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8981497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届高三年级11月月考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

2、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5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

3、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流氓”所依据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权 D永久居住权7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8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

4、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9下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的一副讽刺慈禧太后的对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与对联中“何时再到古长安”和“六十割台湾”相关联的

5、历史事件分别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C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和马关条约的签订10.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1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种新特征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 B反对西方国家的侵略C资政新篇 D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12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

6、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其中“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的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1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

7、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14图1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图11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

8、,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690年前的 7月23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表1省份农会会员数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

9、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18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标志是( )A被反动势力篡夺革命果实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C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工农运动陷于低潮19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C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20“国民党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或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

10、分配。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 )A国民革命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抗战取得胜利 D新中国成立21“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22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

11、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B C D23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24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最重大的意义是( )A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B揭开战略决战的伟大序幕C大量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D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25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

12、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2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英法美 B英法俄 C法德美 D英法德27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28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