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891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产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教材: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夏海鸥主编 第3版1、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映、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在内分泌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如不发生受精和孕卵着床,内膜则衰萎而脱落伴有出血,如此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3、蒙氏结节: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4、黒加征:子宫增大变软,妊娠68周时,阴道黏膜及子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

2、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5、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枕先露最常见)、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6、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7、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8、分娩:妊娠满28 周(196日)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早产:妊娠满28 周至不足37周期间分娩。足月产:妊娠满2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过期产:妊娠满42(294天)周及其以后分娩。)9、胎头拔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为10、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

3、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11、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12、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包括子宫体纤维的缩复,子宫内膜的再生子宫颈复原和子宫血管变化。13、泌乳热:指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有37.839发热。14、产后宫缩痛: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多见于经产妇,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自然消失。(哺乳者较不哺乳者明显)15、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分三种:血性恶露、浆液恶露、白色恶露。16、

4、初乳: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 过度乳:产后714天分泌的乳汁; 成熟乳:产后14天以后分泌的乳汁。17、产后压抑:产妇在产后23日内发生轻度或中度的情绪反应。18、新生儿:足月新生儿系指孕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19、新生儿期系指胎儿出生后断脐到满28天的一段时间。20、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45天后自然消退。2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24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0%,4天后回升,710天恢复至出生时体重。22、高危妊娠: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23、胎儿窘迫:

5、是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主要表现为胎心音改变,胎动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严重者胎动消失。(羊水胎粪污染分3度:一度浅绿色,二度黄绿色,三度为棕黄色)24、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新生儿:810分;轻度(青紫)窒息:47分;重度(苍白)窒息:03分25、流产:凡妊娠不满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12周前为早期流产,12周至不足28周称晚期流产)26、习惯性流产:指自

6、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27、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异位妊娠,也叫宫外孕。28、宫颈抬举痛或摇摆痛:盆腔检查时,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左右摇动时引起剧烈疼痛,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腹腔内出血较多时检查子宫呈漂浮感。 29、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30、妊高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的统称。31、子痫:即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进而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32、前置胎盘: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

7、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胎盘前置。33、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34、急产:指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若产道无阻力,宫颈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不超过3h,多见于经产妇。35、羊水过多: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羊水过少为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36、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38、异常分娩:影响产妇分娩的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或几个因素间不能协调、适应,而使分

8、娩过程受到阻滞.39、产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指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40、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41、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若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42、病理性缩复环:多发生于临产后先兆子宫破裂时,强有力的宫缩使子宫下段拉长变薄,而宫体更加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称为为病理性缩复环。43、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所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极严重的综合

9、征。 44、产褥感染: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艳星变化。45、产褥病率: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两次达到或超过38。46、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指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型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47、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6岁(有地域性差异)、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尚未来潮,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尚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者。48、继发性闭经: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10、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49、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50、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前期出现生理、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51、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年内的时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52、妊娠字样细胞疾病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

11、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51、尿痿:是指生殖道和泌尿道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52、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至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后壁膨出。53、不孕症: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受孕者。54、计划生育: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生育调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55、工具避孕:是利用器具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或通过改变宫腔内环境达到避孕目的的方法。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

12、口及处女膜),又称为外阴。2、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又称子宫附件)(1)阴道:阴道壁由黏膜层、肌层、纤维层构成。(2)子宫:1) 子宫约重50g,长78cm,宽45cm,厚23cm,重5070g,容量约5ml。 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女童期1:2;育龄期2:1;老年期1:12)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3) 子宫壁的组成:外层为浆膜层,中层

13、为子宫肌层,子宫内层为黏膜层,即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包括致密层与海绵层)和基底层两部分。4) 子宫韧带共有4对:圆韧带:子宫呈前倾;阔韧带:子宫正中;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3)输卵管:全长约814cm,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分别为间质部、峡部(输卵管结扎术结扎的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和伞部。(4)卵巢:扁椭圆形腺体,产生卵子和激素。成年女性的卵巢约为4cm3cm1cm大小,重约56g。3、骨盆由左右两块髋骨和1块骶骨及1块尾骨组成。骨与骨之间有三种4个关节:耻骨联合、1对骶髂关节、骶尾关节。以上关节均有韧带附着,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

14、节韧带和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较为重要,骶尾关节活动度最大。(1)骨盆作用:保护内脏;承受并传导重力;(在女性)构成骨产道。(2)骨盆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以上为假骨盆(大骨盆),以下为真骨盆(小骨盆)。测量假骨盆的某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大小的参考。真骨盆的标记有:骶岬:第一骶椎向前凸出,是骨盆内测量的重要依据点;坐骨棘:坐骨结节内上方,坐骨后缘中点突出的部分,可经肛门或阴道检查触到;耻骨弓:正常耻骨弓角度90(3)骨盆的平面: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线,后方为骶岬,测量前后径,平均正常直径11cm;中骨盆平面:最狭窄,纵椭

15、圆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测量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端时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耻骨联合降支,后三角的顶端是骶尾关节,两侧是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三角形的共同底边,其正常值9cm。(4)骨盆的类型:女性型最常见、男性型、类人猿型、扁平型。(5)骨盆底: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用来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4、会阴:又叫会阴体,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会阴体厚34cm,呈楔状,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妊娠时会阴组织变软,分娩时要保护此区,以免造成裂伤。5、邻近器官尿道(女性尿道长45cm),膀胱(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妇女患阑尾炎时可能累及子宫附件)。6、女性年龄分期: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和老年期六个阶段。(1)胎儿期: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娩出的时期。(2)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3)幼年期:儿童期:从出生4周至12岁左右。(体格生长发育最快)(4)青春期: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内分泌、体格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启动的标志)(5)性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