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9081272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口二中“一校一品学校汇报材料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睢阳区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展评材料学校参评汇报材料单位:睢阳区李口镇第二初级中学 日期:2016年9月一、组织管理概况为确保体育艺术工作顺利实施,创出我校品牌,在上级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整个学年的工作计划之中。专门成立了以刘孟友校长为组长,杨成奎副校长和李磊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教导处、团委牵头,班主任协调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的“一校一品”全面发展体育艺术项目,完善了主管领导具体负责,体育教师分布实施的工作体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并将工作成果作为考核班子成员,体育教师的重要依据,使此项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具体成员如下;二、现状分析与教学条件 李口二中是一所普通

2、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多年来遵循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虽几经变更,但“开展学生体育运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素质”的办学理念始终没有变,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重新调整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坚持教育先导,突出参与,形成自己特色,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与身心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终极目标。我校一直把体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学校的日常议事日程之中。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总结

3、体育特色工作,部署体育特色建设规划,研究体育特长生培养措施,以保证我校体育特色持续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课课堂教学规范、制定“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考勤制度”,以及体育活动参与考核制度等,学校干部定期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使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有章可循。学校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体育特色建设的费用,并逐年加大投入。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不断更新。标准篮球场,学校教学和运动实现分区布局,学校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维护体育器材设施设备。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能够满足教学与训练的需要。学校原来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经过多年的培养与

4、进修学习,现如今我校现有体育教师1人,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做到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学习,逐步掌握了体育课的教学技能,并能完全胜任体育学科的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校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标,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体育教学,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开设选项教学。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在我校开展的如火如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乐园。我校每年都举办运动会,篮球、乒乓球、跳绳、短跑、接力跑、铅球、立定跳远、长跑等运动项目在我校得到了发扬光大。学校经常性组织开展这些项目的竞赛,利用大课间、活动课以及体育课课堂进行普及训练,

5、使此类项目有着较好的基础,使同学们在体育艺术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三、特色项目实施情况(一)篮球特色教育实施情况为打造精品,争创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以“篮球特色,体教结合,引领文化”作为特色创建文化校园,以篮球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坚强 、独立、富有团队精神的优良品质,将学风和校风相结合,关注不仅仅是学生的篮球类知识与技能,而更应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以特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哲学思想之中,创建有篮球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 1、加强篮球特色文化创建领导的组织管理,成立了以贾召坤老师为组长,杨自豪、李皇封为副组长的篮球领导小组,经常研究篮球项目

6、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制定训练制度,促进我校篮球对的健康发展。2、完善校园篮球类等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我们将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站媒体等,宣传战地,将特有的无形精神与有形的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展示校园独具特色魅力。 3、加强完善学校的篮球协会的建设,发展学生的特长,以学生为主,担任篮球裁判、教练、组织者等篮球运动领域的各个角色,给校园篮球运动推广不可缺少的团队。4、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体育教师是推广校园篮球运动的主力军,体育课是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的兴趣,掌握篮球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做好篮球特色校本教材给开

7、展篮球运动有目标和方向。同时技术和文化相结合,课堂把篮球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以及投篮时和战术配合等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处事分析能力,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5、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校园篮球比赛和校外的友谊篮球比赛,并让篮球的活动融入学校的运动会、学前军训等各种活动,创造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多种舞台,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名誉感。6、发挥学校俱乐部的作用,篮球的训练水平高,组建专业性的篮球队,发掘有潜力的篮球运动员,为上级输送篮球人才,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打出特色学校的生长点。7、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文化的活动,组建花样篮球队、篮球宝贝、写作、摄影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

8、受认识篮球文化,营造有浓郁篮球特色的校园环境。篮球是学校的特色项目,我们将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特色的优势,强化制度创特色,优化阵地创特色,深化活动创特色,打造出独具篮球特色的学校。(二)乒乓球特色教育的实施情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为工作理念,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快乐工作、学习、生活。近年来,我校认真实施了班本文化特色创建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一校一品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新局面,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已成为我校教育发展的主旋律。1、乒乓球运动的浓厚氛圈已初步形成。为提高广大师生身体素质,让“国球”精神成为师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在

9、我校形成人人关注“乒乓球”,人人热爱乒乓球运动,提高学校的乒乓球运动水平,我校每学期举办师生乒乓球赛,在全校师生中已形成学打乒乓球氛围,为开展乒乓球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乒乓球运动项目适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器材简单,技术易学,活动安全,是每个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较好运动项目。目前,家长对此认识高,渴求自己孩子掌握这项运动技能,达到强身健体、促智辅德的目的。3、基本的设施保障已经具备。随着比赛活动的逐年开展,乒乓球活动的基础性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学校已具备乒乓球台6个,并显示多数学生喜爱的项目。以校长带头多数教师都具教练的能力。4、发展规划(1)、建立乒乓球运动兴趣小组,初步形成以“乒乓球

10、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色。形成比较鲜明的学校乒乓球特色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每班有一张标准乒乓球台。每生有一副标准球拍。(3)、校乒乓球队竞赛成绩名列全乡上等水平,在列全县中等水平。(4)、为区及以上输送优秀乒乓球人才,学校乒乓球特色项目在全区有较高的知名度。(5)、做好宣传力度,使人人喜欢乒乓球运动、人人参与乒乓球运动。(6)、每年举办一次乒乓球比赛,并能组织参加区级比赛。(7)、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乒乓球特长学生。四、保障机制和取得的成绩我校一直对体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从财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平均每年都要举行好几次运动会。这对我校的体育特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11、作用。(一)保障机制1、成立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组建研究机构,制订研究计划。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体育教师及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创建实施计划与工作的指导与开展。2、分层制定措施,规范管理,加大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常规。建立特色建设的考评与激励机制,配套适合各年段的评价操作体系,力求体现评价的多元化。3、加大硬件投入,构筑保障平台。学校将在近半年内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添置必要的器材,为争创体育特色提供有力保障,为全面铺开而奠定基石。4、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5、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比赛,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6、加强横向联系

12、,与兄弟学校联盟,促进切磋交流,共同谋求发展。7、培养学生,特色教育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篮球、乒乓球技能,而更应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否则,我们便会舍本求末,毕竟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我们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8、开足体育课,上好课外活动和课间操,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好校本课程,列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在地方与课程以及体育课程中开设好该课。使全校80%以上的同学积极参与该行列,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取得的成绩我校篮球队在2013年冬季全镇篮球团体赛中荣获第一名;在2014年镇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乒乓球选手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15年春季全镇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乒乓球参赛选手荣获中学组第一名;我校篮球队在2015年春季全镇篮球团体赛中荣获第一名;在2015年全区中小学广播操比赛中,我校广播操团体取得了最佳组织奖的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