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78832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天基信网的远程精确打击.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天基信息网的远程精确打击现代战争主要以信息化战争的形式体现。信息化战争是在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上运用信息化作战平台与弹药实施的战争,是精确作战体系化对抗的集中体现。 战争表明天基信息系统在一体化信息系统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信息化作战平台与弹药在实现精确打击与拦截时越来越依赖天基信息系统。目前远程精确打击体系主要包括作战飞机与导弹武器。作战飞机尽管在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远程奔袭,但效费比低;舰载和机载巡航导弹与空地导弹武器成为常规远程精确打击的主要手段,但巡航导弹与空地导弹采用非天基制导时,存在制导精度较低与作用范围较小、成本高、操作复杂等不足,采用天基导航定位系统与末制导复合制导模式将是

2、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天基侦察与监视系统和通信系统以其绝对制高点对立体化战场提供全域覆盖,使战场没有盲点,立体透明。现代信息化战场改变了机械化战场人员与武器装备线性胶着、大规模毁伤、前后方分明等状态。体现了非接触、精确化、无纵深的战场特点。因此发展天基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精确作战装备将是提高效费比的最佳选择。我国幅员辽阔,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是复杂的周边环境与国际态势,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我国要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装备体系,建立天基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战区打击武器体系不失为多快好省的策略。因此,研究天基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精确打击武器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一、未来信息化战场环境及其对武器装备需求的分

3、析 海湾战争以后,信息化战争思想日趋成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纪之交发动的几场信息化程度逐次提高的高技术战争,在“一体化联合作战”、“精确作战”、“非接触作战”、“非线性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与“基于效果的作战”等信息化战争思想指导下,取得“一边倒”的胜利,尤其是处于制高点的太空装备的广泛介入,并日益成为信息化战场的核心支撑力量,使我们看到了武器装备技战术水平与战场环境跨时代的跃升与变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基于天基信息系统全球支持的数字化网络化战场设施与信息化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成功运用。(一)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下的战争形态分析 信息化作战理论与思想的形成是以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划时代

4、的推动力为基础的,世纪之交的战争实践昭示了未来战场的作战模式与武器装备运用的特点。 1.典型的信息化作战思想分析现代作战理论是基于高技术武器装备与信息化战场设施战争实践应运而生的,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系列作战理论逐渐发展成熟与应用,营造了信息化战争的形态。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作战思想分析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美军最为成熟的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美军打赢了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它是美军及其作战理论的实践。其核心思想是“制敌机动、精确打击、聚焦后勤和全维防护”,其内涵包括: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多维作战空间;陆、海、空与航天、信息攻防多种作战力量;统

5、一指挥的混编军种、高度融合的作战行动。它以精确投送、协同作战力量和具备信息优势的信息化战场环境为基础,来达成决策优势并夺取全谱优势。精确作战的作战思想分析 精确作战是在联合作战理论指导下的作战方式与手段。精确作战是在一体化信息系统(C4ISR)提供的信息支援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精度武器装备实施的作战行动,要求对作战目标实施精确的侦察与定位、对作战决策实施精确的运筹、对兵力实施精确的计划、对作战行动实施精确的准备、对部队作战实施精确的保障、对打击效果实施精确的评估,最终实现以最低的代价达成最佳的作战效果。非接触作战等作战思想 非接触作战、非线性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与基于效果的作战均是20世纪

6、90年代以来。在联合作战思想的孕育下,基于技术优势,在不对称的理念下产生的创新作战思想。这些作战思想互为融合,围绕联合作战的共同目标,实施统一的作战行动,并且在多次战争中得到成功的实践。 非接触作战的核心思想是脱离接触、间接打击,非线性作战是在全方位、无纵深、不规则的战场上以实力取胜思想的体现,快速决定性作战与基于效果的作战强调的是通过一切手段,依靠质量与速度,获得速战速决的作战效果。上述创新的作战思想的共同基础都是要求以强大的联合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来指导联合部队,快速移动到战场空间任何地方。改变传统顺序推进的作战样式而取得作战胜利;集中和机动火力、在最大距离上开火、保持合理的交战距离、实

7、施连续不断的火力突击等作战。共同手段都是运用精确弹药,并通过无缝网络打重心、节点与链路。造成敌人瘫痪。 2.主要应用特点分析 上述作战理论已在多次战争中得到充分的实践,并且在信息化条件下,表现出诸多共同的特点。要求网络化环境下的信息与火力的高度融合 正如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在伊拉克战争中指出,伊拉克战争是基于IP协议和Web网页的战争。网络化指挥与控制系统为信息与火力的高度融合提供了保障。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与火力已有效地融合,使得对移动目标的打击时间缩短到10分钟,达到近实时。由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局部战争,很好地体现了信息化高技术兵器和与之配套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仅仅是发

8、展先进武器装备是不够的,只有融合在一起,由信息控制火力才能够提高火力的打击效能,并以火力摧毁敌方武器系统,从而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需要以天基系统为核心的全球范围的信息保障 在几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远离本土实施联合作战、非接触作战等各种信息化作战,作战空间广阔。远程打击武器要飞行数千甚至上万千米去打击目标;各种精确打击兵器需要在更大的范围以至全球提供信息保障,天基信息系统以其制高点而有着地空海基信息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美国比世界其他国家占有绝对多数的天基信息资源,更加重视应用天基信息系统对战场进行全面支持。正如美国原航天司令部的库克中将所说:“实际上,今天美国部队使用的每条信

9、息不是从空间获取的就是通过空间传输的。”由此看出天基信息系统对赢得信息化战争举足轻重。精确制导武器看得见与打得准,将更加依赖天基侦察系统、通信与中继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综合提供保障。对“重点”与“节点”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使敌人的结构瘫痪,打击其系统“重点”与“节点”,是美国速战速决打赢几场战争的制胜战术。战役体系是一个巨系统,巨系统内又包括了很多子系统,某些子系统是战役巨系统的关键。打击这些关键的子系统可使战役巨系统瘫痪,即所谓“牵一发动全身”。如指挥控制通信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后勤补给系统、交通枢纽等,这些系统与目标在战役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美军历次作战的首选打击目标,可

10、以有效地破坏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可以收到“砍一柱倾全厦”之效果。对抗的主要方式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 信息化战场,敌对双方已不再是单一或少数军兵种之间的对抗,更不会是单一武器系统的对抗,不再强调单一作战平台与弹药的作战性能,而是突出由多个武器装备及其系统组成的“多系统之大系统”的作用,单一武器系统成为整个战场信息系统和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每时每刻都要迅速处理自身内和从“大系统”内获取或传送来的大量实时信息,并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使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得以充分发挥。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已明显体现一体化协同作战杀伤链,将众多的武器系统,繁杂的作战要素,分散的作战单元,联结成一个有机

11、整体,形成一种高效能的战争体系。战争进行方式已由机械化时代的“武器装备”对抗发展为信息时代“武器装备体系”的对抗。(二)信息化战场形成及其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初现端倪的后机械化战争、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首次形成,21世纪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则是正式打响了信息化战争,而且伊拉克战争已初步进入到了网络化作战阶段。战场环境是战斗赖以展开和实施的依托,深刻影响着决定战斗成败的诸多因素。 1.信息化战场的环境特点 信息化战争是指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多维战略空间,用信息化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的杀伤破坏大幅

12、降低的战争。战场态势透明化 信息化战争综合运用陆、海、空、天各种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展开情报侦察行动。在外层空间美军通过发射和变轨等方式,使用太空的军事侦察卫星、遥感卫星、对地观测卫星等;在空中美军动用了u-2战略侦察机、RC-135电子侦察机、E-8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以及全球鹰、捕食者、先锋等无人驾驶侦察机等:在地面和海上,美军使用了各型雷达与光学探测器。这种多层次、多来源、全时空、近实时的多维感知系统,使战场变得可视化。战斗空间多维融合 一方面,多维空间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由于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使战场平面范围扩大,作战向远近交叉的大纵深发展,前方与后方的界限进一步模

13、糊;由于态势感知范围增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纵深、立体化的侦察与监视;电磁频谱将覆盖从极低频、短波、微波(含毫米波、亚毫米波)、红外到可见光等全谱段,电磁空间将全方位扩展,并相互渗透。另一方面作战力量将在战场统一部署使用。由于战场信息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战场协调控制能力有了极大加强,作战力量的使用将不需要分层控制,使得高效能使用战场资源成为趋势。指挥通信实时化 新军事变革重要发展趋势之一的军事信息革命表现为军事传感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两个阶段。其中军事传感革命使机械化战争转入高技术战争,军事通信革命则进一步使高技术战争转入信息化战争。由于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信息

14、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C4I系统)。目前,传感器材可进行超视距以至于全球信息搜集。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只供给单个作战平台使用。目标识别和快速攻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于“数字化的实时通信”,确保各种兵力、兵器和作战系统之间在目标探测、情报、跟踪、火控、指挥、攻击、毁伤评估等方面的信息畅通,从而实现整体力量集成。天、空、地、海信息系统纵横集成后,极大地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在伊拉克战争中,从信息搜集到实施打击的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2.武器装备发展分析 武器装备近年来最典型的发展是在进一步信息化。世界主要国家纷纷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

15、事高技术广泛应用于武器研发,使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趋势。 (1)武器装备信息化向综合集成发展 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不同。它不是单一武器装备之间的对抗,而是武器装备群组与群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系统要素组合状态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对抗能力。因此武器装备一体化已上升到各国的战略层次,并给予最优先的发展。武器装备的综合集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首先综合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C4ISR),第二是综合集成C4ISR与武器平台和弹药。在信息系统尚未全面建成时,可采用局部互联的形式对多种武器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形成武器装备群组。发展一体化信息系统 美军加快C4ISR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并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栅格(GIG)的概念,要把现有天基、空基、地基和海基的计算机网、传感网和指挥控制网集成为一个全军共用的大网络,实现各军兵种的战场信息共享,提供全面、直观的战场态势。有了GIG,才能完成从探测到行动的集成,即达成“发现即摧毁”。GIG于2000年3月正式起步,计划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