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76957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孩子独生子女养育计划一、正确认识独生子女成长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成长方面的有利条件 充分的爱抚和关怀独生子女在家中常常感到自己是被人热爱和欢迎的,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幼儿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础。因此多数独生子女情绪愉快,性格活泼,朝气蓬勃,容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激发探索世界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在多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和家务,容易忽视同每个子女的交往,容易产生处理不当的偏爱、歧视某个子女的问题,或者不能给予每个子女足够的共同活动的时间、机会和深入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独生子女在经济上、物质上往往得到优先的、可靠的保证。在营养、服装、图书、玩具

2、和学习用品各方面的条件下,一般比非独生子女优裕。就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发展的基本需要。丰富多样的智力投资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即使父母的工作再忙,也要安排时间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多种多样的艺术兴趣,带领孩子参观游览,解答孩子的各种问题,陪孩子游戏,教孩子背诵诗歌,学习计算机。因此,多数独生子女的知识面比较广,记忆力比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教育方面的不利条件 家长错误的教养态度有些父母不能理智的教育孩子,过分的溺爱、迁就,对孩子没有一定的行为要求,百依百顺,任其所为,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霸道、缺乏自制力等行为。有些

3、父母不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过多的干涉、保护,不理解孩子的好动、好奇的天性,怕有危险,紧紧地束缚孩子,完全不给孩子自主活动的余地,压制了孩子的意志力的发展。过分的生活照顾和包办代替,致使孩子养成了自命不凡,骄傲固执,精神脆弱,经不起失败挫折的不良性格倾向。缺乏兄弟姐妹的教育因素独生子女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训练和锻炼,不懂得分享和轮流,父母的宠爱可以说全被唯一的孩子所占有,家中的玩具、点心或衣物都属于他一个人,容易滋长不合群、自顾自、独占一切的思想、感情,同情心与责任感也显的比较薄弱。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就是遇到问题态度不一致,当孩子犯

4、了错误时,会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圆场的”现象。还会因子女教育引起家庭纠纷。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受到祖辈的娇贯、放纵要比父母更厉害,特别是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教育不一致的问题更易发生。 由此可见,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既有有利条件,又有不利条件,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独生子女的教育特点和规律,就可以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发现独生子女的常见通病 二、发现独生子女的常见通病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独生子女的环境容易使孩子产生哪些通病呢?一起了解一下吧!1.“独

5、我”行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2.窝囊好哭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3.心理早熟早熟并不是缺点,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点。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

6、烟,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还参与意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 4.知识肤浅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为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用这些道理、概念作为与父母交际游戏的工具,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起作用了。父母听孩子讲“大人话”可能喜得眉开眼笑,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用模糊的肤浅知识取悦家长。 5.喜怒无常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

7、不休,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6.身体和心理的娇气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耍赖,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吃苦、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这方面的锻炼。有人叹息,“现在的男孩、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受了别的孩子的气就

8、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这都是没志气的表现。7.性格孤僻独生子女整天关在家里,与外界和小伙伴很少来往。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当小伙伴回去时会拉着对方不放手。独生子女心灵的孤独是生活天地狭小造成的。独生子女孤僻的独特性是好自言自语,好像成人一样罗嗦,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过了很久,还会向爸爸妈妈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追根问底的特点,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学,也许反映了孩子思维的呆板和不易转移。 三、独生子女不良个性品质类型及教育方法 独霸型 独霸型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儿童的个性倔犟,自我意识强烈而顽固,不喜欢和同伴分享快乐,喜欢单独活动不合群。在群体中经常称“王”逞

9、霸,事事以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贪占型 贪占型的不良个性品质是指儿童对物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只要他认为某种东西好,就想要获得或占有。在幼儿期这类儿童经常会抢夺或偷拿其他儿童的东西。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如果这种占有物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话就有可能发展为偷盗行为。 依赖型 依赖的不良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幼儿由于从小受到过度娇惯而未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表现为对父母的依附性特强。在幼儿园里,这类孩子表现为自立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较足,生活上追求奢华,有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 怯懦型 怯懦型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孩子因从小受到的心理压抑和限制过重,而形成的一种胆小怕事的畸形心理品质。造成这种不良个

10、性的原因主要是粗暴或恐吓式的家庭教育方法所致。 逆反型 逆反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幼儿的性格表现出与成人有强烈的敌对或抵触情绪。这类孩子对成人不信任感特强,特别是当他们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情绪或行为。 对独生子女的不良个性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对不同个性品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实践中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适用。 1.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教育。因儿童时期的品德和个性的可塑性都比较大,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发现孩子有了不良个性表现时,都要及时给予教育和矫正,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事后一块算账。2.要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品德教育。幼儿喜欢表扬和亲近,对批评和疏远比较敏感。

11、而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表扬和奖励,及时肯定其良好个性品质使之得到正强化,利用批评和处罚否定幼儿的不良个性,使之得到负强化,效果一般比较明显。另外采用一些心理对比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有效,所谓的心理对比是指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相反的心理感受而逐步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方法。如新旧衣服的对比,批评与表扬的对比等等。3.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人格上一定要尊重和信任幼儿,这是矫正幼儿独霸和逆反个性的重要方法。当幼儿有了不良表现时,要因势利导,不要强制,也不能辱骂和体罚。批评幼儿时要允许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要多采取说服教育方式。4.对怯懦型、依赖型和独霸型不良个性的幼儿,可以多采

12、用一些意志训练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幼儿进行意志训练时,要注意教育情境的设计要适当,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5.要建立规范幼儿行为的规章制度,强化训练幼儿的个性品行。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6.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使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受到良好个性品质的规范性教育和训练。统一教育要求,既要统一学校内部的教育要求,也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求,还要统一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要求。四、培养独生子女具备四大良好基本品质 1、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操 培养孩子心里有他人的情操,首先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饭桌上有孩子爱吃的东西,应教孩子怎么照顾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生日时,教会孩子怎样让家里

13、人一起分享他的快乐;父母亲工作忙,应教孩子学会帮忙做家务;无论哪个生病了,教会孩子关心照顾;生活在公寓里,教会孩子不能影响他人休息,损害他人利益等等。家长还要教育和鼓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关心帮助同学,懂得关心集体;在社会生活中,懂得关心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总之,家长可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这样一种良好的心理索质,久而久之,孩子心里想的就不会完全是自己,为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打下基础。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立精神 子女独立性和自立精神的培养,家长应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开始。生活自理是一个人自立的起点,孩子总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自立的,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化。例如要求孩子自己

14、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要求孩子学习独立做家务,学会生活的最基本本领;有意识要求孩子出外办理他所能办的事,如购物、寄信、找人。在社会生活中锻炼他的独立性格这方面,毛泽东为国教子永远是家长们的楷模。为了把爱子培养成才,毛泽东就亲自把孩子送到 “劳动大学”去锻炼。 3、培养孩子劳动的观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生活逐步现代化,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似乎劳动观点的教育被人们淡化了。没想到这一疏忽许多劣迹却相继败露:现在的孩子中相当普遍存在着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现象。生活上图虚荣、贪享受,互相攀比,追求高消费;劳动上斤斤计较、拈轻怕重、生怕自己吃亏。据调查,现在家庭中孩子能偶尔做一点家务

15、的大约占20,经常帮助做家务的还不及10。这说明不少家庭很不重视子女的劳动教育,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这对孩子品格的形成自然要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长,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去体验劳动创造一切的喜悦心情,在劳动中培养优秀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劳动观点的教育切不可忽视。 4、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人的一生往往会遭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艰难困苦、坎坷、挫折,有时人世间的七灾八难会像波涛似的袭来。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这一方面,家长应注意的有:(1)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尤其是如何看待学习成绩;(2)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孩子容易用放大镜来看待别人的缺点,用显徽镜来看待自己的弱点,要引导孩子胸怀宽广,性格开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3)引导孩子向生活中的强者学习,提高他们的承受挫能力;(4)让孩子多在生活的风浪中自我搏斗。暖房难以培育做霜的鲜花,斗室难以驯练骄健的骏马,父母要帮助孩子在生活的风浪中经受锻炼。 五、破解迷思 揭示独生子女养育妙方 在谈到如何解决独生子女所带给爸爸妈妈的困扰之前,其实应该先了解独生子女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还有,可能大人有了那些对独生子女的迷思,以致掉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纠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