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定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901491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迹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月迹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月迹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月迹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月迹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迹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迹定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穿梭古今,追寻永恒的月亮,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天月明。 张若虚,月 迹,贾平凹,1、掌握下列红色字的读音和字形。 觑【q】 倏【sh】 砌【q】 嫉【j】 酥【s】 粗糙【co】 款【kun】 盈【yng】 袅【nio】 掬【j】 仰【yng】 锨【xin】 相依相偎【wi 】,2、解释下列词语。 面面相觑 倏忽 袅袅 款款 嫉妒,自由品读,探寻月亮飘忽的踪迹,贾平凹笔下月亮在哪些地方留下的足迹?文章按照什么思路来写?,镜中院中杯中河中眼中,中堂盼月, 各处寻月, 沙滩议月,揣摩词语,追寻躲闪的月亮

2、,第一排: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地、匆匆的 第二排: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 第三排:小小的,酥酥的 第四排:灿灿的 第五排:小小的 第六排:白光光的,院中问月,追寻痒痒的月亮,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院中问月,追寻痒痒的月亮,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看天空,星儿

3、似乎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杯中饮月,追寻酥酥的月亮,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心中怀月,追寻静谧的心梦,你或许看到的是藤萝摇曳的葡萄叶儿上的月亮,风一吹 你或许看到的是鼓起小肚皮的瓷花盆儿上的月亮,你绕着她走 你或许看到的是明晃晃的锹刃儿上的月亮,你向她哈了一口气,(是小小的、圆圆的、明晃晃的、洁净净的、清清晰晰的、模模糊糊的,还是怎样的呢?用上叠词和儿化音,挑选一个地方的月亮写下去),心中怀月,追寻静

4、谧的心梦,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发现了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瓷花盆儿上发现了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爷爷的锹刃儿上发现了,(是小小的、圆圆的、明晃晃的、洁净净的、清清晰晰的、模模糊糊的,还是怎样的呢?用上叠词和儿化音,挑选一个地方的月亮写下去),心中怀月,追寻静谧的心梦,心是玉玉的,月亮也是玉玉的。 心是银银的,月亮也是银银的。 心是淡淡的,月亮也是淡淡的。 心是甜甜的,月亮也是甜甜的。 心是酥酥的,月亮也是酥酥的。 一切都在人的心中!,“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

5、,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吗?”,你心中月亮是什么,如何理解弟弟妹妹的话,以及“印章”一词?,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文中奶奶的作用是什么?,“奶奶的指引”: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奶奶说:“它走了,-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奶奶说:“月亮是每一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奶奶的指引”为叙事线索 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是我

6、们寻找美的引导者,注重调解孩子的纠纷,把孩子的心灵带进高尚境地。,月迹为题有什么特殊含义?,月亮的变化轨迹 孩子们心理变化之迹 镜中看月 高兴失望 院中望月 惊讶争执 杯中“饮月” 人人拥有 、越发觉得奇了 河中寻月 处处都有 眼瞳见月 竟是这么多 、满足 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一切美的印迹,古诗中的“月”表现为以下几种象征:首先是象征团圆,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第三是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按照闻一多的解释,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第四是把月亮作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比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这里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