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920865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2015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考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原理 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是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狭义的学前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2. 幼儿班级幼儿班级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幼儿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教活动的一个组织,它的组织性虽然并不像学校班级那样明显,但基本上能够体现出作为班级的意义。3. 夸美纽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著有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他

2、主张教育对象是从婴儿到成年的不同年龄。4. 有规则游戏有规则游戏有规则游戏是指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通过与孩子们共同商讨制定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娱乐为目的,以各种互动方式和实物、情节为手段,在无形中锻炼某些方面能力的游戏。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50分)1. 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是什么?答: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情趣、生活内容、交往关系等),居住环境中的人及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儿所、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2. 确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答:确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有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依

3、据幼儿身心发展 规律及其需求 3依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只有把握好上述三个方面的依据,才能确立 起科学的教育目标的依据。3. 幼儿班级的特点是什么?答:答:(1)、生活节律性。 (2) 、保教渗透性(3) 、活动多样性(4) 、班组的组织性。4.如何指导规则游戏?答:(1) 、选择和编制适合于幼儿的有规则游戏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方法。 (2) 、教会幼儿正确和游戏方法。教师可用简明的语言和必要的示范,将游戏的目的、玩法和规则介绍 给幼儿。 此外教师还要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有规则游戏。5. 如何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答: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应该:(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

4、(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5)发展幼儿的智力。 (6)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7)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三、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答: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幼儿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儿童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重视每一个教育活动,并科学的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设计好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它包括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教育活动游戏

5、活动;按不同的组织形式又可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教育活动或有组织的无组织的,还有户外的室内的等;幼儿园活动设计的要素是:主要领域的核心概念、目标、结构、材料。例如:我接大班新生,我发现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特别差,不会穿鞋子,不会穿衣服,也不爱劳动,。我想,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爱劳动的好习惯?若让幼儿一步一步跟老师学,幼儿会感到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一定好。于是,我编了一个故事,引发孩子的们的好奇,我说有个残疾的小朋友没有手指,她却坚强的用嘴和断臂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结果不小心摔倒断臂摔伤了,不能自己穿衣服了,他想请我们八班的小朋友帮助他,谁愿意帮主这个小朋友穿上鞋子,不要穿错脚,看看怎么辨认左右,

6、经过这个故事全班小朋友都愿意帮助她,激发了孩子的愿意帮助别人的愿望,小朋友有的洗手时候衣袖会湿,怎样洗手才不湿衣袖?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孩子说指尖向下,这样洗手不湿袖子,有的小朋友,把椅子摆的很高,容易摔下来,摆一排占地方,在怎么办?让幼儿出主意,有的孩子说:五个一起重叠一起这样,不占地方也不摔坏椅子这个办法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一般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们在本领域的知识经验基础,以及实际发展水平来预设活动目标,或根据需要随机设定目标,即生成新的课程。为了促进和发展幼儿的自身素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而快乐的成长,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目标要求,除了要有

7、选择地进行集体教学或分组教学活动形式以外,同时还要做到胸中时常有目标,心中处处有孩子,将教育目标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之中,并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1)发展性原则,幼儿园教育设计活动应着眼于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2)整合性原则,就是把教育活动设计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看作是一项把各种 教育因素联系起来的整体性工作。 (3)活动性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4)因材施教原则,要求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每 个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2. 举例论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答:基本要求有:(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

8、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 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 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 很少。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在环 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 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 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 等等,这都不

9、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 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 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那些环境因素是要创 设的?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等等,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二)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 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如: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 愿望,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能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 和动手

10、能力;幼儿知识经验少,需要学习感性知识,如需要感知雨,就应给幼儿准备雨伞 或雨衣、雨靴,下雨时,幼儿可以在雨中散步;需要感知春天,就应组织观察活动,让幼 儿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幼儿需要阅读,就应提供各种各 样的图书,开阔他们的眼界。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 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佐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环 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如:小班幼儿喜欢玩平行游戏,(即幼儿各玩各的,彼此 玩的游戏相同),提供的玩具就应该同品种的数量多一点,中大班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 提供的玩具材料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幼儿的小肌肉动

11、作发展较差,可提供一些穿珠、拼插、 剪贴等方面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有的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就司提供脚踏车、攀 登架等,让幼儿进行练习。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 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 旋式发展过程。 (三)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 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 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 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

12、,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 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教师应将幼 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谈话 活动,起初的主题是环保问题乱扔垃圾的问题。后来,谈话延伸到计划外的新话题 “上海世博会”,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教师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 引导幼儿讨论决定在墙壁上制作“奥运主题墙”并制订了计划。孩子们请爸爸妈妈找相关 资料,制作奥运标志、田径场、环形跑道、看台等,画出了各种表情形态的观众和运动员, 并进行了设计评比。这个活动通过幼儿集体构思、游戏、调查、制作和家长参与等过程, 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

13、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决策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 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 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真正展示和发展了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 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 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量给幼儿的刺激可 以说是全方位的,幼儿的成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幼儿

14、园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脱 离幼儿园园外环境进行园内封闭式的教育成效有限。如,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 自理技能,有的家长却常常忘记了这个教育任务,幼儿在家自己穿鞋袜,家长认为孩子穿 得慢,耽误大人的时间,于是包办代替帮幼儿穿上,孩子愿意自己做,说在幼儿园也是自 己做的,家长却说:“幼儿园有幼儿园的一套,你这是在家里!”一句话就把幼儿园好的 教育影响抵消了。面对外界环境的复杂影响,幼儿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与外界结合, 让家庭、社区成员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和幼儿园,使幼儿园教育获得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 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也促使家长和社区成员从教师那里学习到教育知 识和技能,改

15、善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一般做法是:一方面 选择、利用外界环境中有价值的因素教育幼儿,另一方面要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对幼儿的 影响。当然每个园、每位教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但重要的是要把与家庭、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请交警来园模拟操作,给幼儿 介绍交通安全知识;让家长制作一盘反映幼儿一天典型生活的录像;带领幼儿参观附近市 场(街市),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要摸索出一整套策略和做法,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之 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我国近

16、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水平仍相对较落后,所有 的幼儿园都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教育,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 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如:图书架主要是放置图书,供幼儿阅读 的,可取几根木条,做成可以放书的许多小格,钉在墙上,幼儿易拿易放,又不占地方, 墙边再放几把小椅子,幼儿看书也方便。这样做,节钱省料实用,何乐而不为呢。此外, 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山区盛产竹 子,利用它可以做一些积竹,高跷,供幼儿玩游戏;农村幼儿园用三合土铺的活动场地, 就比起水泥地省钱又安全。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