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8798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内容摘要:2007 年下半年以来, 经济论文 target=_blank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 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要求我们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 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词:次贷危机滞胀出口导向型战略转变方式。2005 年至2007 年上半年, 全球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增长率为5 %左右, 2007 年下半年,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8年,

2、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粮食和能源危机的多重因素影响下, 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不容乐观, 面临滞胀的威胁。我国外贸出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调整出口贸易增长的方式, 推动出口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一) 美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2007 年第四季度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进一步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危机。美国经济增长存在重大的下行风险, 而通胀的风险在加大。2008 年以来, 美国的经济产生新一轮的动荡。首先是五大投行的没落, 继3 月份美联储拯救贝尔斯登之后, 9 月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并购, 五大投行中仅存的两家, 即高

3、盛和摩根斯坦利已获批转变为商业银行; 其次是政府接管了经营困难的“两房”(即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 。这一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及美元信心, 扩大了抵押贷款能力, 但同时也扩大了政府负债, 使潜在财政负担损失高达2000 亿美元, 并产生了较大的道德风险。纽约股市已进入熊市, 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二)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失业率总体上升。2008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 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14 %和319 % , 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04 个和0146 个百分点。其中,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失业率明显上升, 美国失业率从1

4、月份的419 %持续上升至8 月份的611 %; 日本从318 %上升到412 %; 欧元区从713 %上升至715 %。同为资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和巴西失业率分别从1 月的518 %和8 %下降到8 月份的513 %和716 %; 韩国和墨西哥分别从3 %和411 %小幅上升到31 2 %和41 2 %; 马来西亚则从2007 年四季度的310 %提高到2008 年二季度的315 %。(三) 全球贸易增长放慢。据OECD 统计, 2008 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量环比增速放慢, 一季度增长1 % , 二季度下降012 %。其中, OECD 国家出口从114 %回落到014 %; 进口一季度增长016

5、 % , 二季度则转为下降018 %。美国前七个月出口额为 亿美元, 同比增长1813 %;进口额为 亿美元, 增长1219 %; 进出口差额为- 亿美元, 减少011 %。欧元区前七个月出口额为9280 亿欧元, 同比增长715 %; 进口额为9393 亿欧元, 增长1119 %; 进出口差额为- 113 亿欧元, 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10 亿欧元。日本前八个月出口额为 亿日元, 同比增长319 %; 进口额为 亿日元, 增长1215 %; 进出口差额为26893 亿日元, 同比减少5819 %。中国前八个月出口额为 亿美元, 同比增长2214 %; 进口额为 亿美元, 增长30 %; 进出口

6、差额为 亿美元, 减少612 %。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一)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现状。1 、我国采用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 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 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 2000 年至2007 年出口额从2492 亿美元增加到12180 亿美元, 贸易顺差也从241 亿美元2621 亿美元。2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7 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分别为2912 %、1414 %、1114 % ,位居前三名。3 、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

7、低、价格低, 生产过程中忽视环保和劳工福利。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 出口商品层次不高。出口价格偏低, 国内同类企业竞相压价, 有的企业出口赢利仅靠出口退税所得, 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出口的商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方式给了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可乘之机。4 、加工贸易的比例和规模过大。1979 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为2135 亿美元, 只占当年出口额的214 % , 2007 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为 亿美元, 占到当年的出口额的50 %以上。还需要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 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到总

8、进出口额的70 %以上。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 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 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 严密控制关键技术, 把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 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 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二)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 、出口增长速度放缓。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 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 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

9、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 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 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 个百分点, 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 2008 年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2007 年, 全球共有19 个国家(地区) 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 特别是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其中, 美国启动案件数量居首, 仅反倾销案件就达13 起, 占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的21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

10、滑的风险明显增大, 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 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近年来, 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次贷危机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增长转弱, 失业率上升。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美国贸易逆差高居不下的情况下,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 各种名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纷纷出笼, 这一切都将构成我国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玩具鞋类对美出口的障碍。近年来, 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的“337 调查”个案明显增多, 中国已成为被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最近, 美国又不断炒作我国宠物食品、水产品、牙膏、轮胎、玩具等产品的安全问题, 限制我国有关产品进口, 严重损害我产

11、品的国际声誉和相关出口企业的利益。 论/文/网 LunWenNet/Com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盟内部的经济状况和就业不容乐观。2008 年1 月31 日据欧盟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欧盟27 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为618 % , 高于警戒线。欧盟的反倾销及其它贸易保护手段再度抬头,欧盟从2008 年2 月16 日起开始对原产于中国的一般蜡烛、锥形蜡烛和类似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纪念性和户外蜡烛除外。整个调查程序将历时15 个月, 初裁将在9 个月内作出。欧盟已选定巴西作为惟一的成本参照替代国。6 月27 日, 欧盟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简称PFOS 指令) 正式生效, 规定欧盟市

12、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 含量不得超过总质量的01005 %。该指令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将远大于先前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3 、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2007 年11 月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 截至今年3 月底, 5 个月累计升值了514 % , 这比2007 年前10 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19 个百分点。2008 年, 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 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 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 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高潮, 将对人民币

13、升值形成更大压力。但另一方面, 人民币升值也将使企业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的成本降低, 同时,2007 年人民币兑欧元在波动中累计贬值了316 % , 因此我国企业对欧出口利润有所增加, 加上一年来对欧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与对美出口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因素将对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有所缓解。三、对策。(一) 外贸出口目标应重新定位。外贸出口目标应由单一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向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锁定在出口创汇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短期目标上。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口导向战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 使外贸增

14、长一路高歌猛进。但是,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以及日益多样的贸易摩擦, 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很有必要进一步上升到提升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更高层面上来规划外贸发展的方向, 只有如此, 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 要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看,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 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

15、险保障等鼓励政策, 减少资源流动和重组成本,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帮助各类走出去的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经营风险, 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发面向走出去企业的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解决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及早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的企业服务机构, 承担向走出去的企业全面介绍和宣传国外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 预警投资风险, 开拓市场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防止不顾条件地一哄而起往外走,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三) 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消除汇率传导因素。自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这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 使得人民币升值

16、速度有所加快。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压力, 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无法消化汇率的升值幅度, 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 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 从近期看, 美元贬值还将持续。从目前的情势看,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 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 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为此, 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必要时可适当利用人民币贬值支持出口。(四)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1 、促进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出口产品的研发设计, 提高质量档次, 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体系的国际认证。推动和支持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