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散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9038238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阅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学类文本阅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学类文本阅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学类文本阅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学类文本阅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阅散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一、考什么-【考纲阐释】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3.探究 F (1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由此可见,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在能力上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查内容上则进一步突出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要点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要点解说】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分析结构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大的结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小的结构指语段和语句的安排。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

3、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作品主题的概括,总是以文章的思想把握为归宿。读文而明义,明义的过程就是把握文章中心的过程。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主要有三个操作走向:一是对具体的叙述能够提要;二是对抽象的议论能够归纳;三是对含蓄的抒情能够打结。要指出的是,概括作品的主题,也即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应在理解文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要点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要点解说】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形散”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广泛,

4、无所不包,凡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均可入题。二是表现形式自由灵活。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经常综合运用;结构上也比较自由灵活。“神聚”是指文章的主题思想集中鲜明。用一个深刻鲜明的主题,将看似互不关联的人、事、物、景,用多种表现手法精心构思、严格布局,结构成一个有机艺术整体,以此做到“神聚”。表现手法,即“技巧”,又称文学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的。对表现手法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要点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

5、言表达艺术【要点解说】就一篇文学类散文阅读的文章来谈“重要语句”,所指应是这些句子对于文章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重要语句”,在文中大致有下面四种情况:一是揭示作品旨意、作者观点的句子;二是关系文章脉络、结构层次的句子;三是富含人物情感、人生意蕴的句子;四是使用艺术技巧、修辞手法的句子。“语句的丰富含意”,当然也不是指文字本身直接传达的表面信息,而是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隐含意义、比喻意义等,不同的是,“含意”有时还包括作者的意图、感情等,内涵更为丰富些。这里的体会,就是要通过读和思的活动对一定的句子加以认知,并借助一定的语言,将读与思的结果表达出来。可以说,体会重要语句的含

6、意,是跨越时空与作者心意相通。因此,忠实于原文,解读作者,不作凭空臆想,这是体会其含意的基本要求。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就是要善于分析这一类语句在文中的修辞作用,分析它们在文中的表现力。要点4: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要点解说】“作品的形象”广义上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狭义上的文学作品的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物象、诗歌中的意象等。 散文作品中的重要形象有“人物形象”和“物象”之分,多见于写人、叙事、咏物类散文中。散文中的“物象”往往用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物说理等。散文的

7、形象特征总是与作品表达的主旨、思想感情相结合。“作品的内涵”是指由作品中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言外之意。 对作品内涵的分析,离不开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颂或批评,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或是完全支持或是有一定保留“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塑造形象、使用表达技巧方面表现出来的吸引人的艺术力量。考生要注重体会文本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要点5: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要点解说】此考点要求对作品所表现出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

8、内涵作出评价。“价值判断”是指作品本身反映出来的作者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评价;“审美取向”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对黑暗邪恶的鞭挞,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凌弱者的憎恶等。鉴赏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其实就是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进行解读的过程,对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的文化,不同时代的精神,不同的民族心理作出恰当评价。本考点是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活动的高层次要求。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带有探究意味,难度较大。要点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点解说】“发掘”,必须从作品

9、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出发,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这点考试说明作了明确的要求,换言之,支撑你观点的依据必须源自作品。“不同的角度发掘”,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丰富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

10、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重亲情、族情、乡情,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

11、;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要点7: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要点解说】该探究点要求在把握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要了解作者的生存年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应把文章放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切忌单纯以读者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去分析。第二、一定要真正结合散文的深刻内涵和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进行准确的分析,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点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点解说】个性化阅读和有

12、创意的解读是一种自主性的阅读体验,它特别强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二、怎么考?-【考题总结】近几年,全国卷文学类散文阅读的具体考查情况列表如下:年份题目及作者题型及赋分考查点2008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4道主观题(22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2009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4道主观题(22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

13、解对作品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的评价2010灯火(萧萧)4道主观题(22分)欣赏作品的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1针挑土(芳菲)4道主观题(22分)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文章标题内涵的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2听朗诵(孙犁)4道主观题(22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和思路根据上表和命题专家的复习建议,2013年高考文学类散文阅读部分考查的基本走势:(1)从选材上看,偏重于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1100字左右。所选材料大多抒

14、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感悟对生活、社会的体验,展示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所选材料既有丰富的文学性,又有极好的教育性,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发挥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2)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对文章组织和结构的考查、对艺术手法中描写的考查以及对主要词句的考查(理解含意,赏析意蕴)成了文学作品散文阅读考查的“三重”。 (3)试题将更加主观化。这是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请同学们注意。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散文阅读的多种可考查题型,特将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解答技巧分析如下:一、分析词句的意思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5、(4分)(09年山东卷)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分)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09江苏卷).“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09江西卷).文中画线部分中的“它们”指什么?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09广东卷)【思考1】怎样分析散文中词句的意思?【答题点拨】解析词语意思:审好题干,选定区间,比照概述。如果运用某种辞格,还要解释修辞意义。解析句子意思:确定句子的位置(总起句、过渡句、铺垫句、中心句、总结句等),分析句子的表达形式(如运用什么抒情方式和修辞手法,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长句还是整句等),结合具体语境,依照上下文和句子本身的特点以及写作背景等作出解释。重点方法:抓关键词,结合位置,多方考察。二 、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要点1.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