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892587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安全生产检修及,典 型 事 故 案 例 分 析,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检 修 分 类,化工生产设备检修分类,计划检修,计划外检修 (突发性、紧迫性),内容、周期、要求的不同,小修,中修,大修,1 频繁性: 生产具有高温、高压、低温、腐蚀性强等特点,因而设备、管道等附件在运行中腐蚀磨损严重,检修作业极为频繁,检修任务十分繁重。 2 复杂性: 设备种类繁多,检修人员、作业人员需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术,检修工作是一项工期紧、任务重、人员多、多工种交叉、上下多层交错、露天作业等复杂的系统工作。 3 高危险性: 危化品生产的危险性决定了检修工作的危险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残存。检修过程的动火、进塔

2、入罐等作业使得客观具备了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化学灼伤、触电等事故的条件。加之频次高、作业复杂、参加检修人员变化大,因此,危险化学品检修具有高危险性。,化工设备检修特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检 修 之 前 必 要 的 安 全 处 理,1 根据预定的方案进行停车。根据检修计划的规定及各工序要求,实现各部门之间及时的信息交换,根据检修方案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停车,停止相关设备的运行。,2 进行泄压时要注意力度。泄压的过程应当缓慢进行,没有进行完全的泄压之前,禁止对任何化工设备进行移动或者拆装。,3 设备内的材料和垃圾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对排放口的仔细观察,防止易燃、易爆以及有害物质

3、被排放到下水道内,或者排到地面上,对地面的人和物造成损失。进行排放时,将排放管道安装在指定的地面,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进行排放时应当尽可能的排放干净,对于排出的无法收集的有毒气体进行妥善的处理。,4 对降温和降量的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高温设备由于不当的降温处理而发生故障。对高温设备进行降温时,应当首先切断热源,然后进行通风,以适当的自然降温达到降温的目的,切不可以直接浇灌冷水进行降温,尤其是外部气温较高时,应当缓慢的降温,防止温度的剧烈变化引起设备的损坏,防止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同时防止有毒有害的物质对环境的污染。,5 阀门的开启速度要适当。正确的阀门开启方法应当是在打开阀门扣

4、之后,停止片刻,使物料少量的先行通过,对物料流通的情况进行观察,当物料流通顺利时再逐渐的调整阀门,不断加快。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蒸汽阀门的开启时,应当对管线的余热进行格外的注意。,6 停止高温真空设备的运转。首先要消除真空状态对高温设备的控制,当设备内的温度降到自然温度时,才能与自然环境进行接触,防止空气进入高温设备而引起燃烧和爆炸等事故。,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设 备 检 修 作 业 的 用 电 问 题,1在进行化工设备检修的过程中,要保证运行的设备处于停止状态。,2 在对各种电动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时,确保机械的电源处于断开状态,比如将保险丝取下,或者将电器开关落下等措施,使处于检

5、修状态的机械能够停止运转,同时需要在检修时设置必要的警告牌,如“检修,禁止合闸”等字样。,3 检修的设备内部光线较差,则使用的照明工具、电动工具应该在安全电压的范围内。干燥的设备内的安全电压为小于等于36V,潮湿环境或密闭环境的安全电压为小于等于12V。,4 若检修区域或设备内有可燃性物质存在,还要符合防爆的要求。,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检 修 设 备 的 置 换,1 对有毒、有害、易燃的设备检修时,要对设备进行气体置换。,2 氮气、蒸汽是通常被用来置换的气体,往往首先考虑使用氮气,在进行置换时,蒸汽都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在进行置换后需要进行降温使设备内的温度降至常温。,3 存储

6、高温液体的设备进行置换时,首先应当将内部的液体排空,采用加冷料或者加冷水的方式,使设备降到常温。,4 置换用气的放空口要合理选择,防止中毒窒息事故。,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人 员 劳 动 防 护,头部防护用品,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防坠落用品,躯干防护用品,护肤用品,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检 修 过 程 的 监 护,1 监护工作的人员要熟悉设备内介质的理化特性、毒性、中毒特征等反应情况,要仔细观察介质的变化,并准备相应的急救器材和防护用品,2 监护工作的人员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可以看清设备内作业人员的具体操作情况

7、的地方。,3 监护工作的人员除了向作业人员递送工具外,不得从事其他无关的工作,更不允许擅离职守。,4 监护人员若发现设备内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通知设备内的作业人员,并同时发出求救信号,召集急救人员以备不时之需。,5 若急救人员进入设备内抢救作业人员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出现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进入设备内部的现象。,总之,在化工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化工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设备检修时,要严格按照检修的操作规程进行检修作业,同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应当注意在设备检修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和废气的有效处理

8、,尽量减少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化工生产中安全事故的特征,1 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机率大且后果严重 ; 2 触发事故的因素多 ; 3 设备材质和加工缺陷以及腐蚀等原因触发事故; 4 事故的集中与多发 。,案例一: 河北廊坊一座加油站爆炸 事故因静电火花引发,2011年12日16时45分许,河北省廊坊市和平路一中石化加油站发生起火爆炸事故。廊坊市官方称,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为油罐车卸油后,静电火花引发起火爆炸。 中石化河北廊坊分公司副经理梁永华称,事故发生时,一辆为加油站输油的油罐车注油完毕后,由于静电火花引起注油车尾部着火,火势蔓延造成加油站一部加油机烧毁及加油站顶棚设施损毁,未殃

9、及地下油库也未造成人员伤亡。,静电产生 : 主要是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紧密(即距离小于2510-8厘米)接触和分离,或者互相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破坏了物体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平衡,使两种物质在接触面上形成电位差而产生的。,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当电量不变,电压和电容成反比,由于工艺过程中电容变化很大,使静电电位可以高达数千伏至上万伏; (2)能量不大。一般不超过数豪焦耳,少数达数十豪焦耳; (3)尖端放电。导体尖端,曲率最大。电荷密度大,容易产生电晕放电和发展成火花放电; (4)感应放电。将导体移入带电与接地体之间,可感应静电,并对带电体和接地体产生火花放电; (5)绝缘体上静电泄漏很慢

10、。静电泄漏的快慢决定于材料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的乘积。而绝缘体的介电常数和电阻率都很大,所以静电泄漏很慢,保留危险状态时间长。,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常见引发静电的工序: (1)流动带电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时,由于液体与配管等固体接触,在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上形成双电层。随着液体流动双电层中一部分电荷被带走,产生静电; (2)摩擦静电由于物体相互摩擦,发生接触位置的移动和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3)剥离带电相互密切结合的物体剥离时引起电荷分离产生静电; (4)喷出带电液体、气体和粉尘从截面很小的开口部位喷出时他们越喷面的摩擦以及相互之间的撞击,变成飞溅的飞沫而产生大量的静电; (5)冲撞带电粉尘类的粒

11、子之间或粒子与固体之间冲撞形成飞快的接触和分离,产生静电; (6)破裂带电固体或粉体类,当其破裂时出现电荷分离,破坏正负电荷的平衡,产生静电; (7)飞沫带电喷在空间的液体,由于扩展、飞散和分离,形成许多小滴组成新液面而产生静电; (8)滴下带电附着于器壁的固体表面上的珠状液体逐渐增大后,其自重形成滴液,当其坠落时,出现电荷分离,产生静电。 产生静电电荷的多少与生产的性质、数量、摩擦力大小、摩擦长度、液体和气体的分离或喷射强度、粉体粒度等因素有关。,一般防静电的措施 (1)合理选用生产设备的材质,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减少静电的产生; (2)采取静电接地措施来防止导体带电; (3)采取屏蔽的措

12、施限制非导体带电引起的放电; (4)使用静电消除器防止静电; (5)在流体中加入适量防静电添加剂; (6)采用工作地面导电化,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来防止人体带电 ; (7)控制气体、蒸汽、危险性混合物和粉尘危险性混合物来防止爆炸和火灾。,防止静电危害主要有以下六项措施: (1)间接措施。场所危害程度的控制可采取减轻或消除所在场所周围环境火灾、爆炸危险性的间接措施; (2)工艺控制。控制流速,选用合适材料,增加静止时间,改进灌注方式等工艺上采取措施,限制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措施; (4)增湿。提高作业场所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来消除静电危害; (5)抗静电

13、剂。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剂,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加快静电泄漏,消除危险; (6)静电消除器。借助静电消除器产生电子或离子,中和物体上的静电,消除静电危害。种类有:自感应式静电消除器、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离子流式静电消除器,均可适当选用。,案例三:山东联合化工燃爆事故,2011年11月19日14时左右,山东新泰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15人死亡、4人受伤。 发生事故的3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 ,11月19日7时左右,操作人员发现作为装置换热载体的道生油储罐内压力偏高,怀疑位于四楼平台的道生油冷凝器泄漏。7时30分左右,三聚氰胺装置停车、道生

14、油降温、在冷凝器气相入口和液相出口加装盲板后,由设备制造厂家对漏点进行焊接并经水压试验合格。为尽快完成维修任务,车间组织两个班的保全工和有关人员共19人(均为企业内部员工)在现场同时进行拆除冷凝器气相入口盲板和冷凝器封头复位作业。14时左右,维修人员在拆除盲板时发生爆燃,造成4人当场死亡、15人受伤,其后受伤人员中又有1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该公司在对三聚氰胺装置冷凝系统的道生油冷凝器进行紧急维修时,因操作不当,导致冷凝器中壳层的打压用水进入热气冷却器内,造成器内道生油(含联苯26.5%、联苯醚73.5%,当时器内温度为246)突沸喷出后爆燃 。,该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1、装

15、置的主要设备道生油冷凝器设计制造存在固有缺陷,给生产运行留下安全隐患(该换热器自2011年7月开车以来已泄漏六次)。 2、对检维修环节的安全管理不严格,没有完善的检维修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事故现场维修人员多、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3、未对装置开车后反复出现的设备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彻底整治。,教训汲取:,1、严格化工装置建设及运行的安全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装置设计和设备选型,加强设备采购管理,保证装置和设备的本质安全,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加强试生产阶段的安全管理,及时认真分析、研究解决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要先停产查清原因并消除隐患后

16、再恢复生产。,2、狠抓检维修环节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场所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建立和完善拆装盲板、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和审批制度;,加强装置局部停工检修安全管理,作业前要明确现场安全负责人,做好安全检修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开展作业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认真予以落实,交付检修前要进行安全条件确认;,作业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的监护和安全检查,严防物料“跑、冒、窜、爆”,尽量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数量。,3、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化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续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4、强化季节性安全管理,针对季节特点,特别是夏季、冬季化工企业事故高发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生产现场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和异常现象及时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夏季、冬季“四防”各项安全工作要求及安全措施,确保夏季、冬季事故多发期平稳过渡。,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