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尖上的智慧——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98921163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尖上的智慧——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尖上的智慧——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尖上的智慧——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尖上的智慧——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尖上的智慧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有机创设并开展操作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在多种感官的协调下有所发现,有所收益。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教

2、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开始时,学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这种最佳状态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时间一长,注意力便会分散。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则更短。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想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激发学生新的兴奋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动手就是一种乐趣,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操作练习,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激起兴趣,把学习知识看作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3、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隐藏在儿童身上的潜在动力,使学习具备内驱力。例如我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一内容时,因为它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决定以此为基础,把数学学习向学生的生活延伸,从简单的统计扩充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调查统计项目学习计划,选一些学生喜欢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打开思路,一下子想出了十几个调查内容。有的说调查天气情况,有的说调查课外活动情况,有的说调查家庭人口情况。最后我们选择其中一个展开活动。下面是这个统计表的栏目设计:课外活动调查情况项目拍皮球跳绳踢毽子踢足球打乒乓球一共人数他们制订的统计表虽不够完善,但

4、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孩子们利用课间、中午、放学后的时间开始活动了。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二、动手操作,有助理解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是何等的重要。1、动手操作能化难为易,有助学生理解。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

5、性知识,而数学本身是反映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概括,枯燥。要解决这一矛盾,可利用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形,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动脑,弄清数学知识的道理和结构,化难学为易学。例如,在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中,什么叫做不够减,什么叫退位,怎样退位,如何计算,通过操作小棒,就能化难为易,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前先复习不退位减法254,学生很快说出254可以直接从个位5里去掉4得1,1与20合成21,然后把“4”改成“7”,引到新授的课题中:“现在要拿掉7根,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57不够减了。”随即老师问:“怎么办?”让学生动手用小

6、棒演示,允许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讨论,以便把实际的动手活动通过交流转化为思维活动。通过全班交流,发现都是请十位帮忙:拿出一捆小棒打开,退一做10与5合成15,这样个位有15根小棒就可以减7了;有的学生在打开的10根小棒里拿去7根,余3根,再把这三根与个位上原有的5根合并得8根。进而让学生观察十位的变化,直观的看到计算结果十位少1的。这样边操作边思考边交流,让学生看算式讲,他们就会用刚刚头脑中建立起来的表象讲清算理了。2、 动手操作能揭示规律,易于学生理解。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新

7、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和合,在6的分与合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操作学习的: 先让学生拿出2根小棒,分成左右两堆,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 2组成1 1,再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两人要分得不一样,通过相互交流发现有四种: 5 5 5 5 1 4 2 3 3 2 4 1师:“刚才大家每人只摆了其中的一种,谁有办法把这四种方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自己互相讨论,边摆边分出,真的,“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把5个小棒都放在左边,每次

8、移一个到右边,就是(4、1)、(3、2)、(2、3)、(1、4);也有的讲可以先把5根小棒都放在右边,每次移一个到左边,这样有序的分,就成了(1、4)、(2、3)、(3、2)、(4、1)。两种方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的给予表扬,同学们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精神更足了。在引导学生讨论4的分与合时,学生进一步发现 4 4 1 3 3 1这两种分法只是位置交换了一下,找到了规律,我们能摆一种说两种,简约了操作过程。到学6的分与合时,水到渠成,学生看到6个小棒就可以在头脑中利用表象很快说出:1和5 2和4 3和3 5和1 4和2学生掌握了6以内的分与合,为7-10各数的分与合打下了基础,那时,不用老师教,

9、他们也能主动有序的说出各数的组成。三、动手操作,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由此可见操作与思维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

10、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采取激疑的方法,让学生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并分别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把度数写在相应的角上。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便很快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再让学生测量证实。这给学生设下了疑问:“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先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然后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折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算一算把三个内角度数相加、拼一拼把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折一折把三个内角折成一个平角、剪一剪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

11、角形等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懂得只要是三角形,那么它的内角和就一定是180度。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现代教学论主张学习要知、情、意相结合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强调进行动手操作,这既是义务教育普及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落实。动手操作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中所说的“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主张也正是此意吧。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我想,这就是让数学课活起来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