学习资料: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2.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视频3.家庭教育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二、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家庭教育的概念、特点、目的、任务和内容等。 (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家庭教育的理论解决的问题,能运用家庭教育的理论较好的解决问题。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理论的来源,能评价理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3.能对自己和他

15、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归纳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家庭教育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2.能辩证的认识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社会发展的影响。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理论知识,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简单活动孤立实施。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课堂讲述中穿插案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