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99028592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杠杆的科学教材分析:杠杆的科学是六上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本课主要有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以设计亲子跷跷板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杠杆的特点,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让学生经历杠杆尺的调试活动,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发现杠杆工作的原理。第二个活动是进一步强化对杠杆的认识。包括对一些工具作出是否杠杆的判断。通过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学情分析:通过课前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课前对杠杆的认知是接近于正确的科学理论。大部分学生是从课外资料中得知

2、的杠杆的结构。虽然六年级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方法。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于杠杆省力和费力的规律并不理解,也没有经过实验探究发现规律,对课外知识资料中的并不是十分的肯定。学生的前概念只是来自于生活经验,凭借感官感性认知,不完全正确。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阻力点与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2、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完成利用控制变量

3、法进行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规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2)发展学生的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3)认识杠杆的作用及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4)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表、电子图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聚集探究问题。谈话:同学们,你玩过跷跷板吗?跟谁玩跷跷板更好玩?和爸爸妈妈玩好不好玩?

4、为什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玩跷跷板也好玩呢?我们能否设计一个亲子跷跷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二、深化探究,建立模型。1、谈话: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观察跷跷板。跷跷板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中间有个支点,大多情况下两边长度相等。那么跷跷板能上能下是什么原因?两边用力,哪一边重就会往下沉。2、师:像跷跷板这样的工具叫杠杆。生活中有很多与跷跷板相似的杠杆类工具,你知道有哪些吗?3、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有三个关键的作用点。分别是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出示课件:具三个重要位置的例子)以跷跷板为例,对于爸爸来说,爸爸所坐位置是用力点,而小孩的那边是阻力

5、点。对于小孩来说,小孩所坐位置是用力点,而爸爸那边是阻力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是相对来说的。4、师:为了更好地研究,我们可以借助一个与跷跷板相类似的工具杠杆尺。它有什么特点?另外我们还要借助一种工具钩码。钩码有什么作用?钩码分别挂在杠杆尺的两边,会往下沉,可以模拟跷跷板两边坐着的人。同学们手头上有5个钩码。用这些钩码让杠杆尺平衡会有多少种方案呢? 5、师:为了更好地探究跷跷板的工作原理,我们先来订立探究的规则:钩码只挂在左右两边一个位置,使杠杆尺平衡。挂多个位置的情况我们先不进行研究。6、师: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1)每次实验前都要把杠杆调为平衡状态。(2)注意钩码的安全使用。7、师:下面就

6、让我们动手实验,看看同学们能找出多少种方案使杠杆尺变为平衡状态,并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1、对跷跷板的特点进行初步思考。2、思考有哪些杠杆类工具。3、观看课件,了解跷跷板上的三个重要部分:支点、用力点、阻力点。4、观察杠杆尺,了解杠杆尺的结构。5、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并开展实验,对杠杆在不同时候的状态作记录。三、对比发现,整理分析。1、 师:同学们,你找到了多少种方案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其他同学展示补充方案。2、 师:这些方案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能否将相似的归为一类?如何分类呢?(根据学生的汇报,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分类情况)3、 师:为了更容易发现这三类平衡状态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属于同一类平衡状

7、态方案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再来找找它们都有什么特点。4、 把学生汇报的情况利用图表进行汇总。5、师:你发现了这三类平衡状态的特点了吗? 6、师:像这种右边钩码数少于左边钩码数,对于右边这个用力点来说是省力杠杆。杠杆省力还是不省力是以用力点来说的。那么这些省力杠杆有什么特点?费力杠杆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7、师:现在大家能设计一个亲子跷跷板,解决跷跷板“以小翘大”的问题吗?这个跷跷板可以怎么设计?对于小孩来说,这个亲子跷跷板是一个省力杠杆。对于爸爸来说,就是一个费力杠杆。1、 学生汇报实验记录情况。2、 找出方案中的相似点。3、 把记录的情况进一步整理,尝试对各种方案进行分类。4、 汇报记录情

8、况。5、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规律。6、 归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特点。7、 设计亲子跷跷板。四、整理收获,课堂延伸。1、师:像跷跷板这样的杠杆类工具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工作。工作的杠杆都具有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那么你能判断下面这几种工具是否杠杆吗?请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并提出你判断的理由。(图示老虎钳、船桨、抽水杆、羊角锤、擀面杖、绣花针)。同学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再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工具是杠杆好吗?2、小结:关于杠杆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杠杆分为三种,每一种的结构都不同,作用力、支点和阻力的位置都有变化。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支点为变的杠杆,是否存在支点变化的杠杆,同学们下课

9、能找一找吗?1、小组讨论,判断几种工具是否杠杆,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观点。2、初步认识不同类型的杠杆。并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板书设计:1.2杠杆的科学用力点支点阻力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省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费力 杠杆尺平衡情况记录表1第_小组第_小组杠杆尺平衡情况记录表2第一类(两边钩码数相同)5432112345序号左边钩码数(个)左边挂钩码位置点到支点的距离(格)右边钩码数(个)右边挂钩码位置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2345678第二类(右边钩码数少于左边钩码数)5432112345序号左边钩码数(个)左边挂钩码位置点到支点的距离(格)右边钩码数(个)右边挂钩码位置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234567第三类(右边钩码数多于左边钩码数)5432112345序号左边钩码数(个)左边挂钩码位置点到支点的距离(格)右边钩码数(个)右边挂钩码位置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