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8132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疏导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作者:陈平 单位:吴村二中【摘要】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一般来说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以及心理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等等原因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得不到正规渠道的教育,致使他们苦恼,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关键词】 心理;青春期;疏导青春期心理矛盾是复杂的,其产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还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等,其复杂原因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如下:1、情

2、绪心理问题: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他们自认为“成人”渴望认同,易于父母冲突;若遇刺激会喜怒无常、挑剔有加、焦躁不安,容易失去控制;有新奇感和冒险行为,猎奇兴趣广泛,但容易出现意志薄弱,担承挫折的能力较差,易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2、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表面疏远和内心向往。尤其表现在女孩子的害羞和男孩子对女孩子的表面疏远;又表现为对异性的朦胧向往和爱慕心理,盼望与异性交际,又害怕别人发现,成为同学们的谈资。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

3、不惜的心理断乳现象。3、性格问题:看问题个人主义偏激,不能一分为二,固执、打肿脸充胖子,敏感多疑,特别重视他人的评价,把自己孤立在受众之外,妒忌他人成功,排挤超过自己的人,形成内心的不健康,导致周围的人看不起他,个性不良影响自我发展;加之贪图享受、无责任感,赊帐分工消费,攀比之风,享乐之风,不讲后果,形成心理障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人格障碍(固执己见,偏执型、不接受正面教育),如分裂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两面人;反社会型:埋怨社会,老师、同学、父母(把自己生得不好看);由精神病到杀人狂等等。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未成年人有犯错误的权力,他们自己不断通过总结而成人,不允许其犯错是

4、不明智的老师和家长。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决定对其的教育方法,用各种手段进行引导,要严格不出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老师的导体作用、工具媒体知识的能量体作用,做到与时俱进。对其疏导方法如下:父母对孩子青春期的疏导:(1)、及时发现及时疏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如果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闻不问,甚至不屑一顾,总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就会产生叛逆感、陌生感、疏远感、孤独感,到社会上去寻找答案,难免误入歧途。在学习上,对其希望值很高,或许采取粗暴的压制教育方式,或过分进行对比,就会造成孩子情绪低落、自卑自弃。父母这时应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多提供人生意义的相关信息,耐心

5、地陪伴孩子快乐成长。(2)、遇事疏导有方:青春期的孩子,因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有准备。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顶撞、叛逆、早恋、网瘾、吸烟、喝酒等,不要慌不择路地采取粗暴的压制教育方式,把它看作正常现象,看作是孩子在为自己寻找成长的路径,父母要冷静地分析,寻找正确的方法,可以结合学校、社会等方面,帮助孩子寻找自身优势和适宜自己成长的道路。(3)、疏导要照顾孩子的感受: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平等、认同、鼓励,父母的过分呵护、包办代替、一味指责、横加干涉都会召来孩子的反叛。这时父母若以平等的身分与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分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有利于引导孩子渡过青春期。(4)

6、、有必要进行青春期性教育:青少年性教育,不仅对健全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体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还有效地控制了性疾病的传播,遏制了性犯罪率的上升。有关专家提醒,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效果更好。电视机前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性知识;父母陪伴孩子一同找寻好书,然后结伴阅读、观察、思考,获得较为正确的性知识,当孩子进一步有了爱好、有了迷惑,主动提问题或引起对话时,就是最好的性教育时机。老师对学生青春期的疏导: ()、对情绪心理问题疏导掌握回避和分流方法。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异常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努力做到

7、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发现反常行为就要及时的疏导,通过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一些不高兴的情绪、感情和烦躁置于一边;或者把沮丧心情分流到有意义方面去,让学生自己在不由自主中调控情绪,使心境趋于平静和康宁。 (2)、对情感心理问题疏导利用班会,让学生畅谈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加强对学生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感;理性对待爱慕和早恋,明确对异性的爱慕是一种正常而美好的事情,但也是需要理性对待的事情;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 (3)、对个性心

8、理问题疏导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以良好的情绪和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多种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在活动和交往中把心灵中的积郁倾诉释放出来;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封闭心理,以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开放性格和良好情趣。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属于发展中、成长中,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科学干预和调节,可以消除或避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的免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终生受益。(1)、学会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会产生反感婆婆妈妈式的说教;甚至顶撞老师、反抗学校、社会。这是因为学校

9、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以积极的心态去向父母、老师、社会学习应对青春期的成长变化,应对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学习中不断认识自己,扬长避短。 (2)、学会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古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青春期的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会出现的自私、叛逆、茫然、焦虑、抑郁等心理现象这都是自然现象,面对这些挫折要不逃避、不回避,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导提升自己抗挫折能力,要经常接受磨难教育,向父母、老师、社会学习适应由上述心理带来的疏远感、不适感、压力感、畏惧感、挫败感及应对能力,胜不骄

10、,败不馁,在成长中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3)、学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青春期的孤傲、冷漠、否定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在这个时期,青春期的学生要懂得正确的理念,去要接纳他人,善待他人,要乐于与人交往,真诚地认可他人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他人以爱和友谊,善于合作,帮助他人,先人后己。不能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他人,也不要一味自我中心或一味利己主义而损害他人。作为学子离开父母来学校求学,要信赖老师,要讲诚信。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活动,积极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群体之间彼此交往,以开阔眼界和心胸,增进了解,彼此信任,做到“自

11、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的良好品质。(4)、能接受自己的性身份。青春期少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身份,做符合自己性别身份的事,并对自己是男性或女性感到满意,决不因为自己的性别而产生自卑感。只有自觉认识和正确对待自己的性身份,才能愉快接受自己的性身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是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青春期的少年就是在这种矛盾和苦涩中渡过,家庭是他们的避风港,如果家长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给予关怀和支持,那么,青春期可以顺利通过;相反,家庭支离破碎,父母人心向背,莫视无睹,而少年的心理异常脆弱,在得不到有利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容易被不良的社会团伙引诱,而误入歧途。参考文献1、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39健康网社区作好性教育让孩子更加自信3、何云 李邕 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