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9108613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促进合作互利共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合作 互利共赢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2010年工作报告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董事长杨红卫(2011年4月29日)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各位企业家、来宾朋友们:早上好!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于2009年6月26日正式成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实践,发挥了职教集团组织、研究、交流和服务的作用,有效增进了校企之间、院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集团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就职教集团2010年的工作情况及下一步的工

2、作重点作如下报告。一、集团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是一个全新和充满生机的新生事物,它是我国深化职教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我们结合国情、省情、校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重视政策研究和学习,推进集团持续发展2008年12月1日,经省教育厅批复同意,由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牵头组建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2009年6月26日,举行了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暨挂牌仪式。来自各行各业的183家单位加盟集团,成为云南省第一家由民办学校牵头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在集团的框架下,建立了与集团运营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按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协商产

3、生了2位名誉理事长,16家副理事长单位,1名秘书长和2名副秘书长,选举产生了1名理事长,设立秘书处为集团常设机构,组织开展集团日常工作。1.加强政策研究,重视政策学习。集团成立后,积极学习国家、云南省及相关部门单位,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及研究成果,并持续关注和积累,专门整理了学习文件成册,编制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政策及案例汇编。2.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初步建立了组织联络员制度,以专兼职相结合为原则,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成立集团“企业家健康沙龙”、“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开展了相关工作。启动了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等,以拓展校企合作空间,提升集团校企合

4、作的科研水平。(二)校企有效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融合1.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步伐,扎实稳步地开展实训工作,是集团2010年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集团为平台,主动和企业联姻,按照企业需求和标准,实现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2010年,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近7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开设的专业特点,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各系部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管理系与昆明实在网络有限公司合作,由学院提供场地、仓库、产品陈列室,公司提供办公及物流设备,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财金系与用友股份有限公司共建ERP模拟沙盘实验室,以企业为模型,设立企业内

5、部的总经理室、办公室、规划部、财务部、采购部、销售部等各职能部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运营的整体流程。依托职教集团资源平台,根据专业设置特点,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各系部与100多家省内外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按照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与专业对口单位(云南惠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春城建筑工程总公司、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中国水电十四局路桥市政工程分公司等)建立了13个校外实训基地。计算机与艺术传媒系与昆明新一佳数码喷画公司、昆明巧艺数码摄像、昆明爱美数码等建立了14个校外实训基地。2.校企携手,共同完成合作项目校企

6、之间共同培养学生,组织顶岗实习,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平台,以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促进实践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计算机与艺术传媒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昆明市海平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平面宣传册的设计、嵩明天晖房地产有限公司嵩明商业城整体文化宣传、云南保山云潞咖啡品牌策划项目等; 财会金融系与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织安排学生直接参与其劳务外包项目工作,343名学生进入公司进行历史档案和清单资料的录入工作。管理系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顺利完成昆明宝成生物科技公司的项目要求,帮助该公司进行产品定位、销售渠道选择、包装设计以及后期的产品推广。参与该项目的1名学生进入该公

7、司担任市场部经理。学生协助企业和公司共同举办的活动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好评。在企业参与下,开展“世界旅游日”校园活动、营销实践活动、购物节、创业技能大赛等各种实践活动30余次。3.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教育零距离接触。本年度开展了大量的校企、校际交流活动。一是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讲解部分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实践和应用性。星联律师事务所的多位律师,专门担任经济系“典型案例评析”的校内实训模块,亮剑律师事务所的多位律师全程参与模拟法庭的指导课程。二是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拟定相关课程的实训计划,参与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高校知名专家教授

8、进行各类讲座50余场,学生参与面广,“企业家讲坛”已成为经管学院的特色讲座形式。4.每学期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6个教学院系都举行一次校企合作交流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均参加会议的座谈,就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毕业实习、师资建设、大学生就业等教学管理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务实的交流,为校企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三)广泛开展校际交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协作,使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师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促进集团成员学校办学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证。2010年,昆明扬帆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林学院、云南北美职业学院等省内学校团体,贵州

9、亚泰职业学院、湖北鄂州职业大学等省外院校领导到经管学院进行交流访问,并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院、鄂州职业大学、贵州亚泰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与学校之间将在师资培养、学生交流、教学改革、学术研究等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就业质量强调“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模拟仿真、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校企联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2010年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就毕业生工作到上海职盛教育、台湾震旦集团上海总部、活网国际所属企业、后藤电子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吉利集团、上海巴贝拉意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泰国东方大学、韩国建阳大学、

10、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考察学习,并与上海职盛教育就毕业生实习、就业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在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10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87家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参加招聘,为毕业生提供了1100多个就业岗位。(五)整合资源,联合办学取得进展在集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宗旨的启发下,2010年,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注入传媒理念,提供技术和实训条件,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携手创办全国首所国际网播学院“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国际网播学院”,并经省教育厅批复,于2010年招生。与浙江吉利技师学院千里“姻缘”一线牵,合作成立“浙江吉利技师学院云南分院”,实

11、行“连接式”的1+3合作办学模式,为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搭建了良好平台。为提升办学层次,向高职本科的目标迈进,与云南财经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举办“现代服务贸易学院”,得到了教育厅和商务厅的重视和支持,“现代服务贸易学院”将于今年开始招生。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优势,与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合作,申办“昆明高新第一职业学校”,开展中职教育,已获得审批,将于今年招生。(六)以集团为平台,开展社会化培训和服务工作一是与民进云南省委合作,共同开展“春雨行动”,开办“春雨行动”职业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学员。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作为“春雨行动”的发起者和承办单位,担负

12、着全部学员从到校学习到就业安置的全部任务,每年培训200名学员,并帮助他们顺利找到了工作。二是启动青年志愿者服务进社区行动。利用职业学院的资源优势,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经管学院法律专业与黑林铺街道办、龙院社区、龙泉街道办、大观商业城等社区合作,由专职老师带队,安排学生参与社区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在社区设点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现场为社区公民排忧解难,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三是依托集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管理咨询和企业员工培训。二、职教集团运行中的特点与亮点(一)分类管理,重点合作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迫切程度存在差异,在职教集团的发展支持力

13、度有限的条件下,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推动职教集团成员中合作愿望强烈,合作理念接近、有针对性的重点合作,先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然后再进行推广。(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零距离”对接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满足实践教学需求,设备及时更新,努力构建实践教学环境。切实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积极争取有条件的企业提供生产车间、实验室等,作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既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又面向社会提供就业与再就业培训服务。 二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

14、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推进“双证书”制度,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衔接和转换的长效机制。(三)共同办好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集团逐步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以点带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集团注重技能大赛结合专业特点和学院实际,覆盖面广,并保证质量。管理系已成功举行四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学生创业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四)扩展成员单位数量,提高成员单位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职教集团的会员质量,在与职教集团会员单位开展深入合作的同时,经管

15、学院各个院系也在不断发展新的、质量更高的职教集团会员单位。经过一年的发展,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职教集团成员已经由成立初期的183家,扩展到现在的200多家,职教集团会员单位的质量也得到逐步改善。(五)与昆明饮源斋茶艺有限公司“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依托职教集团平台,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管理系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茶艺专业课程和市场对茶艺人才的需求,与昆明饮源斋茶艺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公司下属的饮源斋商务茶楼为云南省茶艺师培训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探索和实践了“五位一体”合作模式。一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饮源斋与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共同投资在学院海源校区校内建立专业茶艺实训室,配备设施齐全,昆

16、明饮源斋茶艺有限公司作为学院的茶艺实训基地,校内外共建茶艺实训基地,很好的支持了学生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教学。二是师资合作。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茶艺的专业课程,并面向全院开设茶艺的选修课程,课程的师资主要由合作企业专业人员授课,并提供讲师培训,共同培养茶艺师。三是由企业指导,在校内成立了旨在推广茶文化的学生社团茶艺协会。四是学院帮助企业推广茶艺师的认证,鼓励学生参与茶艺师的资格考试。五是结合茶业经济的特点,企业帮助学生创业和就业。三、集团发展目标(一)建立完善的集团运作体制机制,并不断改革创新,协调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合作关系。(二)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通过集团运作,促进校企长效深度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三)形成集团自身灵活、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