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8920840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第四章(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9/15,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 健康心理学 授课人:李小花,2019/9/15,考试时间 08:30-10:00 理论知识考试 10:30-12:30 专业能力考核,2019/9/15,考核方案,案例的形式,综合性强,诊断及依据,2019/9/15,本章概况及重点,难 记忆、区分 重点: 心理正常/异常的区分 常见异常心理的分类及子类(尤其是认知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尤其精神分裂症、神经症) 一般/严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2019/9/15,学习方法及应试技巧,1、基础知识考试的要点是把书粗看一遍 2、之后就重点投入到习题集中,对着习题看书(时间来不及

2、甚至可以只看习题集) 3、特别是症状学的内容,书上举的例子是重中之重,要尽可能理解,每年考试都有书上一模一样或稍有出入的案例 4、鉴别诊断型案例题,如果遇到较难不能确定的案例,可以把诊断写的模糊一些,或打擦边球,如诊断为心理不正常,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等。,2019/9/15,5、写最后的案例题时,先把每题要点分项写出,再详细补充细节,以免时间不够导致案例题做不完,全功尽弃 (案例题100分是转换乘以0.2,要求达及格分总分才及格,技能选择100转换是乘以0.8,无及格要求)。,2019/9/15,第一节 变态(异常)心理学,知识点: 1、即使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不完全是异常的。 2、

3、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可相互转化,永远并存。 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 侧重研究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着重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预防、康复,2019/9/15,4、变态心理学的发端: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认为异常心理是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现代心理学关于“心理是脑的机能”论断的雏形。 中世纪(517世纪)宗教、神秘主义占优势,认为心理异常是魔鬼俯身,于是鞭打、火烧、禁闭、捆绑患者来驱鬼 17世纪以前,变态心理学没有精神病学活跃、只有融在精神病

4、学中才能活动发展 17世纪及以后自然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再一次把心理异常与大脑功能联系在一起(唯物的思维),2019/9/15,多选: 98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07.5) A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 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是偏离常态的 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须通过心理咨询矫正,2019/9/15,单选: 47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 (08.5) A诊断 B咨询 C治疗 D特点 习题P112的第2、3、4、5、7题,2019/9/15,知识点: 5、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a、性的冲

5、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b、力比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性心理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器欲,合理地度过才健康,接受的刺激过多或过少则受挫,造成退化和固着,以致人格变态、异常。,2019/9/15,d、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人格: 本我、 自我、 超我 本我与超我常会发生冲突和矛盾,焦虑 e、防御机制(压抑、克制能力):防止焦虑的能力。压抑力量不足,冲突、矛盾、非理性冲破防线,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2019/9/15,f、评价弗洛伊德 习题P135的第213题,2019/9/15,6、新精神分析: 神经科

6、学发展,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被迫退出,被新精神分析理论取代。弗洛伊德的女儿没有绝对、不折不扣继承父业: 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2019/9/15,单选: 46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来自于( )。(06.11) A认知神经心理学 B哲学理论 C宗教理论 D人本主义,2019/9/15,单选: 50( )的说法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06.5) 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2019/9/15,单选(07.5): 60精神分析论认为人

7、格结构包括( )。 A本能、驱力和需要 B生物、心理和社会 C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D本我、自我和超我,2019/9/15,多选(07.11): 106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 ) A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 B超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C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教育的影响 D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教育的影响 答案:AD,2019/9/15,习题P113的第9、12、15题,2019/9/15,知识点: 7、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先通过动物试验的结果,进而演绎推论人的心

8、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比较。 “如果想像大脑组织在构造关系上或机能关系上不具有障碍而会有精神絮乱,这是不可能的。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2019/9/15,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 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习题P115的第23、27、28题,2019/9/15,知识点: 8、存在-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 提出“潜能”概念,并赋予其“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阻,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习题P116的第31题。,2019/9/15,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多选(08

9、.5): 101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包括保障(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正常地人际交往 C正确地反映世界 D幸福地享受人生,2019/9/15,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常识性的区分 非标准化的区分 标准化的区分 心理学的区分,2019/9/15,单选(08.5):49以求助者社会功能完整程度为根据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理是( )。 A非标准区分 B常识性区分 C标准化区分 D心理学区分,2019/9/15,常识性的区分,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善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指人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的情况,2019/9/15,非标准化的区分,李心

10、天提出5个角度: 统计学 文化人类学 社会学 精神医学 认知心理学,2019/9/15,单选(08.11): 49、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这是( )的观点。 A、认知心理学 B、统计学 C、文化人类学 D、社会学 习题P116的第35题,2019/9/15,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提出4类标准(见教材) 多选(07.11): 98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化区分原则包括( )。 A内省经验标准 B社会适应标准 C人格的稳定性 D主客观相统一 习题P116的第36、37题。,2019/9/15,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提出: 多选(06.11): 99用“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

11、则,包括( )。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只要违背其中的1条,就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2019/9/15,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觉察或认识到自己的疾病。 例如,一个恐怖症患者有害怕人群的症状,如果他认识到这种恐惧没有客观依据、根本没有必要、而是由于自己心理状态不正常,那么,我们认为他 有自知力。 例如,患者感到公众都知道了他内心的隐私,是由于有人在他头脑中置入了一部无线电放射机,并对此坚信不移。则无自知力。,2019/9/15,自知力丧失是精神病临床诊断的标准之一。精神病患者一般都有不同

12、程度的自知力缺陷。而自知力的恢复又是判断精神病痊愈的主要根据。 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自我认知”和“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2019/9/15,单选: 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 ): A、对自我身体状态的反映指标 B、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D、“现实自我”的解体和丧失,2019/9/15,多选108“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 )的特点。(06.5) A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 B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 C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D主动要求治疗,2019/9/15,诊断技能题,单选: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13、) A、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 B、求助者能认识问题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 C、求助者能找出问题原因及与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力完整 D、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异常,说明自知力丧失 答案:C,2019/9/15,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多选(06.5): 115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 )。 A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的标准之一 B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标准之一 C正常人群与异常人群的标准之一 D正常人与心理问题者的标准之一 答案:BC,2019/9/15,单选(07.11): 67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的含义是( )。 A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

14、B主观反映与客观世界相一致 C在不同条件下精神面貌一致 D人格的结构和特点相对稳定 习题P208的第108题。,2019/9/15,本节综合练习,习题P117的第42、43、44题。,2019/9/15,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掌握心理异常的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对精神障碍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条件: 、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之后 2、主要目标是社会功能的康复、预防复发 3、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 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治疗?,2019/9/15,常见症状,1、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2、情感障碍(程度变

15、化为主的、性质变化为主的、脑器质性损害的) 3、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2019/9/15,“器质性” 与“功能性” 之辨,“器质性”: 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疾病,而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 其特点为: 肉眼或显微镜下看到器官、组织结构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受累器官功能减退或丧失;病情严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2019/9/15,如肿瘤的发生部位在消化道,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便血等恶病质征象;发生在脑部,可因肿瘤的占位而出现头疼、头晕、肢体瘫痪等病变;肿瘤压迫生命中枢,就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同样,冠心病

16、可因心肌缺血、缺氧、梗死造成实质性损害,产生严重后果。,2019/9/15,“功能性”疾病 一般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失调所引起,组织结构不发生改变,病情轻微,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如神经官能症,它虽然可以有头疼、头晕、虚弱、失眠等症状,但脑细胞无实质性损害,CT扫描组织正常,显微镜下脑结构无异常变化。,2019/9/15,当然,“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两者的病情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单纯性高血压,初期血压升高是单纯的,心、脑、肾均未受累及,血压一旦控制平稳后机体如常,此时为功能性的。但如未经治疗或虽经治疗仍控制不好,血压继续升高,并造成心、脑、肾等器官的实质性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