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081418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及建立 学习目标:识记:1、小儿血管通道选择的原则理解:1、小儿血管通道的选择及建立方法应用:1、在临床中,掌握小儿血管通道选择的原则,合理评估选择适宜的静脉通道2、在临床中,掌握小儿血管通道的建立方法3、了解小儿PICC置入方法一、小儿血管通道选择的原则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道是临床进行相关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需根据患儿的特点及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管道道。(一)目的 1、根据病情及年龄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2、使小儿舒适地接受静脉用药。(二)小儿血管通道选择的原则 1、避开动脉血管,选择静脉通道。2、根据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特点选择适宜的静脉通道。(1)3岁以下多选择头皮静

2、脉,此阶段头皮静脉表浅清晰,易于固定,方便照顾。(2)3岁以上多选择手,足背静脉,此阶段小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而手、足背静脉变粗变长,易于穿刺和固定。3、 选择弹性好、粗直且局部光洁、无红肿硬结及瘢痕的静脉。4、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多采用向心端逆行静脉穿刺,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5、 避开关节等不易固定的部位。二、 小儿头皮钢针的置入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小儿从出生到三岁这段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头部皮下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输液方法。(一)目的 1、应用小儿头皮针建立短期临时静脉通道。2、利用临时静脉通

3、道完成单次静脉治疗。 (二) 置入要点1、选择良好的静脉:熟悉小儿头皮静脉的分布、走向,有目的地寻找血管。 图 X-3-2-1 头皮静脉2、 准确判断动静脉:静脉相对较固定,呈浅蓝色无搏动,壁薄易压瘪,触之可形成一条“沟”;动脉呈浅红色易活动,轻触有跳动感。3、选择合适头皮针,根据血管大小选择适宜型号头皮针。 图 X-3-2-2 头皮针4、选择合适进针部位:静脉走向最明显处后移0.3cm0.5cm,既能充分保护静脉,又能在进针失败后进行有效补救。5、选择合适进针角度:根据血管深浅做有效判断,对细小浅静脉或血管充盈不良者角度相对宜小,约10-15;血管较深者则角度相对稍大,约30。6、妥善固定:

4、将第一根胶布固定于针柄上,第二根将带有无菌小纱布的胶布横贴于针眼处,第三根将头皮胶管弯成S形用胶布环绕头部一圈对贴固定,第四根将头皮针胶管根部用胶布固定于耳廓上。(三)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药液、皮肤消毒剂、无菌纱布、压脉带、纱轮、持物筒、小枕、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手套、输液胶贴、备用头皮针、输液器 1付、剪刀、弯盘2个、棉签、笔、输液卡、手表,剃须刀、必要时备约束带。(四)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2、患者评估与准备:告知目前用药情况、检查注射部位及肢体活动情况、了解心理状况、介绍疾病知识、询问是否解大小便。 3、配药: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配药,无误后配药人签名,请另一护士核对签名

5、。4、检查输液器,关闭输液管调速器开关,将输液管、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内。5、用物带至床旁,对患儿进行身份识别,解释,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6、排气:排气时输液管内无气泡,药液外滴不超过三滴。7、备好胶布,选血管,必要时用剃须刀剃尽穿刺部位周围毛发,戴手套。8、将患儿头枕软垫放于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时约束患儿。如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头部,另一人穿刺。9、消毒:用络合碘棉签消毒2遍,酒精棉签消毒1遍,消毒面积大于5cm,待干。10、穿刺: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一手紧绷血管两端皮肤,另一手持头皮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皮肤,沿静脉走向徐徐

6、刺入,见回血后滴液少许。必要时可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11、固定: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12、撤除软垫,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13、调滴速,询问并观察输液后反应,查对并记录。14、助患者卧于舒适的卧位,交代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15、结合病情进行健康教育。附:小儿头皮钢针置入操作训练(Practice) 格式调整按模板1【目的】1、应用小儿头皮针建立短期临时静脉通道。2、利用临时静脉通道完成单次静脉治疗。【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并解释(1)评估:详细检查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同时了解预行穿刺侧肢体活动情况。 (2) 解释: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进行头皮

7、钢针置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配合。2、患者准备(1)了解小儿头皮钢针置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2)排空大小便,取合适体位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4、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药液、皮肤消毒剂、无菌纱布、压脉带、纱轮、持物筒、小枕、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手套、输液胶贴、备用头皮针、输液器 1付、剪刀、弯盘2个、棉签、笔、输液卡、手表,剃须刀、必要时备约束带。【操作步骤】 步 骤要点与说明1、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2、患者评估与准备:告知目前用药情况、检查注射部位及肢体活动情况、了解心理状况、介绍疾病知识、询问是否解大小便。3、配药4、检查输液器,关闭输液管

8、调速器开关,将输液管、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内。5、用物带至床旁,查对患儿,解释,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6、排气7、备好胶布,选血管,必要时用剃须刀剃尽穿刺周围毛发,戴手套。8、将患儿头枕软垫放于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时约束患儿。如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头部,另一人穿刺。9、消毒10、穿刺11、固定12、撤除软垫,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13、调滴速,询问并观察输液后反应,查对并记录。14、助患者卧于舒适的卧位,交代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15、结合病情进行健康教育。l 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配药,无误后配药人签名,请另一护士核对签名。l 排气时输液管内无气泡,药液外滴不超

9、过三滴。l 用络合碘棉签消毒2遍,酒精棉签消毒1遍,消毒面积大于5cm。待干。l 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一手紧绷血管两端皮肤,另一手持头皮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皮肤,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滴液少许。必要时可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l 固定前观察有无异常,若无异常,用胶布固定。l 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调节合适滴速。3、 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置入 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血管刺激性,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儿对输液的心理压力等特点,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一)目的 1、应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

10、小长时留置静脉通道。2、利用留置静脉通道完成短疗程静脉治疗,减少多次穿刺给小儿带来的痛 苦、减少护士工作量。(二)置入要点1、选择安全、留置时间较长、并发静脉炎和渗出率较小的导管材料类型,导管材质首选聚氨酯和聚亚氨酯材质的导管。2、选择适宜置管位置,有计划地选择外周静脉,根据小儿年龄较小,自制能力低,选择血管走向直、粗大、充盈、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部位进行置管。置管位置还会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和静脉炎的危险度。有研究表明,下肢静脉穿刺比上肢静脉穿刺造成感染的危险度高,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静脉发生率低,股静脉置管有较高的细菌定植率应避免选用。小儿四周静脉首选手足背静脉。 图 X-

11、3-3-1 四周静脉3、选择合适的导管: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官腔最少的导管。 图 X-3-3-2 留置针4、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有效正确进行留置针置入。有研究表明,护士拥有好的心理素质和高的专业技能在成功置管中起着关键作用。5、导管妥善固定:使用透明或半透明聚亚氨酯敷料进行置管位置覆盖,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做有效固定。 图 X-3-3-3 留置针固定6、正确封管:正确封管是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重要环节,根据小儿年龄特点和疾病性质选择合适的封管液进行正压封管。一般封管液为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稀释液35ml,新生儿和有血液系统疾病小儿一般采用生理盐水封管。7、定期更

12、换导管:定期更换导管时预防静脉炎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外周导管置入时间72h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率会增加,而7296h静脉炎发生率却没有明显变化,故短期外周短导管应在7296h更换一次,一旦发生静脉炎、感染或导管故障的应立即更换。(三)操作前准备 治疗盘内盛药液、皮肤消毒剂、无菌纱布、压脉带、纱轮、持物筒、5ml注射器1付、小枕、无菌手套、专用敷贴、输液器1付、剪刀、弯盘2个、棉签、笔、输液卡、静脉留置针、手表,根据患者年龄必要时准备绷带或约束带。(4) 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2、患者评估与准备:告知目前用药情况、检查注射部位及肢体活动情况、了解心理状况、介绍疾病知

13、识、询问是否解大小便。 3、配药: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配药,无误后配药人签名,请另一护士核对签名。4、检查输液器,关闭输液管调速器开关,将输液管、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内。5、用物带至床旁,查对患儿,解释,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6、打开留置针外包装,打开专用敷贴外包装,写上操作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7、戴手套,放手垫,选血管,在穿刺部位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8、消毒:用络合碘棉签消毒2遍,酒精棉签消毒1遍,消毒面积大于5cm。待干。9、取下输液管排气,将头皮针刺入导管针肝素帽内再排气。10、穿刺:嘱患者握拳,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将针推进少许,右手固定,左手拔出针芯0.5-

14、1CM,将外导管全部送入静脉,嘱患者松拳,松压脉带,开调节器,拔出针芯。11、用专用敷贴妥善固定。12、撤除压脉带、手垫。脱手套,取下口罩。13、调滴速。询问并观察输液后反应。14、查对,记录。15、助患者卧于舒适的卧位,交代注意事项。16、结合病情进行健康教育。17、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附:小儿四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操作训练(Practice)【目的】 应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小长时留置静脉通道。【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并解释(1)评估:详细检查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同时了解预行穿刺侧肢体活动情况。 (2) 解释: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进行小儿外周静脉留置

15、针建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配合。2、患者准备(1)了解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2)排空大小便,取合适体位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4、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药液、皮肤消毒剂、无菌纱布、压脉带、纱轮、持物筒、5ml注射器1付、小枕、无菌手套、专用敷贴、输液器1付、剪刀、弯盘2个、棉签、笔、输液卡、静脉留置针、手表,根据患者年龄必要时准备绷带或约束带。【操作步骤】 步 骤要点与说明1、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2、患者评估与准备 3、配药4、检查输液器,关闭输液管调速器开关,将输液管、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内。5、用物带至床旁,查对患儿,解释,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