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8902363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湖北武汉三中月考)观察现象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刚切好的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只发生物理变化2.(2019湖北黄石二中周测)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N2等发生反应C.Cs

2、2CO3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Cs2O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3.(2019福建三明一中月考)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投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4.(2019河南郸城一中月考)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得到固体物质41.8 g,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3、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C.一定量的Na2O2为78 gD.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5.Na2O2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下列说法错误是()A.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C.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溶于等质量水中得到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等质量的Na2O2与Na2S晶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阴离子6.(2019湖北武汉外校月考)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

4、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7.(2019安徽淮南十校联考)工业上以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B.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使用玻璃棒C.如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稳定性D.对

5、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Na2CO3、BaCl2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8.(2019湖北随州二中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醛、氧气、氢气共16.5 g,用电火花反复引燃,使其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8.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是()A.0.25 molB.0.50 molC.0.27 molD.0.52 mol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

6、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10.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A.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7、共40分)11.(2019云南昆明高三检测)(10分)如图甲是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为收集并检验气体产物,某兴趣小组将甲装置改进成如图乙或丙所示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按乙装置实验,液体添加完毕后,关闭活塞,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填字母)。A.钠块始终保持在a处,直至完全消失B.钠沉入U形管b处而后又慢慢浮到a处C.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D.随反应的进行煤油与胶塞处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E.最终钠块在煤油中燃烧起来(3)乙装置中漏斗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4)用乙装置实验,点

8、燃气体产物时,是否需要检验纯度(填“是”或“否”)。(5)按图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的关系是(填字母)。用铝箔包住钠用铜箔包住钠a.二者收集气体一样多b.收集气体体积较大c.收集气体体积较大12.(2019山东滨州模拟)(14分)Na2CO3的制取方法及综合实验探究。(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是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2)如何用CO2和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制取5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16分)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1)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固体完全溶解,并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加入MnO2反应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

10、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步骤1:按上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步骤3:检验H2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添加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B装置的作用是。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你得到的结论是 (若能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课时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A钠在空气中露置,发生如下转化

11、:NaNa2ONaOHNaOH潮解Na2CO310H2ONa2CO3粉末,可知只有A项正确。2.C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N2直接反应;由Na2CO3用酒精灯加热不分解,可得出Cs2CO3加热也不分解;Cs与Na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2SO4易溶于水,可得出Cs2SO4也易溶于水。3.B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投入0.1 mol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H2O2NaOH+H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2.3 g-0.1 g=2.2 g;Na2

12、O+H2O2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0.1 mol62 gmol-1=6.2 g;2Na2O2+2H2O4NaOH+O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2)-m(O2)=m(Na2O)=6.2 g;将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氢氧化钠的质量=0.1 mol40 gmol-1=4 g;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大小顺序为: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根据钠原子守恒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ol、0.2 mol、0.2 mol,0.1 mol,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分别溶

13、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00+2.2100%、8100+6.2100%、8100+6.2100%、4100+4100%,所以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丁甲乙=丙,B项正确。4.B如果41.8 g固体全为Na2CO3,其物质的量为0.39 mol,则其不可能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A项错误;设41.8 g固体物质中,含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Na2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有106 gmol-1x mol+78 gmol-1y mol=41.8 g,2(x+y) mol=1 molL-11 L=1 mol,解得x=0.1,y=0.4,

14、B项正确;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Na2O2)= n(NaCl)= n(HCl)=0.5 mol,即原Na2O2的质量为39 g,C项错误;Na2O2与CO2反应不可能生成NaHCO3,D项错误。5.B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均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A项正确;SO2具有还原性,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4,故B项错误;Na2O和Na2O2物质的量相等且由方程式可知,Na2O2放在溶液中增加的质量为Na2O2中的Na2O部分,由此可知两溶液的质量相同,则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故C项

15、正确;Na2O2与Na2S的摩尔质量相等,而且过氧化钠中含有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之比为21,所以等质量的Na2O2与Na2S晶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阴离子,故D项正确。6.ANa2CO3与酸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然后是NaHCO3与酸反应产生NaCl、CO2和H2O,产生气体,而NaHCO3中加入酸立即放出气体,所以根据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就可判断,A项正确;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反应火焰都为黄色,所以无法区别二者,B项错误;纯碱和小苏打都能与Ca(OH)2溶液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无法区别它们,C项错误;Na2CO3稳定,受热一般不分解,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a2CO3、CO2和H2O,也有固体残留物,所以无法区分二者,D项错误。7.BA项,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