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860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试卷分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分析是对教学测试的反思、是对教师教的反思、也是对学生学的反思,试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卷分析包括:介绍考试基本情况;介绍试卷的特点;统计学生解答情况;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对今后命题的建议。一、介绍考试类型试卷分析要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类型、什么范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二、介绍试卷的特点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范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值)、命题特点等。 三、统计数据江苏省牛津英语教研网 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包括: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2、;难度计算 难度指应试者解答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测评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

3、是正常的。计算方法(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按上面的公式计算。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

4、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H=20/27=0.74PL=5/27=0.19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区分度 1、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区分度D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2、计算方法(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D=PH-PL(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例2一次生物测

5、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区分度为:D=PH-PL=0.74-0.19=0.55(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D=(XH-XL)/N(H-L)(X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试卷统计数据(平均分、标准差、难度比例、区分度比例);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 标准差标准差是反映学生成绩离散趋势的指标,表示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计算公式:式中

6、:S表示标准差,表示第i位考生成绩,表示平均分,N表示考生总数变差数变差数反映学生成绩差异程度的指标,用它可对不同学科的学生成绩分化程度作出比较。计算公式:,式中:表示变差数,S表示标准差,表示平均分。利用excel软件计算有关数据江打开“excel”/选择存放位置/点击“ ”/点击“统计”/选择“类别”/点击“确定”/选择数据/点击“确定”。 类别一:“平均分”点击统计中的“AVERAGE”(参数算术平均数)类别二:“最高分”点击统计中的“MAX”(一组数值中最大值)类别三:“最低分”点击统计中的“MIN”(一组数值中最小值)类别四:“标准差”点击统计中的“STDEVP”(给定样本总体标准偏

7、差)类别五:“分数段”点击统计中的“COUNTTF”(数字参数和合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也可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点击“=”/输入公式来计算。 相关图表分数段分布图、各题难度分布图、各题区分度分布图、难度比例统计图、区分度比例统计图,可利用excel软件统计画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各题的好的解答、错误的解答及原因分析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六、对今后命题的建议一、 如何进行科学的学校教学质量分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的过程管理。 (一)端正质量分析的认识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子出在教师身上

8、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的作法;找出问题,并弄清产生的原因,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但是在质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师往往把问题推给学生:基础差、不认真、不入心、偏科、不刻苦我们让教师讨论几个问题:其一,从学生的主观愿望上讲,有多少学生不希望自己学习好,不希望考试有个好成绩?其二,学生真的厌学吗?其三,造成偏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兴趣高、努力学?其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是不是有些学生就是天生学不会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教师认识到如果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则是教师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9、是教师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要靠教师解决自身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分析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教师在质量分析过程中就能够客观地看问题,主观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学质量分析看成是对自己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认真并乐意进行质量分析。 (二)创造科学的分析形式双向采集信息、双向质量分析 一般的质量分析,往往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各学科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质量分析不能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哪个学科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学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双向采集信息,双向质量分析法即教师分析、学生分析;知识块、能力层和学生层次的综合分析;学习环节和非

10、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学科教师把试卷中的题目按照知识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知识类中的得失分比例,这为一项分析。再一项分析是把试题内容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进行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能力层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后各学科教师进行双向质量分析,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教务处的要求,根据双向分析的数据,进行教学自我评价总结,写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学生自我分析也采取双向分析:其一,按照学习的五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其二,按照各学科的得失分情况,从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进行自我分析评价。然后填写考试成绩综合

11、分析表,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学习措施。 (三)广采信息、集思广益,开好指导会 教务处收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分析,汇集教学调查意见,征求年级长、班主任、学生、家长意见,进行整理归纳,由年级负责人总结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写出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然后召开教学质量分析预备会,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召集年级长、教研组长和有关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对分析报告中各学科汇总出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制定的措施进行论证,达到统一认识,向校长会汇报,然后由教务处分年级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进行反馈,提出教学指导意见。通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个教师在分析过程中

12、,能够自我认识,从而转变教学观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评价。因此说教学质量分析重在分析过程,重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二、考试的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今天下午听了我校理科组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论坛,感觉有的老师分析的确实对我们平常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有的老师从试卷本身谈起,来分析我们的教与学; 有的老师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成绩的分析; 有的老师根据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来反思我们的命题; . 听完后,我觉得自己也收获不少. 我在听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来讲,我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呢? 下面我把当时自己的一些想法列出来: 1、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1)为了评价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13、 (2)为了评价我们老师的教学情况 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上面两方面。既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的考察),又要检查我们平时教学的效果。当然,考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质量不断的提高。 2、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1)分数与人文相结合 考试不应该光看学生的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我们的学生,应该看到分数它隐含的一些实质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考了一个比较低的分数,就认为这个学生很差,而不关心这分数的一些其他原因(如本身基础差,考试身体不太好,试卷太难等原因)。我个人认为分数是我们表扬学生的工具,而不是打击学生或家长、老师的工具。从学生的分数中,你有没有发现学生

14、的进步或闪光点,利用这些来激发啊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考的差的学生,你采用的是: “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会做,还考什么大学?不如早点回家!” “你这次考的好可以,只是有个别科目没有考出你的真正水平,希望你好好总结,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 如果我们的评价多一些人文的关怀,也许有的学生就不会这么害怕考试了。最好是让我们的学生喜欢考试,让他们能在考试中得到快乐! 特别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利用分数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分数来侮辱学生的人格; 3利用分数来对学生分三六九等; 4利用分数来打击学生的家庭; 5利用分数来看待老师的教学水平。 (2)竞争与和谐相结合 有考试就会有竞争

15、,特别是一些选拔性的考试,竞争就更明显。 我们的考试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竞争;另一方面还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 我认为不要一味的注重学生的班级名次或年级名次,考试不应该只关注名次的高低,还应该关注考得好的同学与考的不理想的同学关系。不要使考试让学生感到周围的同学就是你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也不是画出好生和差生的分界线,段考质量分析,是学生之间产生隔阂。而应该是学生之间更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3)科学性原则 1试卷的科学性 2分数评价的科学性 3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小学语文质量分析 3、评价后的启示是什么? (1)学生找到了提高的方向; (2)老师找到了新的教学重点和方向,考试质量分析 结束语: 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的考试是学生喜欢的考试; 激发每位学生更努力学习的考试是有效的考试;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充满人文关怀的考试是和谐的考试!三、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是评价试卷质量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这里运用教育评价学、考试学的有关原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试卷质量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一、项目分析 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主要是试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