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079078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民族自决权摘要:自十七世纪开始出现“民族自决”思想观念发展到现在,对建立近现代民族国家、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过程以及奠定现代国际关系基础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这过程中一些的不法分子却打着民族自决的幌子大肆进行与其背道而驰的民族分离、破坏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的活动。民族在面对民族分离主义重新抬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新认识。真正的“民族自决权”应该是在国家主权范围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利,国家主权是各民族共同享有的民族自决权,国家主权代表所有民族的根本利益。民族自决权而不是单纯的民族分裂与民族战争。关键词: 民族自决权 国家主权 民族分离 一、民族自决权的产生及发展“民族自决”最初是由

2、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于17、18世纪提出的,源于民族自决运动,原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革命的一个要求。发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还只是一项政治原则,而不是法律权利。但此时民族自决权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联合国宪章第1条第2项明确规定“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随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地、附属国纷纷宣告独立,作为主权国家参加联合国。到80年代,世界上原有的殖民地、附属国已经基本上取得了政治独立,但由于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国家仍然漠视民族自决权,悍然侵占其他国家,蹂躏其他民族,因此,继续争取和维护民族自决权的斗争仍然是世界人民的一项

3、重大任务。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是指一切民族都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一切事务而不受外界统治和干涉的权利;狭义是特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或外国奴役下的人民,享有自己决定自己命运和政治地位直至取得民族独立包括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民族自决权又分为对外自决权和对内自决权。对外自决权是一种独立权,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对内自决权指各民族有权按照本民族的愿望来处理自己的事情。外部自决是一种一次性权利,而内部自决是持续性的权利。作为对内自决,要实现自主、自治,发展经济、文化、社会各种事业,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而是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持续不断地进

4、行。二、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是国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原则。民族自决权对国家主权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是民族自决思想导致了主权国家的诞生,它对于一个民族的统一与整合以及摆脱压迫和争取独立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现代国际体系来看,民族自决权又是改变人类在20世纪国际政治地貌的重要力量,为在现有的政治结构中创造新的国家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挑战现有主权国家的完整与统一。如果说19世纪的民族自决主要起到了“向心力”。的作用,即把分散的、隶属于不同异族统治下的同一民族统一到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当中,那么20世纪的民族自决则是一种“离心力”,它促使在帝国内(一

5、战后)、殖民统治下(二战后)或统一的多民族联邦制国家中(冷战后)的各个民族追求自己的独立,建立主权国家。民族自决权使一个民族或若干个民族单独或共同上升为主权国家的地位,因而成为主权的民族。如果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主权与该民族所享有的主权完全一致,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如果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那么国家主权则由构成该国的所有民族共同分享和共同拥有。民族自决在一个民族同一化的国家中问题较 少,今天的民族自决问题一般出现在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国家里,其自决的主体单位是民族,目的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二战后,亚非地区一批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促进了主权理论的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彻底摆

6、脱了殖民统治,拥有了在其领土范围内管辖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可以完全自主地处理任何内外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或干涉。可是在实践上,因为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经济上仍然依附超级大国和发达国家,其不合理的单一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这些 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其政治上的完全独立。因此,争取和维护经济主权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斗争焦点,发展中国家在1974年 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为战后主权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冷战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出现了新的民族自决运动。由于当地共产党领导的削弱和瓦解,这一地

7、区兴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人们通过和平方式在统一的多民族联邦国家内部建立了合法的、经选举产生的代议制政府。与以往的民族自决不同的是,这次民族自决不是发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身上,而是发生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因此,它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即自决是一种只能在某一特定领土(殖民地和附属国)中行使的一次性权利,其特征表现为摆脱帝国或外国统治而独立。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民族自决运动引发的民族分离浪潮对国家主权构成了威胁。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主权既以民族自决权为先决条件,同时国家主权是民族自决权的最高表现形式。他们是民族与国家形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时国家先于民族,有时民族先于国家。

8、“每个国家对别国来说,都是独立自主的,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 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强烈的象征性诉求,是一个至高的力量。三、民族自决权与民族分离主义民族自决原则的提出,最初用意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纷纷兴起的以民族分离、国家分裂为特征的民族分离主义浪潮以民族自决为借口,混淆了民族自决权原则的概念内涵、适用范围、运用条件及其与国际社会的人权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等等问题,对民族自决问题有意或无意地产生。民族分离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一切民族,不论是殖民地民族,还是一国领土 之 内的民族地区,都适用民族自决权原则,每个民族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民族

9、自决权 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这是对民族自决权的曲解。以往的联合国文件都认定民族 自决权适用于殖民地地区,从未宜布民族自决权适用于一国主权下的民族地区 , 外部势力不能干涉国家主权和他国内政。如果每一个民族都有分离的权利,那么, 世界将会四分五裂。在民族国家建设中,“一族一国”论本身就是历史的悖论。在国家结构形式的问题上,民族结构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是近代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国家领土与民族居住地域一致性的理想追求,因此,当时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为民族国家提出一个经典模式一族一国。他们认为,欧洲每一个文明民族都有自决的权利,都应当建立本民族的主权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不会认同同样的集体利益,各自都是以本民

10、族的利益当先的只有种族单一的社会,才可能维持一个理想的政治制度。黑格尔就曾说过“各民族可能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行程方可抵达它们的最终目的地,那就是建立它们自己的国家。” 民族国家就是一个“在一个文化上同质的民族的范围内由本民族的统治阶级治理的国家”。后冷战时期, 随着民族分离主义的发展,主张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再次兴起。的确,民族自决的权利是正当的权利。在政治行动中,这种自主意识常常表现为对国家身份的向往与追求。取得国家身份就可以成为现代国际体系内的行为主体。然而,由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同质国家,因此民族自决是有条件的,它以不损害其他民族的正当权益为前提,多民族国家瓦解的正义与

11、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正义的理想追求和对秩序的现实追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不可偏执一端。由于民族主义激愤情绪潜伏着暴力冲突倾向,其权利要求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革命牺牲和后果严重的国际动荡,这就更增加了对它们作分析评判 时权衡正义与秩序的必要性。实际上从人权的国际保护来看,对于那些由于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外国侵略和占领所造成的大规模侵犯民族自决权利的现象,如数年前外国对阿富汗、柬埔寨、巴拿马的入侵,前南非白人政权剥夺广大黑人自决权的行径以及以色列侵犯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的行为,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切的关注。如果把民族自决权仅仅解释为选举的权利,就转移了国际社会对上述大规模侵犯民

12、族自决权问题的注意力,使人权的国际保护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意义。另外,世界各国情况千差万别,仅仅依靠选举问题作为是否实现民族自决的衡量标准是毫无道理的。在当今非殖民化基本结束、大国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区域存在动荡局势的国际形势下,民族自决权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并加以有限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民族自决权的主体、内涵、行使方式和条件等问题加以规范和限定;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坚持民族自决权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民族自治与民族共治等方式来实现民族自决权,从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第一条第二项,引自 联合国新闻部编:联合国手册(第二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2 徐蕊蕊.民族自决权的合理内涵及其诠释D. 兰州理工大学 20123 曾璐.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J.国际观察,2002(02).4 张玉玲,姚爱琴.略论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5 奕如寒.当代民族分离主义探析J.2011(03).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