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9011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介绍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菌盖表面平滑,暗红或褐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 2、市场分析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菌盖表面平滑,暗红或褐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用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得知该产品含有两种脂(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九种醇,四种碳水化合物。另外,杨树菇也是一种药用菌,在福建闽西北地区,村民常用它治疗胃冷、肾炎水肿,疗效甚佳。 杨树菇栽培材料选用阔叶树(如杨树、

2、柳树、榆树等)木屑为主,辅助材料有麸皮、白糖、碳酸钙等。最佳出菇温度为 13 据目前市场调查,杨树菇每千克干品零售价为 160280 元,其生产经济效益投入产出为 1:场前景十分良好。 3、实用技术 杨树菇为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 510 厘米,颜色红褐色至黄褐色,菌柄长38 厘米,直径 315 厘米。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宜在5565;子实体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 8090为宜。菌丝较耐寒,在10左右不易死亡,生长温度 1030,最适温度 2427;出菇温度1025,较适温度 1523,属中温偏低型的菌株。菌丝生长期不需光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成长期,需较强的光线。菌丝生长阶段,袋内空

3、气流通可加速发菌速度,因此,袋栽时宜用棉花塞口。出菇阶段,菇房要定时通风,防止缺氧而使菇体畸形。菌丝生长的 在 4栽培季节 生产袋的出菇期:春季 45 月,秋季 1011 月是南京地区适宜出菇期;苏南、苏北可适当调整出菇期,在保湿性强的双层塑料大棚内,冬季最低温可在 45,1112 月,34 月可正常出菇,此时,菇体质量好、产量高。栽培形式 以袋栽一头出菇的形式为主,可用 183538 厘米的袋子,每袋装干料 400500 克,袋口留 10 厘米长度,出菇时让菇体向上长,这样有利菇柄伸长,菇盖偏小,而保证质量。培养配方。应该以纤维素物质为主,木质素为辅,如 1、棉籽壳 40,木屑40,麸皮 1

4、0,玉米芯 10。2、玉米芯 40,棉籽壳 40,麸皮 20,各地可根据本地资源,合理组合。 管理 当菌丝发满袋口,菌丝增厚,菌丝颜色转为茶褐色时即可开袋,在温度较高时,袋口可翻卷,反之低温下把袋口拉直,以便保水保温。排好袋后,在袋口和无纺布上喷雾保湿,菇房湿度保持8090,在适温下 710 天长成一批菇,当菇体长度 812 厘米,菌柄粗壮,菌盖肥厚,不开伞时即可采收新鲜菇体,清香脆嫩,干品香味浓郁。 病虫防治 春秋季,菇蚊和螨虫都喜欢为害菌丝和原基。当出现菇蚊成虫时,需在无纺布上喷洒 1000 倍的菇虫净,或糈袋内喷夏菇宁,可有效地防止菇蛆和螨虫为害。 (转自中国古田食用菌信息网)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