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9000183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海南加来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八:材料对应型选择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08海南)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10海南)7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11海南)8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

2、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12海南)11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12海南)1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08海南)1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

3、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08海南)2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09海南)3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必行政公职更

4、重要(10海南)4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来源:学科网ZXXK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来源:学科网(11海南)5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07海南)2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

5、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08海南)4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08海南)5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

6、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09海南)6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09海南)8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09海南)12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10海南)1

8、3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10海南)14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12海南)16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

9、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12海南)17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12海南)18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表明复辟

10、后的波旁王朝 A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07海南)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09海南)13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

11、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09海南)14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工绥远32008%3%80%湖北187763.1%2.3%8.9%广东1500021.2%20.1%39.1%表l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09海南)16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

12、8%78%49%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10海南)19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11海南)20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

13、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11海南)21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12海南)22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2海南)23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