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98943498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引 言一、本文的选题及意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留下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当属“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等等,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曾指出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全文)人民日报第一版,20

2、06.3。不错,土地问题处理得妥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当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但在当前的形势下,除了须对土地问题给与密切关注之外,还有绝对不能忽视的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使农民富裕起来,而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我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相反土地资源却极其有限。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曾经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事情。而如今时代赋予我们更为艰巨的使命,我们树立了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全社会的现代化、全民奔小康,而非仅仅满足

3、于解决温饱。全社会的现代化迫切需要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自然和体制的因素,我国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试问,如果劳动力资源闲置、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又何以体现其价值、从而使其获得与付出相应的收入报酬呢?而且,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拥挤在狭小的土地上,农业生产效率也无法提高,不利于农业以及农村的发展。倘若农业发展缓慢,那也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并最终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

4、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当前我国急需大力推进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将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的课题:首先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因;其次认识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再次介绍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并通过比较,找到适合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最后,明确转移过程中的障碍,找到克服障碍的对策。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二、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1、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概念源于刘易斯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以下的基本事实:庞大的

5、传统农业部门,人口增长快,人多地少。按照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在土地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劳动要素不断地投入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以至于有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或者等于零。这一观点为后来的拉尼斯和费景汉继承,提出了“多余劳动力”的概念,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为零,将他们从农村总劳动人口中撤出,农业产量不会减少。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国内的理论界存在着多种看法,继而延伸出了以下这些概念: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绝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相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有学者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是同一概念,都是指那些超过农业生产需要,但又滞留于农业生

6、产领域内的劳动力,其数量等于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额;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富余劳动力是第一产业即广义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但包括农业富余劳动力,还包括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另外又有学者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分为绝对和相对两部分,它们之间的区别有点类似于马克思对绝对和相对剩余时间的区分。前者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区域范围及生产率水平条件下,农村边际生产率为零时,农村总劳动力中大于必要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后者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区域范围及生产率水平条件下,农村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时,农村劳动力中大于必要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在参考了上述学者观点

7、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富余劳动力作如下定义: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农村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指农村人口中劳动年龄在16周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的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指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富余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率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减少,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了富余人员。农村劳动力

8、除了农业劳动力外,还包括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这部分也会出现富余。由于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实行的是这样一种“自然就业”制度:农民的子女在上完学堂或者毕了业之后,通常就自然地成为了农民,就业都是在第一产业,所以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建立并发展后,其所需的劳动力也多是来自于农村中原先的农业劳动力。并且他们在将二、三产业作为主业的同时,很多仍将农业作为副业在从事。因此在第二、第三产业产生劳动力富余后,这部分富余人员也将回到农业生产中,或者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最终其表现仍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本文没有采用绝对和相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说法,原因是:(1)农村边际生产率为零,往往运用于理论研究,为农村富余

9、劳动力做理论上的定义。事实上,只要参与了劳动,而且没有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总会有产出,本文将富余劳动力定义为是供给超过需求的那部分人员,更形象,也简单易懂。(2)当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并未普及,许多地区靠的仍是劳力耕作。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比的做法,欠缺合理性。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赶上并接近全国平均的劳动生产率,还需要一个过程。2004年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为70%,而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5.2%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9。2、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

10、二、第三产业的转移。转移单单是指劳动力从事的职业的转换,而并不一定要居住地或其他也随之更改。转移模式可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就地转移是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异地转移是指离乡离土、进厂进城模式。(1)“离土不离乡”模式该形式是指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并就地从事非农生产。农村的非农产业,其发展相对于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来说要缓慢得多,但仍不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好去处,而且它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是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功不可没。(2)“离土离乡”模式该形式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地域间进行职业的变换,离开农村和农业,进入城市并为那里的二、三产业所吸纳。可见,农村富余劳动力

11、的转移涉及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移两个方面,但职业转移才是根本性的,才是确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否实现转移的关键。三、本文的结构体系及创新之处本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紧紧抓住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本文综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力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高度,以严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该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并最终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1、本文的结构体系本文由以下八大部分组成:引言。本章明确了本文将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研究对象,并对本文涉及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作了界定,最

12、后介绍了本文的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本章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经济学家以及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见解,其次介绍了马斯诺和奥尔德弗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后是本文将运用的分析工具的介绍。第二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因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基本状况,然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减少、农村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并借助等产量曲线这一分析工具,阐明可以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3、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第四章: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分析。本章首先介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及转移的基本状况;然后通过引入“等富裕线”对两种转移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更适合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是就地转移模式。第五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障碍。当前就地转移的障碍,一是缺乏足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吸纳大量存在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富余劳动力受到本身一些不利条件的限制,这阻碍了就地转移的顺利进行。第六章:克服就地转移障碍的对策。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轻工业

14、和服务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转移的场所;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则可以改善富余劳动力自身的不利条件,帮助其实现彻底转移。结论:对本文作总结性的陈述,阐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抛开了就转移而论转移的旧思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是资本和劳动间的相互替代,因此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次,引入了“等富裕线”,用来比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是就地转移应该成为首选,从而得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是通过在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就地转移;最后针对就地

15、转移中所存在的障碍,提出克服就地转移障碍的对策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壮大现有的乡镇企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加强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第一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第一节: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理论概述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等虽然没有专门著书来论述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但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也有与此问题相关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随着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农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减少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如果说机器在农业中使用避免了机器使工厂工人遭到的那种身体上的

16、损害,那么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的作用,而且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551页。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是社会分工。马克思把分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纯生理基础上产生的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389页、由人们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引起的自然分工,另一类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社会分工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390页。社会分工促进了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打下深厚的生产力基础。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向和方式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