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901682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范文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医临床医学、口腔、法医、检验、麻醉、药学、视光、护理等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02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英文名称:Medical Statistics课程类型: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36学时 讲课学时:18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18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比例为1:1)学分:2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口腔、法医、检验、麻醉、药学、视光、护理等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基本要求医学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是应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疗卫生及其有关领域数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医学统计学是临床医学、口腔、法医、检验、

2、麻醉、药学、视光、护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又是后续学习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内容包括(1) 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研究设计(调查设计、实验设计)、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统计图表)、统计推断(t检验、方差分析、2检验、秩和检验等)、直线相关与回归、多元统计分析等。(2) 健康统计:包括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健康体检统计等。(3) 医疗服务统计:病案统计、医院统计、医疗服务的需求与利用、医疗保健制度与管理的统计分析等。从素质教育入手,教学中侧重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3、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逻辑思维方法和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及医学科研能力。通过学习医学统计学课程,使学生掌握统计资料类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增强科研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生产实习的科研实践与论文撰写及今后工作中科研工作与论文撰写均有较大影响和提高作用。全部教材以5章、7、9章、11章为基本、重点教学内容,14章为熟悉内容,6、8、10、12章作为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其中安排18学时理论讲授。 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各章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实习课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并争取学习一定的实验方法。本大纲根

4、据罗家洪主编案例版医学统计学(科学出版社)第1版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中的案例不断补充新的科研成果,以便于同学学习。 由于当代社会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理论讲授与实习实际练习相结合,全部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期末使用的考核方法为闭卷考试,采用填空题15、是非题10、选择题10、应用分析题65。本课程总成绩中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百分比例为30:70,平时成绩中平时出勤、课题纪律、平时作业等占2/3,找错占1/3。本课程考核为教考分

5、离:上课教师一律不参加出考题、监考、改卷与登记成绩,上课教师仅打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考题、监考、改卷与登记成绩及其补考均由其他不上课教师完成。第一章 绪论 目的及要求:1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分析方法,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2. 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3. 了解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统计软件包、随机事件与必然事件、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抽样研究与抽样误差、参数与统计量、概率、小概率事件。2.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与分析资料。3. 统计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第二章

6、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2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3正态分布的概念与特征、正态曲线的概念和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分布规律;医学参考值的计算及其应用。二、熟悉1计量资料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分布规律和用途。2用统计图描述计量资料的基本方法。三、了解1.计量资料频数分布表的概念。2.质量控制的警戒限和控制限。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频数表、正态分布、偏态分布、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平均数、中位数、百分位数、四分位数

7、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正态曲线、参考值范围。2. 频数表的编制及其园图。3. 平均数(均数、几何级数、中位数)的计算及其应用。4. 离散趋势指标(极差、离均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的计算及其应用。5.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第三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常用相对数的种类、意义、计算、特点。2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3. 计算标化率时一般选择“标准”的方法,标化死亡比(SMR)的意义。二、熟悉1. 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概念。2. 标准化法的概念、计算步骤, 三、了解1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常用标准化法的方法。2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

8、学内容:1.基本概念:绝对数、相对数、率、构成比、相对比、率的标准化法。2.常用相对数的意义、计算公式、特点及其应用。3.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4.率的标准化法(直接法、间接法)及其注意事项。5.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第四章 统计图表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统计表的列表原则和基本要求。2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择统计图。二、熟悉1.统计表的用途和种类;统计图制作的原则和要求。三、了解1.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概念、结构及其分类。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教学内容:1统计表的列表原则和基本要求。2统计图的制图原则和基本要求。3.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及其应用条件。第五章 总体均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目的及要求

9、:一、掌握1抽样误差及标准误的概念;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2可信区间的概念及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与参考值区间的区别。3假设检验的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步骤及两类错误。4t检验和z检验的应用条件与基本步骤,根据不同资料的类型或性质选择适当的t检验或z检验。二、熟悉1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2假设检验与可信区间的区别与联系。三、了解1. t分布的概念、图形特征。2. 总体均数的点值估计。3. 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验。学时安排:理论课:5学时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类错误、类错误。2.均数的抽样误差

10、与总体均数估计。3.t分布及其特点。4.假设检验的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步骤。5.单样本、配对、完全随机设计t、z检验步骤及其应用条件。6.两个独立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几何级数t检验步骤及其应用条件。7.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第六章 方差分析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2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及其计算方法。二、熟悉1. 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三、了解1多个方差齐性检验;2变量变换的目的和应用。学时安排:理论课:0学时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总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F值、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假

11、设检验、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重复测量、析因设计、正交设计、主效应、交互作用。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步骤及其应用条件。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步骤及其应用条件。 4.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5. 多个方差齐性检验6. 变量变换第七章 2检验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2检验的基本思想。2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资料2检验的适用条件、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完全随机设计行列表资料2检验的适用条件、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二、熟悉1配对2检验的优劣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的基本步骤。2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的基本步骤。三、了解12检验的用途。2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学

12、内容:1.基本概念:四格表资料、行列表资料、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校正检验、值。 2. 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资料的检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3. 完全随机设计行列表资料的检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4. 配对检验步骤及其应用条件。5. 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步骤及其应用条件。第八章 秩和检验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概念。2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适用条件和优缺点。3配对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4单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5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二、熟悉1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Kr

13、uskal-Wallis H检验)。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Friedman M检验)。三、了解1.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之间的两两比较。学时安排:理论课:0学时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2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适用条件和优缺点。3配对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4单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5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6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7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Friedman M检验)。8.完全随机设计

14、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之间的两两比较。第九章 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线性相关的概念、计算、注意事项及其应用。2回归系数的估计、线性回归的应用前提、注意事项及其应用。二、熟悉1秩相关的概念、计算、优缺点。2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推断。三、了解1.了解回归分析的假设检验。2.多重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多重线性回归的应用。多重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注意事项。2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自变量筛选。3多重线性相关的统计描述。4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自变量筛选、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二分类Logistic的应用。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散点图、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等级相关分析、回归系数。2.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其假设检验。3.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其假设检验。3.回归系数的计算及其假设检验。4.直线相关与回归的联系与区别。第十章 调查设计 目的及要求:一、掌握1调查计划的制定、基本的抽样调查方法。2拟定预期分析指标及其调查表。二、熟悉1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常用调查方法。2样本含量估计。三、了解1.调查的组织实施与质量控制。学时安排:理论课:0学时教学内容:1调查设计基本步骤和内容。2. 调查问卷或调查表设计。3. 基本抽样方法。4. 样本含量估计。5. 常用定性调查方法。第十一章 实验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