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9071551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仙桃中学2014年秋季学期十二月考卷高二语文试题本试题共六大题,共23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

2、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肖像(xio)毗邻(p)掮客(qin)戛然而止(ji)B、疵点(c)犄角(q)谂知(shn)烹龙炰凤(po)C、虬曲(qi)痉挛(jng)悭吝(qin)浑身解数(xi)D、晌午(shng)麦秸(ji) 恹恹(yn)龇牙咧嘴(z)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押韵倾泻翩翻莫名其妙B、脚指诡计黏泥流言飞语C、支吾花翎肃穆按奈不住D、驯服帐蓬林阴道纡尊降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已经 到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我的任务是过桥去 对岸的桥头堡,查

3、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这永远是遗失的东西当中丢失得最神秘的几件,还有一些珠宝,也遗失了。有乳白宝石,绿宝石,它们都散失在芜菁的根部旁边。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 积蓄起来的啊!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 ,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A、融化 侦查 克勤克俭 琢磨 B、溶化 侦察 克勤克俭 捉摸C、融化 侦察 节衣缩食 捉摸 D、溶化 侦查 节衣缩食 琢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素芭不会说话,却有长长睫毛掩藏着的一双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B、社会主

4、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悬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社会现实之上的空中祥云,而是贯穿传统和现实、连接庙堂与民间、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愿景。C、娜塔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B、小说在叙述时常见的有“讲述”和“显示”两种方式。“讲述”就是叙述者时不时地到场亮相,对小说中的人与事加以一定的解释

5、与判断。“显示”则是叙述者差不多完全地消失在文字背后,只是客观地将那些人与事呈现出来。传统小说惯用“讲述”。C、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刘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等。D、娜塔莎通过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圆形人物娜塔莎这一形象进行刻画。她是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性形象。在舞会上,她与阿那托尔公爵相遇并埋下爱情的种子。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人的姓与名余 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在关永

6、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道: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5年才颁布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远古的人们把

7、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

8、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

9、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

10、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未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6、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B、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C、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D、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

11、开始称氏。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B、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C、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些古人会取号,虽然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

12、,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D、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三、文言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

13、,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

14、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选自隋书隐逸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将讽朝廷讽:劝说。 B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德:道德高尚。C士谦罄竭家资 罄:尽。 D会葬者万余人会:恰好。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3分)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吾家余粟,本图振赡 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