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8970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产科护理学 学习笔记第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 阴道穹窿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腹腔最低部分)贴接陷凹有积液时经经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引流2. 子宫颈:解剖学内口、峡部、组织学内口、宫颈阴道上部、宫颈阴道部 宫颈外口柱、鳞上皮交界,好发宫颈癌3. 子宫分层:浆膜层 肌 层内环外纵,中含血管,收缩止血 粘膜层=功能层(周期性脱落)+基底层4. 子宫韧带:阔韧带(中央) 圆韧带、宫骶韧带(前屈) 主韧带(宫颈)5. 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受精)、伞部6. 盆腔静脉感染易于蔓延:生殖器官周围静脉丛7. 内生殖器官主要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神经支配截瘫产妇顺利分娩8. 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9

2、. 假(大)骨盆、真(小)骨盆10. 真骨盆标记: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11. 生殖系统的临近器官(1) 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2) 膀胱: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3) 输尿管:穿于阔韧带,与子宫动脉交叉(4) 直肠:前为子宫和阴道(5) 阑尾: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向外上方移位;患阑尾炎时可累及子宫附件12. 妇女分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生育期)围绝经期老年期13. 月经的临床表现:11-18岁;21-35天(28天);30-50ml(超80过多)14. 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15.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E)孕激素(P)子宫平滑肌松弛卵泡促进发育

3、子宫内膜增生分泌输卵管增强上皮活动加强收缩抑制收缩阴道上皮角化、增生脱落乳腺乳管增生腺泡发育其他促进水钠潴留骨中钙质沉着升高体温(0.3-0.5)16. 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特点(1) 促卵泡素(FSH):排卵前24H低峰式分泌,持续24H左右持续下降(2) 促黄体生成素(LH):排卵前24H陡峰式分泌,持续24H骤降(3) 雌激素(E):两个高峰(排卵前;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4) 孕激素(P):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达到高峰17.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 增殖期(D5-14,卵巢卵泡期):(2) 分泌期(D15-28),卵巢黄体期:(3)月经期(D1-4)18. 子宫颈的变化(

4、1) 随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粘液分泌增多、变稀薄透明、利于精子通行(2) 涂片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D6-7出现,排卵前最典型第3章 病史采集与检查第4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 受精与着床 (1) 受精:部位(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连接处);时间(排卵后12H内,过程24H)(2) 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桑葚胚(受精后3日,16细胞);晚期囊胚(受精后5-6日) (3) 着床:受精后6-7日开始,11-12日结束 (4) 蜕膜形成:蜕膜=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2. 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1) 胎盘=羊膜+叶状绒毛膜(固定绒毛、游离绒毛)+底蜕膜(绒毛间隙充满母血,两套血液循环系统

5、),足月胎儿体重1/6(2) 胎膜=绒毛膜+羊膜(3) 脐带:30-70cm(均55cm),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4) 羊水:10001500ml使胚胎自由活动、防止胎体粘连、防止胎儿受损、利于胎儿体液平衡减少胎动给母体的不适、临产时使压力均匀分布、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冲洗并减少感染3. 胎盘的功能(1) 气体交换(2) 营养物质供应(3) 排出胎儿代谢产物(4) 防御功能(5) 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10日左右可测得,诊断早孕敏感方法之一4. 胎儿发育:8周末,心脏形成且搏动16周末,孕妇自觉有胎动20周末,可听到胎心音36周末,早产基本可存活5.

6、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1) 生殖系统子宫:a.晚期右旋; b.12-14周,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 c.子宫峡临产时7-10cm; d.子宫颈出现粘液栓与假性糜烂卵巢:10周后,黄体功能(分泌雌、孕激素)由胎盘取代阴道着色、增厚、皱襞增多外阴色素沉着(2) 乳房:蒙氏结节(乳晕上皮脂腺肥大)(3) 循环系统:心博出量和血容量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合并心脏病孕妇防止心衰:a.妊娠32-34周;b.分娩期;c.产褥期最初3日之内痔、静脉血栓、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妊娠中晚期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4) 泌尿系统:肾血流量、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尿糖;多夜尿、尿频、右侧肾盂肾炎(5

7、) 呼吸系统: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平卧后呼吸困难(6) 消化系统:早孕反应(始于停经6周左右,止于妊娠12周左右);牙龈出血、上腹饱胀、胃灼热(7) 内分泌系统:希恩综合征(产后有出血性休克者,可使增生、肥大的垂体缺血、坏死);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无卵泡成熟发育与排卵(8) 皮肤:黑色素增加(9) 新陈代谢:体重均增12.5kg;妊娠后3月补充维生素及钙6. 妊娠诊断(1) 早期妊娠诊断病史:a.停经 b. 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妊娠期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喜酸或偏食,可能与体内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有关,一般于怀孕12周自动消失。

8、 c.尿频临床表现:a.乳房:增大,乳头及周围乳晕着色,蒙氏结节出现 b.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变软 黑加征(Hegar sign):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相关检查:a.妊娠试验:HCG b. 超声检查:停经5周时,妊娠囊内可见胚芽形成与原始心管搏动,可诊断为宫内妊娠 c. 宫颈粘液检查:量少粘稠、拉丝度差,仅见椭圆体,不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d. 黄体酮试验:肌注黄体酮,停药7日仍未出现阴道流血 e. 基础体温测定:停经后高温相持续18日不见下降(2) 中晚期妊娠诊断:a.胎动(妊娠18-20周始,每小时3-5次) b.胎心音(“嘀嗒”;120-16

9、0次/分) c.浮沉胎动感7. 胎产式:胎、母纵轴之间关系;纵、横、斜8.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9. 胎方位(1) 定义: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之间关系,简称胎位(2) 指示点:枕先露:枕骨(O);面先露:颏骨(M);臀先露:骶骨(S);肩先露:肩胛骨(Sc)(3) 方位关系:左、右;前(A)、后(P)、横(T)10. 预产期(EDC)推算(1) 阳历:月份-3或+9,日期+7(2) 阴历:月份-3或+9,日期+1511. 护理评估注意事项(1)35岁以上高龄产妇易患妊高症或产力、产道异常(2) 身材矮小(145以下)者常伴骨盆狭窄(3) 血压超过140/90mmHg或升高超

10、过30/15mmHg属病理状态(4) 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加超过500g,注意水肿发生(5) 初产尖腹、经产垂悬腹,考虑骨盆狭窄可能12. 妊娠期的检查(1)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HBsAg,梅毒螺旋体、HIV筛查(2) 检查频率:28周前,4周一次;28周后2周一次;36周后1周一次13. 产科检查*(1) 四部触诊法(P53)(2) 骨盆测量(方法:)内容缩写正常值(cm)备注外测量髂棘间径IS23-26测骨盆入口横径长髂嵴间径IC25-28骶耻外径EC18-20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坐骨结节间径TO8.5-9.5(9)又称出口横径,若8cm,测量出口后矢状

11、径(坐骨结节终点到骶尖),二者之和15cm者,一般足月胎儿可经后三角娩出耻骨弓角度90异常:80内测量对角径DC12.5-13坐骨棘间径10中骨盆横径,与分娩密切相关坐骨切迹宽度5-5.514.先兆临产(1) 假临产:宫缩时间短而不恒定(2) 胎儿下降感(3) 见红:分娩前24-48H,分娩即将开始较可靠征象第5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1. 分娩(delivery):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28周,37周)早产37周,42周)足月产42周,)过期产2. 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3. 产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随产程进展宫缩持续

12、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宫缩强度增强 对称性:起自两侧宫角部,左右对称,向下扩散 极性:宫底最强、最持久 缩复作用:肌纤维越来越短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第二产程末配合宫缩(过早使用可造成疲劳及宫颈水肿,延长产程) 肛提肌收缩力:内旋转、仰伸、胎儿胎盘娩出4. 产道(1) 骨产道1)三个骨盆平面(P70)2)骨盆轴3)骨盆倾斜度(入口平面与地面夹角,60)(2) 软产道:子宫下段(非孕时子宫峡部)、宫颈、外阴、骨盆底组织 生理缩复环(physiologic retraction ring):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下段肌壁越来越薄,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的环形隆

13、起。5.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P74)6. 临产诊断(in labor):临产的标志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以上,间歇5-6min,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7. 产程分期: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出现间歇5-6min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8. 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1) 规律宫缩(2) 宫口扩张(3) 胎先露下降(4) 胎膜破裂【护理评估要点】(1) 胎心音:120-160次/分,平均140次/分(2) 第一产程分期:潜伏期: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 活跃期: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减速期)(3) 胎头下降的程度: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4) 胎膜破裂及羊水观察:未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