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考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078301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贸易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外贸易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外贸易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外贸易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外贸易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贸易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考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1。1. 中国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 避免走传统的发展之路,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避免走霸权主义路线,避免冷战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脆弱的管理体别2. 中国和平崛起的原则- 利国大好时机发展自己- 自主更生- 经过很长间- 和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关系- 不要称霸3.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带来商机- 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国大量进口为各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世界经济- 中国为周边国家带来- 为跨国企业带来巨大利润问题2。1. 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对外贸易为什么没有持续的辉光Surplus顺差 deficit 逆差 - 明政府的海禁政策- 厚往薄来- 明后期国力衰微经济

2、危机无力大规模海运 那你就要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了。目的是:收集奇珍异宝,供皇室享用,威慑和联系其它国家。还有,他对别个国家相当大方的。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了许多宝物,送给每一个访国之国王,做为礼物。并且许多国家也都派使者或皇帝本人,乘郑和宝船并带了其国之特产珍奇,返回明都进贡。这些外国使者来中国后,过些时尚要郑和船送他们返国,并带回更多的礼物。所以永乐年间,海外朝贡国家由洪武帝年间之几国,增至30余国。永乐死后,下西洋事停止六、七年,以前朝贡国就不来了。宣帝初年,希望有外国来朝贡,才有第七次之行。但是,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主要是炫耀,和震慑)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

3、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

4、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 “ 入超 ”,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2.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巩固汉朝边疆- 促成了丝绸之路开通- 促进汉与西域经政文化联系- 丰富了汉朝与西域各国市场- 开扩了视野-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友谊- 促进了物质之明的发展- 提高了汉朝的国际地位3. 唐朝在鼓

5、励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欢迎包容的态度- 优惠政策 eg:税收方面- 保护对外商在华财产和遗产遗产遗产遗产遗产一刬- 建设商路,港口,驿站- 惩罚,贪官污吏问题3。 1清朝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原因- 主权丧失,国门洞开,外国商品涌入- 出口与进口被大买办官僚和帝国主义控制- 出口以原材料为主,进口以工业品为主,结构不平衡- 商品价格由帝义和官僚买办控制- 商品的税收掌握在帝义和官僚买办手中2. 北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对外贸易- 引进外资- 兴办实业- 増开商埠- 进口替代- 积极争取关税自主- 收回租界- 取消领事裁判权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商企业发展的政策法令;解除了

6、许多封建束缚,传统经济受到破坏,传统观念也随之改变,这对人们精神上也是一种鼓舞;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压迫;铁路的修筑也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战争造成进出品的大变动。3. 旧中国(1840-1949)对外贸易的特点- 对外贸易由帝义和官僚资义控制- 完全适应了帝义向我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需要- 主要和少数几个(英,法,何,日,美等)帝义进行- 处在严重的不平等和入超地位4. 中国对外开放的方针和原则- 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平等互利- 循序渐进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

7、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5.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 提高科技水平- 促进了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和税收- 提高管理水平- 增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一个有利的和平环境6对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大经济战略 - 以质取胜战略- 科技兴贸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市场多元化问题4。1. 制约外商投资的因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法律因素- 社会因素1.总体对外开放战略的局限2.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局限3.宏观经济环境的局限4.外商

8、投资产业政策的局限5.外商投资产业发展重心的局限6.吸收外商投资方式的局限7.资本市场开放的局限8.吸收外商投资载体的局限9.吸收外商投资要素优势的局限2. 外商为何对华投资- 中国有廉价劳动力 - 中国有廉价的劳材料- 中国是外商过时商品的倾销地- 中国是外商违法成品最低的地方3. 外商对华投资的新趋势- 进一步提高外商对华投资结构- 要引进外商和技术相结合- 确保合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 允许外商在非战略性产业处于控股地位问题5。1. 中国企业如何下国际化的蛋- 中国加工何中国技术转变。以中国核心技术打进全球竞争力。让中国创告成为影响世界名牌- 让中国概念向中国模式转变2. 中国对

9、境外投资采取那些方针- 1. 积极鼓励 2. 全力保护 3. 适度监管3. 为什么说“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 有利于迎接全球化挑战,享受全球化硕果- 有利于我国产品结构调整-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有利于打破贸易壁垒- 有利于我国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只有走出去才能广交良朋- 获得先进技术4. 中国企业走出去政府应做什么- 鼓励走出去企业获得专利- 鼓励中国企业参加各种国际会展- 来与走出去中国企业实行公共产品的服务- 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特别是那些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要在市场开放方面给予引导5.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转变观念为前提- 以提高效益为根本- 以规模范化管理

10、为基础- 以防范风险为关建- 以合作共赢为目标- 以本土化为依托- 以人才建设为保证问题6。1 中美关系为什么好不到哪去,又坏不到哪去- 互相需要- 互相恐惧- 互相斗争- 互相利用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不好不坏,即使好,也好不到哪;即使坏,也坏不到哪。这完全是由两国的各自利益决定的。 2. 中国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应对美国反倾销- 以新经济代替传统经济- 绿色科技,微电子产业高端通信业,航天业强力推进来应对美国反倾销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井依靠科技不断刨造新产品势在必行。可以说“质取胜”、不断创新、增加产品个性化才是出口企业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3. 中美两国发展潜力- 经 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

11、易伙伴- 互相需求- 经济全球化给两国带来更多机会- 中国入市后为两国发展提供潜力问题7。1. 中国GDP超过日本后中国就全面超越日本了吗?- 教育 日本上世纪60年代就普及义务教育 - 卫生 日本公共卫生位于世界前10- 我们为劳动密集型而本为技术密集型- 森林覆盖率- 节能方面日本万元GDP耗能1.6吨- 法律意识,公民素质方面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2. 发展中日贸易存在的障碍- 历史原因 - 领土问

12、题- 日本散布“中国威胁论” - 日本对华技术非常严格- 中日贸易摩擦频繁技术壁垒3. 中日建交后,日本开始对中国援助为什么?-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造成巨大伤害- 政治上日本是中国的邻居- 为了经济利益,通过对华援助来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问题8。1. 香港与内陆经贸存在的问题- 多头出口。管理不善 导致水货充冲击香港市场- 两地经贸起伏较大- 香港对大陆西部地区投资较少- 香港对大陆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农业投资少2. 意义- 香港收售解禁如大力的跳板- 香港是大陆走向世界的桥梁- 香港是大陆出口创汇重要基地- 香港是大陆获得外汇的重要源泉- 大陆经济的蓬勃发展是香港经济繁荣保证 香港经济繁荣是对大陆的

13、有利支撑3. 如何CEPA及意义-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涵盖货物,服务,投资贸易- 货物贸易降低关税- 服务贸易放宽准入- 投资贸易便利化- 作用:1. 加快了两地的经济整合 2. 增强了香港企业竞争力 3. 调整了香港西汉业经济结构 4. 进一步加强了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融合 5. 对香港服务也进一步开放,对大陆服务业带来挑战问题9。1. 两岸贸易存在的障碍- 政治上方面:两岸没有统一中国大陆体制不行 不够民主 除非什么时候 国家领导人也能像台湾一样由人民选举。台湾领导人 不愿意 谁会放弃总统 去做省长 。大陆害怕打仗 想统一靠嘴上功

14、夫就能一统天下 滑稽。- 经济方面 大陆对合贸易逆差- 在投资方面 大陆投资台湾障碍很多- 有歧视- 台商将高科技产业留在台湾,多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1两岸间的贸易不平衡,台湾对大陆长期出超。2两岸间的贸易往来以间接贸易为主,直接贸易至今尚未开放。3两岸间接贸易呈周期性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4两岸贸易商品构成不尽合理,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的差距。5两岸间长期维持单向投资,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2. 大陆入世之后开展对台贸易新对策- 利用世贸规则,迫使台湾开放更多口岸,市场- 两岸在政府和民间合作应更紧密- 科技合作应更紧密- 大陆应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 对台湾高效农业赴大陆投资欢迎- 欢迎台湾高科技服务业3.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和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 投资金额越来越大- 投资地域广- 投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形转变- 由过去的以外销为主向内销为主4. 何ECFA意义- FTA : 台湾商品免税进入大陆市场大陆商品也进入台湾商品意义 有利于两岸的经济整合- 有利于民众对大陆的认同 - 有利于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大陆获得更多台湾技术和人才-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