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74434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要点串讲一、掌握二个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南北极点位于地球自转轴上,其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因此,当其处于极昼时期时,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都不变。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900|900直射点纬度|,h=直射点纬度,可知:极点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恰好等于直射点纬度。在图甲中,反映的是某一极点地区在其极昼期中某日的太阳高度变化,当时太阳直射在h0N或h0S,可以确定出南北极点太阳高度的大小范围为00,23026/。(2)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在其夏半年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即24小时

2、内太阳高度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在图乙中,反映的是某地刚刚出现极昼,则该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和为900,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极夜时,为00;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图丙所示的地点也出现了极昼,根据其24小时内太阳高度始终大于00,所以该点位于极圈到极点之间,根据直射点纬度、该地的地理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也可以得出该地的纬度。(3)赤道上的太阳高度变化赤道上各点在全年的任何一天,各地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等长,图丁就反映赤道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运用公式:h=900一直射点纬度,可知其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0,大小范围在66034/,900。 根据等

3、高线特征判断水系和水文特征:山地和高原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流域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常形成瀑布,河流流出山谷后常形成洪积扇和冲积扇,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三角洲。(2)等温线图根据重要的等温线判断气候类型,最冷月16和0等温线是热带与亚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大为北半球。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图示区域等温线呈闭合状态时,等温线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里小外大为山地。根据等温

4、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如果某地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如果某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海洋对该地区气温的影响较大;如果某地等温线向高值区方向凸出,说明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若该地在陆地上有可能是地势较高,若在海洋上则有寒流经过。(3)等压线图、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的大小和风向,在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北半球气旋近地面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向低压中心辐合上升,反气旋近地面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由高压中心向外辐散。、根据等压线图判断天气状况,气旋的中心为上升气流,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

5、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的中心为下沉气流,常带来晴朗天气;锋面只能存在于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在等压面分布图中,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就会发生弯曲,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凸的地方为低压区;若近地面为高气压,高空则为低气压,反之亦然。二、掌握六个地理技能1、把握三个关系(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

6、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2、认准三条线昨天0时所在的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今天昨天加一天6月6日6月6日6月7日减一天(2)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见图)。(3)0时经线: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

7、地球自转运动不断变化的,0时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3、掌握三种计算 (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差150,地方时就相差1 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只要知道另一经线的地方时和它们之间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来。来源:Zxxk.Com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从中时区(零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减少1个小时,在时区计算上,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早,较西的时区,区

8、时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变更;我国普遍通用的标准时是120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时区(0时区)的区时,即00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2)昼夜长短与日出和日落的计算: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了昼长和夜长,弧长150为1小时;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如果知道该纬线的昼长,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的地理纬度与太阳

9、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由此可见如果根据某一正午太阳高度求该地的地理纬度,一般是两个值,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是以直射点对称分布的。4、运用四个点 132ABC(1)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根据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互余);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

10、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3)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也就是晨昏线和极昼(极夜)区的切点,这些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处于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直射点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相差90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0。(4)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运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计算出

11、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5、熟悉等值线判读的四个技巧判读技巧具体说明等值线数值大小变化的运用通过观察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判断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如等值线数值增大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中则为山顶所在区域;在等压线图中则为高压中心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根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确定南北半球。等值线疏密程度的运用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等值线的疏密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若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若等值线较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就较小。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在等高线图中,反映了地形坡度

12、的陡缓;在等压线图中,反映了气压差(风力)的大小;在等温线图中反映温差的大小。“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运用在等值线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的因素,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它总结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运用从理论上说,任何等值线都应当是闭合的曲线,但有时在等值线图中又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值线

13、中数值较大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大,我们简称为“大于大的”;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值线中数值较小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小,我们简称为“小于小的”。来源:学科网6、光照图判读的技能(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过极点(或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则北半球的冬至日,太

14、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三、掌握六个地理常识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同一经线上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点距离;(2)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各纬线上经度差10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经度1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2、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

15、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经度差小于 180的弧段),再按“劣弧法”判断东西方向。()两地同在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两地同在西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2)用经纬度法判断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3、比例尺大小、图幅大小、内容详略、表示实际范围四者之间的关系。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一般来说,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若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的缩放:把1个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新的比例尺等于原比例尺乘以要放大到的倍数;把1个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