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70844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基础习题总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思考题:1与地基基础有关的工程事故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天然地基?什么是人工地基?4何谓土力学?5土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6地基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是什么?7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是什么?第三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一、思考题:1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次生矿物是怎样生成的?粘土矿物分哪几种?2土分为哪几大粒组?何谓粘粒?3什么是土的粒径级配?粒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什么?如何从级配曲线的陡缓判断土的工程性质?4土中水包括哪几种?结合水、毛细水有何特性?5什么是土的结构?什么是土的构造?不同的结构对土的性

2、质有何影响?6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几个?其中哪些可以直接测定?常用测定方法是什么?7土的密度与土的重力密度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有何区别?说明天然重度、饱和重度sat、有效重度和干重度d之间相互关系,并比较其数值的大小。8无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指标是什么?可用哪些参数来划分密实度?9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特征是什么?粘性土有哪些物理状态指标?塑限、液限分别如何测定?10什么是土的塑性指数?其大小与土粒组成有什么关系?11比较几种无粘性土,孔隙比越小者一定越密实吗?12什么是冻胀?在什么环境下容易产生冬胀?13粘性土在压实过程中,含水量与干密度存在什么关系?14为什么无粘性土的压实曲线与粘性土的压实曲线

3、不同?15无粘性土根据什么方法定名?定名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砂土分为哪几类?16粘性土、粉土的定名依据分别是什么?二填空题1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颗粒分析试验,分为 法和 法。2砂粒与粉粒的分界粒径是 mm。3当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Cu Cc = 两个条件时,视为良好级配。4土的结构可分为 、 和 三种基本类型。5粘性土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分别处于 、 、 及流动状态。6土粒的矿物成分取决于母岩的矿物成分及风化作用,可分为矿物和矿物。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有三个基本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它们分别是、和。8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可描述土体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9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称

4、为。10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土粒体积之比称为。11依相对密度的公式Dr =(emaxe)/(emaxemin)可知,当Dr = 时,表示土处于最疏松状态。12依相对密度的公式Dr =(emaxe)/( emaxemin)可知,当Dr = 时,表示土处于最密实状态。三单项选择题1某土的液限为40%,塑限为20%,则该土为( )。A砂土 B粉土 C粉质粘土 D粘土2某土的液性指数为2,则该土处于( )状态。A坚硬 B可塑 C流动3对粘性土的性质影响最大的水是(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气态水 4对土体性质影响较大的气体是( )A非封闭气体 B封闭气体5砂土和碎石土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A单粒结

5、构 B蜂窝结构 C絮状结构6下列哪个物理性质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 )。A孔隙比e B孔隙率n C饱和度Sr D土粒比重ds7常用来控制填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指标是:()A孔隙比e B孔隙率n C饱和度SrD干密度r8在土工试验室中,通常用()测定土的密度A联合测定法 B环刀法C比重计法D击实仪9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则该土( )A处于最疏松状态 B处于中等密实状态C处于最密实状态 D无法确定其状态10对粘性土进行分类定名的依据是( ) A液限 B塑性指数 C液性指数 D塑限四判断题1砾与砂的分界粒径是1mm。( )2颗粒级配曲线的粒径坐标是采用对数坐标。( )3某

6、砂的不均匀系数为10,曲率系数为5,则该砂为良好级配。( )4级配良好的土,较粗颗粒间的孔隙被较细的颗粒所填充,因而土的密实度较好。( )5土的含水量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总质量之比。( )6孔隙比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7粘性土中的粘粒含量越多,其塑性指数就越高。( )8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则甲土的含水量一定高于乙土( )9若土中含有有机质时,其比重会明显地减少。()10如果某土的饱和度为100%,则其含水量为100%。()11对于同一种土,孔隙比或孔隙率愈大表明土愈疏松,反之愈密实。()12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不是常数。()13在同一类土中,土的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

7、反之,则不易于压实。()14土粒的比重在数值上等于土的密度。()15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16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17若土呈固体状态时,其含水率为零。()18若土的液性指数IL0时,土处于坚硬状态。()19粘性土土的含水率越高,越容易被压实。()20若今有两种土,其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土样性质指标AB含水率(%)156土粒比重2.752.68饱和度(%)5030(1).土样A的密度比土样B的大。()(2).土样A的干密度比土样B的大。()(3).土样A的孔隙比比土样B的大。()21粘性土的含水率越低

8、,越容易被压实。()22依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若土的塑性指数大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量的50%,则该土属于黏性土。()23若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重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量50%,则该土属于砂土。()24若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则该土属于碎石土。()25若土的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量的50%,则该土属于粉土。()五、习题:1某砂土,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3.5=32,土样颗粒分析结果如下表,试确定该土的名称和状态。粒径(mm)20.50.50.250.25

9、0.0750.0750.050.050.010.01粒组含量(克)7.419.128.626.714.33.92已知某土样的d60=6mm,d30=1mm,d10=0.2mm,求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并判断该土样的级配好坏。3某土的液限为28.9%,塑限为14.7%,求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确定土名,判定土的状态。第四章 地基中的应力一、思考题:1什么是自重应力?什么是附加应力?二者在地基中如何分布?2什么是基底压力?什么是基底附加压力?二者有何区别?3计算自重应力时,为什么地下水位以下要用浮重度?4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如何计算?为什么会出现应力重新分布?5怎样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10、,附加应力?6基底面积无限大,荷载为均布,此时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有什么特点?7自重应力能使土体产生压缩变形吗?水位下降能使土体产生压缩变形吗?8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有哪些假定?9简述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10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的因素有哪此?为什么通常可以按直线分布来计算?二填空题1地基中的应力一般包括由土体自重引起的 和由新增外荷引起的 。2在土中的应力里, 应力引起土体压缩, 应力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3地下水位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升高则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 。4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近似呈 分布;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

11、心距el/6时,基底压力呈 分布;当e =l/6时,基底压力呈 分布。5某均质地基,已知其重度g =17.6kN/m3,则地面下深度为3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直方向自重应力为 kPa。6已知某地基土,重度g =19.3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处,则2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kPa。若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gsat =20.6kN/m3,则地面以下4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kPa。7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地面尺寸为3.5m5.0m,埋深d =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F =4500kN,则基底压力为 kPa。8计算条形基础的基底压力时,在基础

12、的长边方向通常取L = 计算。三判断题1在任何情况下,土体自重应力都不会引起地基的沉降。( )2地基土受压时间越长,变形越大,孔隙水压力也越大。( )3地下水位下降会增加地基中的有效自重应力。( )4附加应力s z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外相当大的面积之下。( )5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沿垂线的附加应力s z值,随深度愈向下愈大。( )6土体只有竖向自重应力没有水平方向自重应力。()7假设作用于基础底面的总压力不变,若埋置深度增加,土中某点的附加应力值将比埋深增加前少。()8作用在基础上的水平应力也能在地基中引起附加应力。()四选择题1由建筑物荷载或其它外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基底附加压力2有两个不同的基础,其基础总压力相同,问在同一深度处,哪一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A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B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C宽度大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D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3自重应力在均质土中呈( )分布。A折线分布 B曲线分布 C直线分布 D均匀分布4地基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引起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5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粉土,厚3m,重度g=18kN/m3;第二层粘土,厚5m,重度g =18.4k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