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8944560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计划性学习进步地基本步骤(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在许多学校已经得到了落实,现在对其一般步骤进行介绍。 1、确定课题。 大多数研究性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特定课题开展的,所以第一个环节应该是确定课题。课题的内容来自三大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课题的确定方法可以是学生独立提出,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找出研究方向。 2、划分小组 研究性学习与常规教学活动最大的区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通常是以一个小组为单位的。小组可以相对固定也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但是无论如何一个合理、科学的分组可以使我们

2、的学习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3、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周密可行的计划是课题实施的保证。而且制定计划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和对研究方法适当运用的开始。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时间、地点还要包括适当的资料收集方法、工具材料的准备,特殊情况的应对等,尤其是必要的安全方案。 4、计划实施 根据计划实施具体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是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例如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的问题研究现状,可以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实验验证、可以对有关的专业人士进行采访等等。实施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只有充分的占有真实的资料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施阶段要注意保持第一

3、手资料,体验经历过程,在实际中注意安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5、整理总结 通过具体的实施过程,学生要整理分析搜集的资料,验证自己的假设,并综合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这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可以结合问题进行再次的相关研究,以便得出更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6、交流展示 通过研究论文、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展示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所思所得,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同学们学会分享、学会欣赏。 7、自我反思 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下一步

4、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经验与借鉴。 二、研究性学习中如何选择好课题 进行科学研究选题非常重要。课题选得怎样,关系到研究有无价值,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巴尔丁博士曾说,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一)怎样选择一个好课题 什么样的课题是好课题?对于纯粹的科学研究来说,要符合下面的要求: 1、目的性 科学研究是一项目的性极强的活动,课题的选择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如“节水洁具的设计”,目的就是节约用水。 2、科学性 科学研究是探索真理的活动。科学性是要求我们注重科学价值。所谓科学价值是指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也包括对不正确的科学结论给予纠

5、正,对不完整的结论给予补充。 3、创新性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意在发明、创新、前进。科学研究的选题应体现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既可表现为理论、观点、概念的创新,又可以表现为方法上的创新以及应用领域的创新。 对于高中生来说,刚开始参与科学研究,不能要求过高,但必须做到能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4、可行性 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求实的活动。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分析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切实可行性。从主观方面看,自己是否具备课题研究必须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等。从客观方面看,是否有必要的资料、工具、经费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人力。(1)研究兴趣;(2)

6、基础知识;(3)合作伙伴;(4)指导教师。 第二,物力。(1)研究地点;(2)实验设备。 第三,财力。(1)资料复印;(2)调研费用;(3)交通费用;(4)实验费用。 第四,时间。(1)预研究时间;(2)实验或收集资料时间;(3)撰写报告时间;(4)答辩时间。 (二)课题的来源 一是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仔细地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是科学的核心所在。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一点非常

7、重要。 那么如何做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呢? 在最初阶段,你不应该过多地去顾及“高质量”,你只需要仔细观察你的周围,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然后试着给予回答。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中含有哪些成分?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除了大米以外,还有哪些粮食?其营养成分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要吃粮食?世界上是否还有饥饿存在?为什么还有饥饿存在?如何才能防止饥饿?砍伐森林与粮食有关吗?等等。 准备一本笔记本,随时记下你所不能回答的问题,不管它是怎样一个问题。 坚持不懈地提出问题,这将会提高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会由一个主题出发,提出各种问题。这将会提高你综合、全面地思考问题的

8、能力。 下面给出几个由主题出发而发散出去的问题。你可以试着挑一些别的主题,做些尝试。 常见的“动物”这个概念为例,从“动物”这个集合词出发,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例如,可以把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分成宠物类、家禽类、工具类(用于搬运、拉犁等)、食用类和其他用途类(皮毛用于制衣、制鞋等),这是最直接的分法。每一个类别又都可以引发出来,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例如,你可以专门研究宠物狗,从宠物狗的分类、喂养、疾病的防治等进行资料的查找。你也可以从这些具体的动物出发,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引发出若干研究学习的内容。如此发散出去,你可以得到许多研究课题。 二是文献资料中提出的尚未解决的

9、问题。 如我们从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中可以查到“夏商周的断代”以及“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等问题。又如我们从文学方面的文献资料中可以查到“曹雪芹的家世探究”以及“红楼梦续书的优劣”等问题。 不论问题出自何处,都需要分析整理选出适合自己的课题来作研究。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课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难度过大,目前的能力还无法完成,如“夏商周的断代”问题。 如果课题过于简单,小学生也能完成,就不能够使自己综合运用在高中阶段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题的大小要适中。 题目过大(往往难度也过大),限于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如“红楼梦研究”,“中国诗歌的发展与演变

10、”这类课题难度大,需要搜集大量资料,而且花费时间长,不适合高中生研究。不过我们可把它缩小为对其中某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的研究,如“贾宝玉是怎样一个叛逆形象”,“格律诗是怎样产生的”。 第三,课题的陈述要简洁具体明了。 确定研究课题,应当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来陈述。例如,有一个学生想研究高中生开设的阅读课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他把题目定为“高中阅读课”。这种宽泛的不包含任何问题的陈述显然不合要求,可以改成“高中生开设阅读课程对提高阅读成绩的影响”,这样就比较具体,也包含了问题在其中。 又如:“洗衣粉、洗洁精、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题目,因为仅洗衣粉、洗洁精就有许多种类。另外

11、,“工厂废弃物”到底指那些,有多少也无法确定。这样一来,研究范围太广,而且无法操作。因此,这也不是一个好题目。 下面的例子是原题目和经过改进后更便于操作的题目。 原题目:水果蔬菜中VC含量的测定及日常饮食中的应用 修改1:常见水果中VC含量的测定(使研究内容集中化) 修改2:常见水果中VC含量是如何测定的?(使内容式陈述变成问题式陈述) 另外,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科研课题的题目的表达形式: 的现状和展望“儿童电视剧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对的启示“美国中小学计算机应用对中国的启示” 的调查研究“我国高中生高考前后心理的调查研究” 的研究综述“黄土高原水资源的研究综述” 关于的思考“关于邮票打折现象

12、的思考” 的探讨“关于贫困地区人口问题的探讨” 对的几点看法“对邮票打折现象的几点看法” 关于的研究“关于黄土高原水资源的研究” 的实验研究“自来水中余氯测定的实验研究” 初探“橘皮的构造及其使用价值初探” 对的再认识“对DNA的再认识” 浅议“浅议能源” 对的影响“家教对正常教学的影响” 之我见“中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的测定“92种中草药的血凝活性测定” 的处理方法研究“餐饮业含油废水工程的处理方法研究” 在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在CAI开发系统中的应用”三、研究性学习应掌握哪些主要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读书报告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这里

13、先介绍最常用的方法:调查研究法 一、什么是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去了解、考察和分析社会和自然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而采用的研究方法。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调查研究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调查研究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时,要深入实际,要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实际情况,获得足够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思考研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如:在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上午饮食初步调查研究、关于农村老人赡养现状的调查、中学生与网吧这些研究性学习专题时用到的方法主要是调查研究法

14、。 二、调查研究法的类型: 1、普查(全面调查):指对研究对象全体进行调查。通过对全体研究对象的普查,可以了解全面情况,获得的数据、信息比较可靠。但当研究的对象数量多、范围广时,需花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等。如果要用这种方法,在选题上要尽量把范围缩小到力所能及的局部。如人口普查,教委系统经常要的教职工情况报表、学生情况报表等都属于全面调查类型。 2、抽样调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用样本调查结果估测和推论全体。抽样调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抽样调查要有足够的样本,样本要尽量分布广泛(如不同班级、男女生等等)。 在

15、抽样调查中,被研究的对象全体叫总体或母体,抽出来进行调查的部分叫样本。抽样调查虽然是从全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而取得的统计数据,但它也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例如:在初二年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专题中,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对象范围要在二年级的八个班级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而且男女生比例要适当,所居住的社区要考虑,走读和住宿都要有一定比例。这样调查研究的结果才能更有价值。 当然在抽样调查中还包括随样抽样调查,非随机抽样调查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3、典型调查:是指当研究对象没有个别差异或个别差异很小时,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对它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用其结果来概括总体的调查方法。 典型调查也可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后,选择研究对象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更深入、细致、具体、系统的调查,以保证所获信息和资料直至结论更准确、更可信。 在开展典型调查前,必须精心选择典型,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例如:江苏应城市蒲阳初中严欣梅老师组织本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名胜古迹与诗词对联。其中一个小组(7人)只选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蓬莱阁为典型代表开展研究。这就是使用的典型调查法。 4、个案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