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06776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长丰县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案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项目内容课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3、运用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

2、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重点) 2: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难点)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导入)哲学史上派别林立,不同学者针对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哲学不是高深玄妙、脱离实际的学问。百舸争流的思想观点不仅来自于诸多学者各自的生活和实践,来自于他们的追问和思考,更是和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紧密相连。这其中不乏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真知灼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哲学和时代(社会)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讲解)(一)

3、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我们要研究哲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就必须了解人类社会。那么人类社会包含着哪些现象呢?学生思考:思想、法律、政治活动(选举、管理)、经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教师总结:我们所处的社会有着大厦一样的结构,包含着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组成部分。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着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这个原理在现实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你能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分析吗?学生思考: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主多发”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荣辱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三者之间符合以上论证的关系

4、。教师总结:在社会结构的三大现象中,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总之,“社会萌发思想,时代产生哲学”。2:真正的哲学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思想,谈到西方,我们会想到古希腊“三贤”,而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则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联系所学历史知识,你能介绍一下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吗?学生思考:战乱、分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等。互动解析:阅读教材P16虚框文字,调动所学历史知识。春秋战国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存在着奴隶主、奴隶、新兴地主和农民等阶级,社会矛盾尖锐而复杂。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

5、),生产关系变革(出现了私田和封建经济关系)。政治上:“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变法”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孔奴隶主“克己复礼”、“回头看”墨小生产者,劳动者“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庄奴隶主“曳尾涂中”,消极避世韩新兴地主“变法”、“耕、战”这四派是春秋战国时的典型观点。这些观点各有什么特点,都能适应时代需要吗?学生思考:既有代表没落阶级的观点,也有代表先进阶级的观点。既有积极作为的观点,又有悲观消极的观点。只有韩非的观点适应时代的需要,“耕”能实现经济发展,“战”能实现统一,“变法”保护新兴地主的利益。教师总结:面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能形成不同的反映,既有正确也有不

6、正确。这其中必然有一类观点是正确的积极的革命的,马克思把它称为“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之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史精华,就是由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二)社会变革的先导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的观点。那么,这些精华对社会发展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互动解析阅读教材P17虚框文字,调动所学历史知识。法国大革命与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态:“三级”结构。一级:僧侣。二级:贵族。三级:小生产者、农民、商人。封建专制统治:“朕即国家”,税收盘剥。启蒙运动思想家:核心理念:自由

7、、平等、人权、理性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伏尔泰:天主教会是迷信的恶魔和狂妄的九头蛇!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延续五年,高潮迭起、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请你说说,启蒙运动给法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起到了什么样的具体作用?合作探究:现存的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告诉人们社会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激起民众的反抗精神和革命意志,点燃革命的火焰。教师总结:哲学思想的变化总是出现在革命和变革之前,并且能够指明变革的方向,设计出社会发展的蓝图,简言之,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结合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先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8、面: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哪里不足?)2:预见方向、提出目标(如何发展?)3:动员群众、调动力量(谁来完成?)我们能否得出结论,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呢?学生思考:不可以,关键要看是否是“真正的哲学”。教师总结:由此可见,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小结)(理论角度)通过以上的讲解和探究,我们分析了哲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简言之,哲学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且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又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现实角度)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有了真正的哲学,才推

9、动人类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又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今天,人类已经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了指引人类前进的明灯。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产生,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我们将在下节课来进行分析。,板书设计第一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2:真正的哲学(二)社会变革的先导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2:预见方向、提出目标 3:动员群众、调动力量 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知识性内容相对较少,可以给学生思维、讨论多留下时间。2:教材资源不多,但非常精炼、恰当。在使用上可以适当的调整,如“百家争鸣”

10、即可放在后面用于论证分析用,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导入情境。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探究,可以点到为止或留给学生精精读用。3: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教材写得较为简略,结合本校学生的理解水平,可以适当提高一些难度,补充社会基本结构的相关知识,并用我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引导学生分析、推导。 项目内容课题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老师:第一个条件是

1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展示:三大工人运动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填空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什么?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学习P19下相关链接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学生:。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理论来源是什么?学生:德国的古典哲学老师:强调,不是简单相加学习P20相关链接展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成就和

13、不足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的补充 -19世纪社会科学方面的进步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探究:P20虚线框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一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是相互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I心主义的辨证法。二是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当然坚持唯心史观,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也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14、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老师:马哲为什么能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

15、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老师:从作用上看,马哲与与以往哲学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老师:为什么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老师:为什么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相关链接探究:P21 虚线框学生:总结:马哲与时代的关系(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过渡: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诞生150多年了,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老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