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911152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庄子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庄子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庄子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庄子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心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心得,我们眼中的庄子与庄子,1.庄子何其人 2.境界的大小 3.坚持与顺应 4.心态与状态 5.大道与自然 6.感悟 7.庄子语录,庄子何其人,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庄子记载看庄子是很贫困的。但真正的志士是不怕生活上的贫困的,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利”这个字是困不住庄子的心的。庄子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利”,尽管他很贫困,但并不困顿。庄子在乎名吗?庄子说:“天下有大美

2、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天下人为了名与利,熙熙攘攘,其实都是心有拘囿。只要打破这种边界,我们才可以达到一种自由与逍遥。,对于生死,庄子是这么看待自己的死亡的。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学生就商量要是老师死了就厚葬他。庄子听了说,我死了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这是多么好花的葬礼啊!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他不惧怕死的方式就是“乐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想明白呢,为啥要想着死呢?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名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会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和境界啊! 儒家在社会这

3、个尺度上让我们应有担当,道家在生命的层面上让我们超越。,境界的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就会一生碌碌无为。 庄子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你的思维方 式。人们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事物的 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可以看到 真正的价值。 什么又是有用呢?有用无用是可以转换 的。真正的有用是一种大眼界度过的大人生。,李贺有诗:“世上英雄本无主。”真正的英雄是可以为自己的心做主的。有自己的心决定出来的人生就是一种大境界,这就是生命的觉悟。 “觉悟”这个词是佛家语,可以看一下,“下面有一个“见”字,“悟”左边是个竖心,

4、右边一个吾。“悟”即我的心,“觉悟”其实就是看见我的心。 觉是一瞬间,悟是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达到的就是终于看见你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叫我们用大境界看人生,所有是非富贵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能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无论你的人生如何,最不应扔弃的就是欢乐。 有人问佛祖:“什么叫佛?” 佛答:“无忧即佛”。重 新审视庄子, 以觉的态度反观内心,目的就是 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坚持与顺应,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应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与顺应。 知北游中假借孔子之口说:“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

5、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所说的“内不化”,是指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一定要有所坚持。庄子所说的外化,则是指在与外界相处是要通达,要是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适应。,所以,生命可以有所坚持, 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庄子提倡顺应外界,同时他进一步认为,人在世间有意见更难的事情就是:言语。 庄子说:什么样的话最难传?“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最难传的就是两国国君带有喜怒的言辞。传话怎样才能做到不失真?庄子说,“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也”。,现代最大的困惑是面对纷繁的世界如何守住一片心。庄子的“外化而内不化”是让我们的心灵逐渐的腾空,让我们心底的那个内化的依 据能

6、够有所秉持。 而在外在,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就少了很多纷争与矛盾,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心态与状态,人生百年。我们生命里面的每一段光阴,跟整个事件的流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用庄子的被比喻来讲,“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xi),忽然而已。” 庄子面对着这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态度,那就是:达生。面对生命应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 那什么是真正的豁达呢?庄子说:“达 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真正通达 生命真理的人,不回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 的东西。,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秀才来赶考,对秀才

7、来说是人生大事,他心里 里很忐忑。 考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第一个梦见自己在墙头上种白菜;第二个是自己雨天出门戴着斗笠打着伞;第三个是和自己喜欢的女子背对背的睡在一起。 他觉得考前做的这三个梦很奇怪,就找通灵人解说,这人听了后说:“你的一生挺暗淡的,你看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你戴斗笠大三不是多此一举?和自己喜欢的人睡在一起却是背对背不是没戏吗?秀才听后很沮丧,心灰意冷准备整东西回家。 这时旅店老板文为啥不考就回家呢?秀才就把这事告诉了老板,老板说我也会解梦我觉得这梦不错的,你看墙头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可不就是有备而来么,你跟喜欢的人背对睡在一起,这就说明你翻身的日子到了。经老板这

8、一说,秀才又恢复了信心,第二天去应考,结果高中。 一个小小的场景,在不同人心中,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而一个人的心态又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庄子给我们的境界是,当他把一层一层的外在锋芒消除后,把一切锐气纳于内心。并不是说,它失去了真正的斗志,而是斗志内敛,这个时候,才可以叫全德。 真正的斗争,取得胜利,不在于勇猛,不再于技巧,而在于德性。 一个坦荡的好心态就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天合天”,才可以把事做好。人做事要做得好要穿越三个阶段:忘利,忘名,忘我。,大道与自然,庄子中的好多寓言故

9、事,都是非常朴素而合乎自然的。其中奥妙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大道无非就是一种规则。我们每个人的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出身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经历的沧桑各异,所以只要看清自己的真正了解,看见自己的心,这就符合了天地大道之法。 庄子认为,在人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他认为这个世界应当返璞归真,外在的道德少一点,不要过分相信技巧,让我们回到最朴素,最本初的状态。 庄子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做到虚无恬淡了,让心真正静下来,不慌乱,不迷茫,这就合乎天德。,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一个年轻人跟睿 智的老者打赌。他手里握着一只小小的雏鸟,说,“智者,既然你能洞悉一切,那

10、你告诉我手中的小鸟是死是活?”这跟年轻人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他想,要是老者说是活的,他轻轻一捏就把小鸟弄死了;如果说是死了,只要他一放手小鸟就可以飞走。但捞着淡淡的对他说:“生命就在你手中。” 每个人都如那只小鸟。生命可生可死,它取决于你我的天地之心。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之间,我们每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最终没一个生命的成全就是这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就在自己手中。,感悟,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心中只要有大境界,你才能够看清超越言行的内心真正的质地。内心中的这种真正的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内敛于心而不张扬的。 “游”是一个动词,它告诉我们,

11、人想要体验逍遥,必须要有一种动态的系统,也就是说,让你生活得更灵动,要善于打破常规。因为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辩证关系,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于动态之中。 什么是生命逍遥之境?这种境界需要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犹如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庄子语录,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主讲人:刘瑞霞,制作团队,米晓瑞,刘瑞霞,曹阳,刘继梅,王田育,闫俊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