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8983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妇产科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妇产科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妇产科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妇产科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管理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管理制度一、院内整洁、卫生,有健全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并有专人负责。二、门诊、住院部布置符合保健院的格局,有醒目的妇幼卫生宣传阵地。三、保健院环境幽静美观,有与全院占地面积相适应的绿化带。四、门诊、病房秩序良好,做到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病房细菌含量符合卫生学标准。五、门急诊、病房等保健医疗区禁止吸烟。六、院内厕所管道通畅,消毒保洁。七、污水、污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排放均应符合有关规定。待产室及产房管理制度一、产妇临产住院,工作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好处及管理的强化教育。二、对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者,不允许携带婴儿奶粉、奶瓶、奶头入院。三、产程中鼓励产妇吃高营养食物及

2、补充足够水分,以增强体力,准备产后哺乳。四、新生儿娩出后,擦干皮肤,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后,正常新生儿在生后30分钟内即抱放在产妇胸前行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继续协助新生儿吸吮,观察觅食、吸吮、吞咽情况,有异常情况未能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新生儿,应在分娩记录中注明原因,实施皮肤接触中要注意保暖。五、剖宫产术后可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进入母婴同室,产妇有应答反应者30分钟内正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皮肤接触至少持续30分钟。六、对早产、轻度窒息新生儿,由儿科医师决定早接触和早开奶时间。七、不宜早接触、早吸吮的指征:1.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

3、病房继续抢救或观察者。2.高危母亲抢救者。3.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4.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5.34周及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不协调者。妇产科管理制度 一、营造宽松、舒畅、宁静的诊疗环境妇产科医院各诊疗场所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以满足维护病人隐私权的需要,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二、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妇产科医院风险较大,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业务技术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同时也要不断改善硬件。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将妇产科医院办出新的特色。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一、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1.每周大扫除,室内空气、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2.每月

4、作细菌监测,并记录。3.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cm2,空气少于500个/m3。二、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季度监测1次,有记录。三、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12次。四、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五、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六、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七、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八、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九、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十、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十一、餐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方可使用。十二、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十三、患者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