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中药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923631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篇中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下篇中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下篇中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下篇中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下篇中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篇中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篇中药分析(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 篇,第一章 中 药,2,第一节 中药概述,一、中药的炮制 二、中药的性能 三、中药的用法,3,一、中药的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的一般修制整理和部分药物的特殊处理。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4,(一)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联系。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5.便于调剂和制剂。 6.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7.矫味矫臭,有利于服用。 8.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5,(二)炮制方法,1.修制法: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和切制三道工序,为进

2、一步加工、储存、调剂、制剂作准备。 2.水制法: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水制法有淘、洗、浸、润、漂、水飞等。 3.火制法:用火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八种。,6,(二)炮制方法,4.水火共制法 本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基本方法有蒸(清蒸、辅料蒸 )、煮、淬、炖。 5.其他制法 主要有制霜、发酵、发芽、药拌。,7,二、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中药的药性和效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8,中药的性状 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 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

3、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9,(一)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10,(二)五味,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1,辛味 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

4、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12,酸味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多用治热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13,咸味 “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淡味能渗能利,有渗

5、湿利小便的作用,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 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出血等病证。,14,【性味合参】,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15,(三)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6、。药物的这种性能可用于调整机体气机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方法、配伍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6,(四)归经,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17,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18,道地药材,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

7、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 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 。,19,(五)中药毒性,1.毒性分级 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斑蝥、雷公藤、巴豆、升药等。,20,1.毒性分级,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器官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如附子、商陆、牵牛子、常山、洋金花、蜈蚣、白花蛇、雄黄等。 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如吴茱萸、细辛、鸦胆子、密陀僧

8、等。,21,2.中毒原因,(1)剂量过大 (2)服用太久 (3)炮制不当 (4)配伍失误 (5)制剂不妥 (6)外用失控 (7)误食误用,22,3.预防措施,(1)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 (2)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 (3)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做到早诊断、早停药、早处理。,23,三、中药的用法,(一)配伍 单行 相须 相使 相畏,相杀 相恶 相反,24,(二)用药禁忌,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25,(二)用药禁忌,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

9、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26,(三)中药用量,1.药物性质与剂量 2.药物配伍与剂量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 4.季节、地域与剂量,27,(四)中药煎服法,1.煎药法:指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用具、用水、火候、方法 2.服药法:主要包括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28,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29,解表药 祛风湿药 祛湿药 清热药 消导药 催吐药 泻下药 祛痰止咳平喘药 温里药 理气药,理血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平肝熄风药 安神

10、药 开窍药 驱虫药 抗肿瘤药 外用药,30,一、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防风 白芷 荆芥 辛夷 羌活 生姜 细辛 紫苏 藁本 葱白,辛凉解表药 柴胡 葛根 菊花 桑叶 升麻 淡豆豉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蔓荆子,31,麻黄,【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麻黄发汗力强,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多汗、肺虚咳喘者慎用。,32,桂枝,【性味】辛、

11、甘,温。 【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辛温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畏赤石脂。温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及孕妇慎用。,33,柴胡,【性味】微苦、微辛、微寒。 【归经】归肝、胆、脾、胃、三焦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升发,凡气逆不降、肝阳上亢者慎用。,34,葛根,【性味】甘、辛,凉。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

12、透发麻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用法用量】煎服,615g。 【使用注意】夏日表虚多汗及胃寒者慎用。,35,二、祛风湿药,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此类药物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36,二、祛风湿药,常用药有独活、威灵仙、木防己、秦艽、木瓜、蚕沙、伸筋草、老鹳草、透骨草、马钱子、八角枫、钻地风、徐长卿、海风藤、海桐皮、寻骨风、络石藤、雷公藤、松节、桑枝、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等。,37,独活,【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肾、膀

13、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温燥,阴虚及气血不足者慎用。,38,秦艽,【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310g。,39,三、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能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祛湿药。 化湿燥湿药(藿香、苍术、佩兰、砂仁等) 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薏苡仁玉米须等) 清热利湿药(茵陈、木通、滑石、车前子、木通),40,藿香,【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

14、、脾、胃经。 【功能主治】化湿解暑、和中止呕、辛温解表。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舌绛无苔及胃热呕吐忌用。,41,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利水用茯苓皮,安神用茯神,健脾用茯苓。,42,茵陈,【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除湿止痒。用于黄疸尿

15、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脾虚血亏所致萎黄者慎用。,43,四、清热药,凡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性病证的药物称清热药。 本类药大多药性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多人肺、胃、心、肝、大肠经。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44,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竹叶)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苦参) 清热解暑药(荷叶、青蒿、绿豆) 清热明目药(决明子、夏枯草

16、、谷精草) 清虚热药(银柴胡、地骨皮、胡黄连),45,石膏,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 【性味】甘、辛,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肌收敛。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先煎。清热泻火生用;敛疮止血煅用。,46,知母,【性味】苦、甘,寒。 【归经】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润,有滑肠之弊,脾虚便溏者慎用。,47,金银花,【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6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慎用。,48,连翘,【性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