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876518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概念要点: 1、一定区域 2、同种生物 3、全部个体,A 西湖中所有的鱼 B 一个村庄中所有的男人 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蝌蚪 D 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空间分布,数量特征,遗传特性,种群的概念,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具有区别于单独生物个体的特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二、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2、的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估算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逐个计数,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样方大小:一般1m2的正方形 使用范围: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如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等距取样法,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记数方法:,蒲公英,其

3、他植物,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D,例2、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N(46889)57只hm2,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

4、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使用方法:,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志个体混合,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根据原则: 总数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即NM=nm,计算方法:,算一算:,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N:39=30:15 得到N=78,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表达方式:通

5、常以a表示,3.举例说明:例如2007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二)出生率和死亡率,2007年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长,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与社会的联系,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三)迁入率和迁出率,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1、总人口:1,3

6、21,290,000人,1、总人口 1,147,995,898人,中国人口(2007年),印度人口(2007年),2、人口密度 (面积-959.70万Km2,2、人口密度 (面积-328.76万Km2),138人/ Km2,333人/ Km2,3、出生率:12.10 4、死亡率:6.93 5、人口增长率:0.517%,3 、出生率: 22.22 4、死亡率: 6.4 5、人口增长率: 1.578%,联合国人口司05年公布了世界人口展望的报告。报告预测 在2025年,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专家预测今后20年人口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一般分

7、为: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和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年龄组成,24,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出生的多、死亡的少,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增长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稳定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而幼年个体较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年龄组成的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中国人口(2007年),印度人口(2007年),年龄结构,0-1

8、4岁:19.4% 15-59岁:69% 60岁或以上:11.6% (65岁或以上:8.1%),0-14 岁: 31.5% 15-64 岁: 63.3% 65 岁以上: 5.2%,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吗?,思考与讨论,29,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

9、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 所占的比例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性别比例,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 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群体动物。,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2、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1、性别比例的意义: 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性别比例的意义及应用,外界环境,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决定密度大小,种群密度,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水稻的空间分布,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瓢虫的空间分布,二、种群的空间特征,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