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习语的翻译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8893908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英语习语的翻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英语习语的翻译摘要: 习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象征,中西方因为地理环境极其文化差异,创造出分属不同体系的习语,本文在分析英语习语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英语习语翻译的方法。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Idiom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a symbol of national wisdom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West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extremely cul

2、tural differences create idioms belong to different systems,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idioms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d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习语结构稳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是人们在劳动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思想结晶,它们主要来源于生活。另外,它还来源于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正如同古代的诗歌,文学作品一样,他们也是语言的精华 。正如语言是文明的载体一样,习语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 而 翻译作

3、为语交流的手段,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移植的过程 。本文现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就英语习语的翻译进行了探讨。一、英语习语的特性 习语大多是采用一种比喻的方式来阐明一些道理,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一般都是最为短小而又精炼的一种语言方式 。大都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富有鲜明的名族特征和语言特征 。 另一方面,在语法上习语的结构是固定的,且作为一种规则,任何一种习惯用法中的任何元素都是不能改变。例:A dead dog feels no cold.(死猪不怕开水烫)不能写成A dead pig feels no cold.但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又为英语习语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机

4、遇。二、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的语言规范和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特色的方法。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差异逐渐减小,民族特色正在逐步融合,这些都使得直接翻译成为可能,用这种方法翻译习语,把西方习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可以很容易的翻译英语习语。 例1:x :How much have you suffered, Irene? y:A lot. x:爱玲,你吃了多少苦? y:一言难尽 如果把第一句里的a lot直译为许多或很多很多,则此句翻译的很不自然,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2) x:你这人真是狗嘴里长

5、不出象牙。 x: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language. You are really such a person. 如果把第二句译成A dogs mouth doesnt spit out an ivory,只会让人莫名其妙,甚至产生歧义 。(3)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若直译出来为一个男孩是一个男孩,两个男孩是半男孩,三个男孩没孩子,让人啼笑皆非,可见,凡事皆有度, 过分强调直译,势必走向死译、机械翻译

6、的反面。(二)意译法在翻译时为了让读者理解文章的隐含意思,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同意习语来替代, 就得使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把习语的含义表达出来,也就是在翻译时使用另外一个中国读者能接受的类似的习语来翻译。意译法的特点是简洁易懂,不足之处则是失去了原文的风格特色,可以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法。因为汉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实际翻译中有很多都采用了意译这种方式。例4 : She can t do it well because she is a green hand . 直译为 她做不好这件事,因为她是绿色的手。意译则为她做不好这件事,因为她是新手。明显,后者比前者更加恰当,直译虽然做到了忠实原文,但

7、却容易造成翻译的过分死板,容易引起读者的歧义。(三)直译意译兼用法 翻译有的文章时直译容易太过死板,意译又会改变或者曲解原文的含义,这时,我们就应该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译法。例5 :“She didnt like him much, but if she went out with him, itd be one in the eye for Kath” . 她并不怎么喜欢他,可是如果她跟他一起出去玩,那倒可以让凯丝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 。“to be one in the eye”原指击拳时眼上被击了一拳。如把“itd be one in the eye for Kath”直译为“那倒可以

8、给凯丝眼上击一拳”,貌似忠实, 实际上反而背叛原义, 所以应意译为“那倒可以让凯丝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总之, 当变则变,不当变则不变, 两者兼施。因此就翻译方法而论,有直译与意译,掌握翻译的技巧,关键是善于从变与不变中把握规律, 能字字对译最好, 若不能,知道有多少种变的可能, 可稍变型或稍整容, 以符合译文的外貌, 但万变不离其宗, 以求其意通言顺, 不变质不变味, 保持原文的精髓。 (四)借用法 由于人类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不免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则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

9、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这样的习语则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互译。 例6 :“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译为“身教胜于言传。” 又如: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两国的军事策略,因此用法和含义都相同。 (五)直译加注译法 注释法是指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对于一些含有典故的习语,翻译时必须对其本身的文化背景有所加注,以明确原意。例如:仅仅把“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译为“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是不够的,因为这里虽然已有“多此一举”来解释前半部分的喻义,但读者还是

10、不能理解“纽卡斯尔”的含义,因此必须加注,说明因为“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所以运煤到纽卡斯尔实属多余。 (六)还原法“还原法”实际上是在常规翻译方法无效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翻译手法,它使用一种淡化原语言色彩的手段进行语际间交流。英语中许多含有独特形象的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习语都只宜采用“还原法”进行翻译。例如:“have an ax to grind(别有用心)”这个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翻译就很难被中国人所理解。此语直译应该是“有一把斧子要磨”。据说,其源于美国政治家杰明富兰克林的少年生活:一名男子想磨斧子,但他却自称不知如何使用磨石,于是年幼的富兰克林便用尽全力帮助他把重达100

11、多公斤的“grindstone”推转了很多次。此间,那个男子连连夸奖富兰克林。可是,斧子一磨好,他就嘲笑富兰克林说:“我是故意让你这样干的。”说罢转身就走了。后来此语便渐渐转喻为“心怀叵测,别有用心”之意。与此同时,汉语中的大量习语在翻译过程中则更需要采用这一方法,因为相对而言,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要比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熟悉得多。由此可见,习语翻译还要求我们对中西文化背景稔熟于心,不能简单地断章取义,也不能想当然地望文生义。例如:arm to the teeth 中文里虽有相近的习语“全副武装”,但却不如“武装到牙齿”来得传神。再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虽然中文里有核心意义与之相同的“一箭双雕”和“一举两得”两条习语,但“一石两鸟”的译法使人耳目一新,并且丰富了汉语的成语。一些习语源于外语,翻译时可使之还原。例如:“夹着尾巴”应写成“with the tail between the legs”;“战争贩子”是英文“war-monger”的中译;“蓝图”则是“blue-print”等。参考文献1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蔡福华英语习语的翻译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1)3刘湘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