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044710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评价综治工作绩效,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好坏和辖区居民综合素质高低的“晴雨表”,它反映的是民心,体现的是民本,蕴含的是民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欢迎参考 篇一: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评价综治工作绩效,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好坏和辖区居民综合素质高低的“晴雨表”,它反映的是民心,体现的是民本,蕴含的是民生。坚持把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综治工作的根本标准,既是辖区居民的宗旨、性质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也是搞好新形势下综治工作的经验总结。为此,要使公众对综治工作的评价始终保持良好口碑,就必须在

2、六个注重上狠下功夫: 一要注重平日之功的修炼,解决好“重突击、轻日常”的问题。任何事物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飞跃。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提升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真正赢得群众的满意,就必须将功夫下在平时,在日常工作中把群众需求、群众意见放在第一位,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真抓实干,注重细节,踏踏实实,不搞虚夸,走出临时突击的误区,通过平常的功夫去赢民心、创佳绩。 二要注重打防并举的统一,解决好“重打击、轻防范”的问题。打击和防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打击的同时要抓防范,防范的同时力促打击,惟有做到打防并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方能实现治安大局的

3、平稳。要想赢得群众满意,必须降发案,少发案,切实处理好打和防的关系,做到打防并重,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要善打,没有主动有力的打击,案件破不了,群众损失挽不回,群众不满意,综治形象树不起来。同时要重防,就打击犯罪而言,无论是侦破还是惩处,社会整体利益都是负增长,无论从经济效益角度,还是从社会效益角度,预防一起案件的社会价值,要远远超过破获一起案件的价值。 四要注重日常管理的规范,解决好“重执法、轻管理”的问题。辖区居民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办案上,同样体现在内部管理上。要赢得群众满意,必须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不放松。注重在“规范管理、注重言行、改变态度、沟通告知”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沟通

4、制度和强制告知机制,扩大警务公开范围,让群众对警务活动切实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执法管理的透明化、明晰化,消除误解,争取理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要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解决好“重处罚、轻服务”的问题。“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辖区居民始终坚持和秉承的宗旨理念和职责任务。严格执法保平安,热情服务促和谐,二者涵盖了辖区居民的两项重要职能。要赢得群众满意,辖区居民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有警务活动都应寓于服务之中,坚持服务至上、服务至本,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途径,在坚持好“大走访”、“三深入”等服务民生的成熟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新举措、新办法,全警

5、动员、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以此来改善警民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六要注重舆论宣传的强化,解决好“重内报、轻外宣”的问题。宣传增进理解,宣传树立形象,宣传打造成果。综治工作的好坏优劣,需要群众的了解和评价;综治工作的发展进步,需要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争取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需要辖区居民的主动宣传、沟通和交流。要善于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在加强警务公开,推进警营和谐的基础上,走进群众、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宣传法律政策,汇报工作打算,征求意见建议,以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构建“辖区居民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氛围。同时,要善于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努力实现综治工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宣传效

6、果的有机统一。 篇二: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按照县综治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县公众安全感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乡结合实际,就当前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是及时贯彻落实。每一季度召开党政班子会专题研究该项工作,明确了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乡开展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同时,抽调乡有关科室负责人充实到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并严格落实公众安全感目标责任制,确保公众安全感组织机构到位。 三是落实具体方案。制定下发了*乡提升公众安全感

7、工作实施方案,并于每季度测评开始前召开了部署动员大会,将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和目标明确到位,责任到各驻村班子成员、村委会及全体村干部,积极地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公众安全感,有效地促进公众安全感的提高。 二、采取措施,严格排查 结合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和“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开展了一次党“员干部进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提升公众安全感”大走访活动。 1、认真进行走访。由各驻村班子成员带领驻村干部及村委会干部深入到全乡10个村委会,91户固定电话用户和有矛盾纠纷、有困难、有诉求的移动电话用户的家中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通过走访,一是了解固定电话用户的使用、停用、是否是本人电话等情况,以便摸清家

8、底。通过走访,固定电话用户停用、空号67部,我乡现有固定电话24部;二是了解民情,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到第一时间介入,把不安全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确保全乡上下和谐与稳定;三是走访结束后,各村将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走访登记表填写好走访时间、走访地点、走访人、采取什么措施等情况,盖好村公章,统一交至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档备查。 2、积极做好宣传。印发*乡提升公众安全感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计6000份,散发县综治委编印的提升公众安全感宣传提纲内容1000份。通过开展的进村入户大走访和散发宣传单的方式引导固定用户共同做好测评调查工作,乡政府在人员集中地区拉出横幅,各村书写宣传标语并

9、拉出横幅各一条,确保我乡宣传率达100%。 3、开展自测活动。开展了一次本乡公众安全感自测活动。抽调2名女同志,对全乡所有的固定电话用户逐一进行了一次自我测评,及时掌握了我乡固定电话实情,及时落实解决。根据自测情况,将各村测评的情况按照属地原则,落实到各地抓好整改落实。 4、加强人员稳控。主要是加强对各村重点人员的事前稳控。在工作中,对无理缠访人员、问题长期没有解决的上访人员、重信重访重点人员,特别是对政府不满意、对社会不满意的人,都落实了长期的稳控责任,随时掌握信访重点人员动向,并深入这些重点人员家中,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其实际困难,化解其心中怨气,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警民

10、联动、密切配合 切实加强与乡派出所的沟通和联系,做好群防群治和走访工作: 一是配合抓舆论宣传,增进群众知晓率。为了更好的发挥好宣传工作的作用,配合派出所所结合辖区特点,注重抓好公示栏、墙报、相约警务室、以及法律橱窗等工作,加强对近年来派出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最大限度地让辖区群众了解治安防范工作。不断增进了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了解,消除了老百姓对派出所民警的一些误解;一年两次,在各村开展关于防盗、防抢、防火、防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知晓率。 二是配合抓防范打击,增强群众安全感。针对案件频发以及防范工作较薄弱的村和地段,进一步落实防范责任,严密防控措施,不断提升社会面动态

11、防控水平,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街面巡逻;同时,狠抓辖区案件的打击力度,对辖区内的现行案件快速反应,及时走访,重拳出击,尽快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是配合抓上户走访沟通,提升群众满意度。每个村由驻村班子,乡干部协同驻村民警积极开展入户访谈活动,与他们一起送警民联系卡、安全防范手册、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切实加强与群众的沟通。 四、建立机制,确保稳定 根据县综治委工作部署与安排,我乡认真开展了与公众安全感提升工作有关的工作。一是建立来信来访首问责任制,下发了*乡党政班子成员信访接待实施方案,对我乡反映问题的来访者,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记录及时汇报处理。二是及时处理信访件,把纠纷化解在萌芽中。三是落实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坚持维护稳定重大情况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严格按照县综治委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提升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按照上级部署、群众意愿认真推进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将综治工作进一步抓牢抓实,为*乡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