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919660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教育技术心得体会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反思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试验。将教材中的字处理、多媒体、网络等大模块按照难度将其分解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小”模块,即将教学内容单元化。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程度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小模块进行组装。例如,我们学校的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有:认识win98(操作系统初步)、使用写字板(文字处理初步)、画图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第二部分)、用ie浏览器看漫画(网络初步);而八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则是:用word写研究论文(字处理综合应用2)、用powerpoint做研究演示报告(多媒体综合应用2)我们做网页(网页制作软件基本)。这种实验是不是能够更

2、好地解决设备、教学时间、学生差异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能不能以“小模块化”形式出现?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学生每年龄段信息素养的标准,是不是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想,如果信息技术学科能够更好的协调,减少重复、无意义的教学;能够深化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在于教学生使用工具,还能够教会学生其中的方法策略;不仅仅在于本身的工具性还有更广阔的外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巧,还有更深刻的道理;不仅仅符合设备的需要,还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不仅仅从学科本位看发展,还要从教育看学科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学会计算机这种工具而开设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明天是不是会更好?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对学

3、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应用中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中,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 其实,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回答,当然是信息更重要了。技术是为学生获取和传输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应用信息的而服务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反思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中相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多,还是相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部分的多?可以说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材、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在介绍:如何使用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网络的各部

4、分技巧、如何使用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的。而不是利用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完成作文中无法完成的图文作文、完成音乐与图文配合等等。而不是在信息的海洋如何更好的搜寻到需要的信息、如何利用软件将信息加工成为我们的各种成果。 可惜,信息技术课现在还在纠缠于如何教好学生的技术这个层次,而不是学生使用如何的方法与策略用好技术上?我想,是不是到了深化我们学科的教学内容、对我们的教材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能不能从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课? 在学校中,尤其我接触最多的小学教学中,就有着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例如,写研究论文。这项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教学。可以说,是学生从对别人文章的复制、粘贴开始,最终到加工

5、、反思这些别人的理论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成果。而在中国的教学中究竟属于哪门学科呢?我曾经问过语文老师。百分之百地在说,这种从“抄”开始的“文章”绝对不是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自然学科的事情。也问过许多自然学科的教师。也是百分之百地在说,“写文章”这件事绝对不是自然学科的任务,而是语文学科应当培养的。我不禁迷惑起来。这种研究型的论文究竟哪一门学科的内容呢?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完成研究论文,而我们的学科本位观点却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发展能不能少一些学科本位论,多从教育的角度考虑一下自己的发展呢? 是不是我们的学科会成为这样的一个学科。有着自己根本的任务,深化自己的教学内

6、容;同时有着广阔的外延,与许多学科相结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如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法”中讲到的一样。最终将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信息技术学科在这种联系中重点体现出本学科的方法、手段与策略。 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说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工具,学会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在与各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工具的方法与利用工具完成自己成果与任务的策略。 信息技术课现在的“大”模块化是不是还符合学科的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的模块很好的解决了以前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设备与教学时间的问题。但是现在还符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要求呢?从成人认知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问

7、题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呢? 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因材施教,都知道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还会有着巨大的差异。那么,原来在大部分教材中为了照顾到教学设备而定的模块化教材是不是合适。仅从画图软件的教材来看,从易到难希望在一个年级里完成是不是就不合适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有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映。的确是这样。现在的“大模块”是不是还符合学科的发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试验。将教材中的字处理、多媒体、网络等大模块按照难度将其分解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小”模块,即将教学内容单元化。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程度在每个学期的

8、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小模块进行组装。这种实验是不是能够更好地解决设备、教学时间、学生差异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能不能以“小模块化”形式出现?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学生每年龄段信息素养的标准,是不是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想,如果信息技术学科能够更好的协调使中、小学更好的配合起来,减少重复、无意义的教学;能够深化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在于教学学生使用工具,还能够教会学生其中的方法策略;不仅仅在于本身的工具性还有更广阔的外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巧,还有更深刻的道理;不仅仅符合设备的需要,还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不仅仅从学科本位看发展,还要从教育看学科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学会计算机这种工具而开设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明天是不是会更好?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