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918444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选题依据 (提出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通过调查发现,我校一部分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引发了许多的变化,视野的扩展、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致使一部分刚步入初中门槛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成绩一时明显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因此有必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因势利导,从小学做好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这不仅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防止学生过早分化,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积极影响。在小升初衔接问题

2、中,不仅重视知识上的衔接,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2、 课题研究内容(包括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内容)课题界定:“小升初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要从“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矛盾进行“衔接”。主要解决如何铺垫搭桥,导引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及各学段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为教师呈现了一个连贯发展的数学教学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

3、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教小学想中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作一些有利于知识衔接上的铺垫和渗透,使第一、二学段(小学)和第三学段(中学)能顺利有效地衔接。研究目标: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小升初学习的过渡,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树立教育新理念。1.通过“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过程,探究能有效将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起来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从数学学习内容上和初中教学接轨,使学生能顺利实现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过渡。2.结合新课程

4、提供的多样性自主探索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课内自主学习辐射到课外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预习学案和复习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与初中学习做好衔接。(二)研究内容1.初一数学知识在小学各学段分布及联系。2.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3.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学案与复习学案的制定。3、 研究步骤和时间划分1 准备阶段( 2014年9月)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对象前期调研、分析、查阅相关资料 ,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修定课题方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开展调查研究。负责人:穆会卿2. 实施阶段( 2014年10月2015年

5、5月) 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找准小学及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差异。研究小学及初中不同数学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差异,找出知识点衔接不当的主要问题或漏洞。通过调查或观察,研究小学和初中教师的教法差异。及时参与区课题组开展的中期阶段性研究活动,总结尝试经验,调整研究策略,修改有关指标,开展深入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穆会卿 于湖波3总结阶段( 2015年6月 )整理相关材料,总结课题,形成课题结题报告。负责人:于湖波四、预期成果形式1形成课题结题报告,可操作性的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的意见或建议。2学生跟踪成长记录册。3. 研究论文。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