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07704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阅读理解题需要注意的事项 编写人:刘月 使用者:许紫菱 使用时间:2013年12月-2017年9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各种语文考试的实践所证明。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

2、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

3、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 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

4、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驱使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 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

5、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需要指出的是,命题人常用编制迷惑项的方法来混淆考生思路,迷惑项的编制往往是借助于对原文关键词语的增、删、改等手段来完成的。 那么,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呢 ? 如何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一定之规,但是要分析得恰当准确,首先应明确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对象确定了,找出构成对象的具体因素及其综合特点的过程就是分析。如何综合,在方法上也多种多样,可把文中的关键词

6、语摘录组合在一起,形成答案,可在阅读中仔细体会、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结合作者意图对内容进行提炼概括;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说了多层意思,依据答案的要求,所做的概括不能遗漏,这时就需要舍取法,将有关的几个意思分别摘取并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多用于并列式结构或有分论点的文章中。 5提高评价、鉴赏的能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与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一样,都要考查对词义、语义的理解,对文意的把握等能力点,但是由于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形象的诠释、技巧的把握、语言的体会等。 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首先应了解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因各自的特点不同,阅读理解也各有侧重

7、。小说阅读就是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散文的阅读则需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针对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计由浅入深的特点,答题应循序而进,但对这一特点又需作辩证的理解。正因为“由浅入深”,后面的题目可能是前面题目的注脚,特别是最后一道多选题,往往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材料作出分析,这其中尽管有错误的选项,但多数是正确的。深入地认识选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样再回过头来去解决前面的具体问题,成功率就会更高。怎样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1、 精读精读是学生通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学习词汇和句法,从而提高理

8、解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有效推理。二 、泛读 泛读,顾名思义,泛既是广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地阅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阅读以理解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孩子在家庭阅读时,父母应经常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让他谈谈书的内容或对书的评价,避免盲读。三 、答题 阅读能力培

9、养的最终目的是答题时取得最大的正确率,所以教师要正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1、第一遍读文章时不要做题,第二遍阅读时再做题。 2、遇到生词不要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应该这样处理: 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 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知道它的写法 有些名词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义 有的生词是故意不注意的,是要在题目当中出现的,学生要根据上下文指出表达该词在文中意义的选项3、 弄清问题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有的有的问题是根

10、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4、采用排除法 与文中事实相反的选项 文中完全没有谈到的内容的选项 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 间接或次要的选项 良好习惯的培养1、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 2、养成“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的习惯 3、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习惯 4、养成读书和写作相伴的习惯语文解题方法归纳1、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2、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反语、互文、借代

11、4、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测名描写7、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概括与具体相结合8、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9、 描写景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10、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描写、反面(又叫间接)描写11、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2、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3、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14、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5、 小说

12、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16、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7、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8、 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19、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0、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1、 议论文的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22、 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23、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话24、 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 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总领下文3、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2)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 特性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 对象 特性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