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821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共2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管理军休人员 (共2篇)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目录如何管理军休人员(第1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军队伤病残离退休干部(士官)由部队移交到地方安置管理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妥善安置好、服务好伤病残军休人员既是强军的需要,也是对军队建设者奉献者安抚,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防军队建设全局。大批伤病残军人承受着身心痛苦,生活磨难。我们军休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尽最大努力安置好,照顾好他们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好心理抚慰,使他们生活保持相对高的质量,这是对他们所做牺牲和贡献的补偿,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近几年来,我市军休系统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主动与部队密切协

2、作,主动作为,克服困难,连年圆满完成了接收安置任务,受到省民政厅和省军区政治部的联合表彰。按照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的统一部署,市军休办于今年3月份到全市部分伤病残军休人员家中走访调查,与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现从我市当前伤病残军休人员安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对策等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基本情况截止2015年底,我市共接收伤病残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23人。其中:伤病残退休干部6人,伤病残退休士官17人。在这23人中,病退人员有17人,包括精神病8人,白血病2人,脑损伤1人,血吸虫病1人,慢性胰腺炎1人,强直脊柱炎1人,慢性多发性肌炎1人,慢性肾炎2人;伤残6人包括一

3、级伤残1人,二级伤残2人,三级伤残3人。伤病残军休人员大多是提前病退,年纪相对较轻,但身体状况较差。有些精神病人孤僻不合群,孤言少语,躲避亲友并怀有敌意,好发脾气等特征,肌体残疾人在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中与常人无区别,但肢体残疾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困难,有些伤残人员对外界刺激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感。我们要结合他们个性特征,关心他们的生活,慰藉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二、安置管理现状及问题一是伤病残军休人员大多分散居住,地理位置偏僻,不便于服务管理和看病就医。伤病残军休人员大多居住在不同的乡镇的集镇和村居,地理位置很偏僻,家庭住址离军休所路途较远,加上他们身体状况不好,给他们到军休所参加学习

4、和活动带来了困难。军休所工作人员人手也有限,不可能经常到伤病残军休人员家中进行走访慰问,有时只能通过电话来了解他们的情况。伤病残军休人员护理工作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来完成。再就是居住的乡镇医疗条件有限,存在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卫生条件设施基础落后,对于他们的后期治疗恢复存在很大的影响。二是病人家属护理已不能满足重症伤病残军休人员的休养需求。有些重症精神病和肢体残疾的军休人员完全依靠家属专门护理,由于长期护理任务重,病人的家属精神压力大。精神病人有时情绪不稳定,稍不顺心就打骂老婆,把老婆打的离家出走事常有发生,使病人和家属都过的不开心。譬如市军休二所一等伤残退休干部帅修荣,现年58岁,原是山西步兵第8

5、3师249团副营职干部,在一次执行国防任务中因坑道塌方,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战士导致高位截瘫。2015年回地方安置后又因高血压引起脑溢血做了开颅手术,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帅修荣家属魏文霞年复一日的长期护理,已经护理10多年。家属魏文霞由于年龄也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不如以前,帅修荣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护理,上厕所、翻身、坐轮椅等,她现在也逐渐搬不动了。儿子年轻也不愿意一天到晚在家长期照顾父亲,儿子也要养家糊口。如果请护工存在问题是女同志可以做家务活,但没有力气。如请男同志有力气可家务活不能帮忙。帅修荣由于长期坐卧,有时候情绪也不好,导致家里人过的都蛮压抑。松滋市退休伤残士官刘贤林,现

6、年51岁,家住松滋市斯家场镇午龙山村。他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后又出现脑梗塞导致上肢失去知觉,生活完全靠年满85岁父母护理。父母要照顾刘贤林的吃喝拉撒,还要防止他跑出去伤人和走失。现两老年事已高,照顾刘贤林已非常吃力。要老人请护工来护理刘贤林,一个月要增加开支不少,对农村家庭来说,老人情愿自己受累,而舍不得这笔开支,85岁的老人本早就应该享受儿孙的照顾,可这么大的岁数,还要去照顾伤残的儿子,看到这一切,的确让人感到心酸。三是伤病残军休人员个人医疗负担较重,不利于他们的疾病治疗和身体康复。在医疗保障上,对评残16级的残疾军人,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保障机制,但能评残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不能评残的军

7、休人员,尤其是肾衰竭病人、白血病、以及需要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他们大多职务低,工资低,参照安置地退休公务员实行医保政策,个人自付费用较多,有的医疗费个人自费部分每年需要7、8千元,也是不小的负担。有部分伤病残军休人员负担不起个人医疗自费部分,就不愿意在医院住院治疗,而是选择吃配置的廉价中草药,这样对病人身体康复不利。虽然有文件规定,军休人员医疗费个人自费部分过高由军休所给予适当补助,可是补助金额不高,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四是安置住房保障没到位成为个别伤病残军休人员的心病。军队伤残人员必须有住房,这是地方接收安置的必备条件。根据现行的政策规定,伤病残军休人员异地安置住房原则上由部队统

8、筹解决,将此类人员纳入地方政府经济适用房保障计划,购房资金缺口由所在部队补齐。虽然政策是这样规定的,但申请保障性住房难度大,跨度时间长。地方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难以及时有效地保障移交对象的住房,一般伤病残军休人员选择的是自购住房,在县市区乡镇购买60平方的商品房需要20万元左右,购房经费一般是由中央给予的住房补贴10万元,部队解决购房补助经费,本人出一部分。部队解决购房补助经费是不等的,是根据部队财务情况和部队首长对伤病残军休人员重视程度来确定的,有的补助金额高达20万元,有的低达7万元左右。可在乡镇有时又没有60平方的小户型商品房,往往都超出这个面积,购房一般需要30多万元,如部队解决购房补

9、助金额高,购房就不存在问题,如部队解决购房补助金额少,购房就存在问题,自己还要掏十几万元来购买商品房,他们有的就干脆放弃购买商品房,和兄弟、父母挤住在一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成了他们的心病。三、对策研究一是积极探索新型服务管理模式。随着伤病残军休人员移交地方安置逐年增多,人员的居住分散、地理位置偏僻等特点,军休所服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我们要加强与伤病残军休人员居住地村(居)委会的联系,争取为伤病残军休人员家庭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借助社会力量,为他们搞好生活服务。要建立起伤病残军休人员与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交流沟通信息网络平台。方便工休人员的沟通互动,以便能及时了解伤病残军休人员的病情及生活状

10、况,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军休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二是对伤病残军休人员关心体贴,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工作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与伤病残军休人员交心谈心,必要时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广州军区湛江炮兵靶场病退士官朱良松移交到监利县军休所休养,他患有慢性多发性肌炎,无法根治,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渐萎缩衰竭。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到地方休养后,马上投入生产,建起了一次性出栏生猪300头养猪场,截止今年3月份,共出栏生猪90

11、0头,效益很可观。他同时积极参与军休所公益类活动。他深情地说:“这种病落在我身上,有党和组织给予关心照顾,如落到别人的身上,也许就会家破人亡,感谢党和组织对我关心照顾。”我们要充分肯定监护人的功劳,他们监护责任重,压力大,经常在家照顾病人,很少出门。军休所组织军休干部活动时,应邀请监护人参加,让他们散散心,增强他们做为伤病残军休人员监护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帮助协调好伤病残军休人员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谐使病人心情愉悦,有利于病情康复。三是妥善解决好伤病残军休人员所面临的困难。要解决好家庭成员护理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重症伤病残人员的休养需求问题。随着监护人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不如以前,再对病人

12、护理已力不从心。军休所可跟病人家属商量,是否可将病人送到福利院进行特护或请护工到家里护理。专业人士护理对病人病情康复有好处,也将家属从繁琐的护理中解脱出来,这样家属对病人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好转。要解决好重新确定监护人问题。有的精神病伤残军休人员的监护人是父母,现父母年老体弱,越来越不能承担监护人的角色,需要重新确定监护人,要选择与病人关系好、能耐心细致、有责任心、愿意承担监护人职责的兄弟姐妹做好监护人,监护人责任大、风险大,需要权利和责任一定要对等。要解决好异地安置住房难的问题。按现行政策规定,部队应落实好伤病残军休人员住房问题,抓紧时间为伤病残军休人员申请到相应职级面积的经济适用房,购房资金缺

13、口,由所在部队进行补差,让他们顺利购买到经济适用房。四是建议适当调整相关政策,提高伤病残军休人员保障水平。解决好监护人经济补偿问题,监护人监护责任重,任务大,监护人仅靠伤残人员工资和护理费结余维持生活,对此情况,建议应出台相应政策对监护人给予一定经济补偿。解决好伤病残军休人员医疗自费部分过重的问题。虽有文件规定,医疗费自费部分过重,军休所给予适当补助,超过多少金额是过重,适当补助标准是多少,文件都没明确规定,建议出台文件明确规定自费部分超过多少金额,军休所就应补助多少的刚性文件。并应考虑在军休经费中列支配套医疗费超支补助经费。解决好伤病残军休人员评残问题。现行政策规定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可以因病评

14、残,而其它级别的退休干部和士官不能评残,导致一些伤病残军休人员心理上不平衡,建议应该考虑确定其他级别退休干部和士官评残条件和标准,解决好当事人的实际困难。#2楼回目录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如何管理军休人员 | 2015-11-02 8:38一、工作目标 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本着精干高效、适应形势、确保稳定的原则,通过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制度完善、服务规范、流程科学、责任到位、运转高效的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将军休所(中心、站)打造成军休干部满意的和-谐家园。 二、主要内容 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发?2012?175

15、号)和关于印发?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民发?2012?176号)精神,结合近年来军休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实际情况,现阶段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接收安置、服务管理、经费使用管理、“两个”待遇落实四个方面。 (一)接收安置。围绕实现“良性循环”目标,突出推进接收安置运行机制建设精细化管理。一是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二是健全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接收安置工作情况;三是健全部门分工协作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接收安置的整体合力;四是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以目标考核促进工作落实;

16、五是健全交接档案审核管理制度。 (二)服务管理。围绕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推进优化组织结构、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的精细化管理。一是完善工作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二是探索服务管理新模式,健全和规范服务管理流程;三是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推动服务管理机构全面建设,促进服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经费使用管理。围绕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和廉政建设总体要求,突出推进规范使用和管理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财经管理政策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管理和核算军休经费;二是完善审批制度和财务管理流程;三是严格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审计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经费开支制度;五是完善定责和追责制度。 (四)“两个”待遇落实。围绕“六有”要求,突出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精细化管理。一是按照政策规定,落实军休干部各项政治待遇,充分体现军休干部的特殊贡献;二是加大军休服务管理设施维修改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借助各种力量,美化军休干部休养环境;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以政府补贴为主,社会减免和个人参与相结合的形式,比照当地同等级公务员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