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892531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丹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情况汇报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根据市政府办通知要求,现就我县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有关情况向市人大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监督。循环经济促进法自XX年1月1日实施以来,县政府抢抓我省争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大好机遇,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强县、建设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发展抓项目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突出建设节水型社会,初步建立了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十一五”期间,累计新上各类循环经济项目21项,建成16项

2、,完成投资1.56亿元。XX年底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至2.2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82%。万元生产总值电耗3276.6吨千瓦时,同比下降1.8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3932.26吨、6520吨,全面实现了山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奋斗目标。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学习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我县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激发和调动社会各层面参与循环经济和节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力营造发展

3、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西部山丹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设置宣传专题、开辟专栏进行全面宣传。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了以“节约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循环经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创建先进典型,为循环经济“四进”活动树立了榜样。二是深化载体宣传。引导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县政府在县内主要媒体开辟专版专栏及时报道典型经验和作法,各类学校和干部培训机构也将循环经济促进法学习列入教学和培训计划,相关部门单位在编制行业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时,都将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城市社区还采取群众喜闻

4、乐见的形式,编排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政策。三是开展法制宣传。集中利用“65”世界环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时机,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驻丹企业,广泛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市民中倡导绿色出行、3层以下停用电梯、下班关电脑、按规定设置空调温度等多项倡议,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市民的节能环保热情。在龙首广场和城区各社区、绿色单位、学校布置宣传栏、橱窗8个,在城区5家学校、部分企业事业单位楼前和主街道悬挂横幅30条,发放文明市民公约XX0多份,张贴标语1300张、出动宣传车36台次,在广大市民中形成了较大反响,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5、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及时调整和充实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发改委设立了循环经济工作办公室,切实加强了对循环经济和节能的组织领导。二是严格落实循环经济和节能目标责任制。县政府将循环经济和节能控制目标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与规模以上的重点企业签订了年度循环经济和节能目标责任书,将循环经济和节能任务层层分解,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努力做到了循环经济和节能工作领导、责任、措施、投入“四到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工作机制。三是及时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县

6、政府在编制山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我县“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和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分解实施张掖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加强了对循环经济和节能工作的宏观指导。四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已完成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课题调研、资料收集、项目筛选等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共筛选总投资79.9亿元的循环经济规划重点建设项目42项。目前正与省内外科研部门洽谈规划委托的相关事宜。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夯实良好发展基础。以实施“1369”全民创业工程为

7、引领,重点建设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是依托花草滩、长山子等煤矿打造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依托山泥集团、恒昌公司、陆丰公司、恒泰炉料公司和腾达西铁公司,打造有色金属及废弃物采选冶深加工产业链;三是发挥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优势,加快推进风能、水能、太阳能产业,使山丹成为河西“陆上三峡”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长山子4.95万千瓦的试验风场已正式获批,计划7月底开工建设;四是依托奥尔丹、润牧公司建设工农业结合的循环产业链;五是利用宏定元化工公司建设绿色化工产业链;六是依托焉支山、山丹马场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旅游产业链。严格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环保型三产。立足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加速

8、向产业上下游渗透延伸,培育发展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产业网络,推动我县主导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和建筑领域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一是大力实施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近两年,全县实施10多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年可实现节能5万吨标准煤以上。组织实施完成城市垃圾处理厂、城乡电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重点集镇给排水改造、主城区节能路灯改造、农村户用沼气、自来水管网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一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为我县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还有一些大的项目正在实施。如总投资6300万元的城区污水处理、总投资1983万元的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总投资2991万

9、元的山丹煤矿棚户区改造、总投资3900万元的城区集中供暖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都将极大改善和提升城市综合节能水平。二是抓好专项治理工作。按照“控制总量、关小上大”要求,近两年全县累计“关停并转”小火电、小水泥、小钢铁、小碎石等企业23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是抓社会其它领域节能减排。成功组织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3万只,惠及全县家庭6万余户,年节约电费200万元以上。建筑领域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设计阶段达到100%、施工阶段达到96%,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节能减排工作。在水环热泵取暖应用方面。由于山丹是严重缺水的县份,因此在规划审批上我们不鼓励此种设计。但对远离现有供暖管网辐射范围

10、的建筑必须采用时,严格按照1:3的比例要求建设回灌井,供暖期间由城建、水务部门派人定期监督确保达到回灌深度,减少水资源浪费。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循环经济理念不够深入。主要是少数单位和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大、保障措施不够有力,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利润轻环保、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的现象,致使部分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不高,参与和监督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法还不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素制约较为明显。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从而导致我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循环经济工作开展

11、不够平衡。目前,我县循环经济工作在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部门与部门间存在较大差异。工业企业好于其他企业、大型企业好于中小企业、城镇好于农村。在大多数商贸企业,尤其是餐馆、饭店一次性碗、筷、水杯等消耗较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在建设领域,行政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浪费较大。少数机关单位创建节约型机关力度不大,市民生活、消费方式有待改变。三、今后工作措施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后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将循环经济促进法纳入普法

12、的重要内容和党校的学习内容,通过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和在新闻媒体、网络举办知识竞赛、节能技能比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全民节能环保意识。鼓励和引导公众改变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步取缔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在城市规划区内逐步推广生产和使用空心砖,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政策保障和投入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以及我县出台的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财政、税收、信贷、水价、电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调动企业及社会公众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

13、动性。加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切实加大循环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为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项目和园区建设力度。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循环经济项目实施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早日投产并产生效益。立足现有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抓好循环经济项目的调研储备,不断增强循环经济发展后劲。围绕壮大、延伸产业链,认真研究我县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对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

14、污染。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力度。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管理,重点抓好高能耗行业、领域和企业节能工作。继续狠抓企业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积极发展生态企业。深入推进建筑、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节能工作,大力实施节能、节电、节水项目,推广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太阳能节能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加强排污总量控制和新上工业项目的审批,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切实为后续工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重点污染源监控和重点污染企业环境整治力度,努力巩固减排成果。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公众积极参与”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做到层层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同时严格按法律要求,落实部门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经济规则调节企业和公众行为,严格遵循“实践者受益、使用者付费、污染者受罚”原则,切实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对拒不开展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严重破坏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并予以曝光,确保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我县深入贯彻实施。欢迎浏览本文,我们致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范文,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