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8356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卫生条例(2005).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文版) 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了国际卫生条例修订草案;考虑到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第二(十一)、二十一(一)和二十二条;以及关于修订和更新国际卫生条例的WHA48.7号决议、关于全球健康保障:对流行病的预警和反应的WHA54.14号决议、关于全球对影响健康的生物和化学物质或核放射材料的自然发生、意外泄漏或故意使用的公共卫生反应的WHA55.16号决议、关于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WHA56.28号决议以及关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WHA56.29号决议中提及需要修订和更新国际卫生条例,以便对确保全球公共卫生的需求作出反应;欢迎联合国大会关于加

2、强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的第58/3号决议,其中强调了国际卫生条例的重要意义并敦促将该条例的修订工作列为高度优先事项;确认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职权在全球疾病暴发预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作用继续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国际卫生条例作为防范疾病国际传播的全球性关键文书继续具有重要意义;赞扬政府间工作小组成功地结束了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工作,1. 通过本决议所附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以后称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2. 要求会员国和总干事根据第二条规定的目的和范围以及第三条体现的原则充分实施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3. 决定,就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第五十四条第1款而言,缔约国和总干事应该向第六十一

3、届世界卫生大会提交第一份报告,卫生大会应该在此时考虑以后提交此类报告以及根据第五十四条第2款第一次审查本条例实施情况的时间安排;4. 进一步决定,就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第十四条第1款而言,世界卫生组织期望酌情与之合作和协调其活动的其他有关政府间组织或国际机构包括: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航运联合会以及国际兽疫局;5. 敦促会员国:(1) 建设、加强和维持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所要求的能力,并为此目的筹集必要的资源;(2)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有

4、关条款,互相并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合作,以便确保这些条款的有效实施;(3) 在建设、加强和维持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所要求的公共卫生能力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提供支持(如这些国家有此要求);(4) 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生效之前,采取一切有关措施促进其目的和最终实施,包括发展必要的公共卫生能力以及法律和行政规定,尤其是启动开始使用附件2所含决策文件的过程;6. 要求总干事:(1) 根据第六十五条第款,及时通报经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获得通过一事;(2) 向其他有关政府间组织或国际机构通报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获得通过一事,并酌情与它们合作修订其规范和标准以及与它们协调

5、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之下的活动,以便确保实施适当的措施保护公共卫生和加强对疾病国际传播的全球公共卫生反应;(3) 对航空器总申报单的卫生部分建议的修改转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并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完成其对航空器总申报单的修订之后,通知卫生大会并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修订的航空器总申报单的卫生部分取代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附件9;(4) 尤其通过在发现、评估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向国家提供支持的战略性卫生活动,建设和加强世界卫生组织的能力以便充分和有效地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所交付的职责;(5) 酌情与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各缔约国合作,包括提供或促进技术合作和后

6、勤支持;(6) 尽可能与缔约国合作筹集财政资源以便支持发展中国家建设、加强和维持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所要求的能力;(7) 与会员国协商,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第二十九条为在陆路口岸实施卫生措施拟定准则;(8) 根据本条例第五十条成立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审查委员会;(9) 立刻采取步骤制定实施和评价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所含决策文件的指导方针,包括阐述审查其实施情况的程序,审查结果将根据本条例第五十四条第3款提交卫生大会供其考虑;(10) 采取步骤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第四十七条确立国际卫生条例专家名册,并邀请提出成员组成的建议。村民建房委员会应建立村级农房建设质

7、量安全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选聘有责任心和具有一定施工技术常识的村民作为义务巡查监督员,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一编 定义、目的和范围、原则及负责当局第一条定义一、为国际卫生条例(以下简称“卫生条例”或“条例”)之目的:“受染”是指受到感染或污染或携带感染源或污染源以至于构成公共卫生风险的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邮包或尸体(骸骨)。“受染地区”是指世界卫生组织依据本条例建议采取卫生措施的某个特定地理区域。“航空器”是指进行国际航行的航空器。“机场”是指国际航班到达或离开的任何机场。交通工具的“到达”是指:(一) 远洋航轮到达或停泊港口的规定区域;(二)

8、 航空器到达机场;(三) 国际航行中的内陆航行船舶到达入境口岸;(四) 火车或公路车辆到达入境口岸。“行李”是指旅行者的个人物品。“货物”是指交通工具或集装箱中运载的物品。“主管当局”是指根据本条例负责执行和采取卫生措施的当局。“集装箱”是指一种运输设备:(一)具有永久特性,足够坚固,适于反复使用;(二)为便于以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货物而专门设计,中途无需重新装货; (三)安装了易于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集装箱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至另一种运输方式;以及(四)专门设计以便于装卸。“集装箱装卸区”是指为装卸用于国际运输的集装箱而专门开辟的地点或设施。“污染”是指在人体或动物身体表面、在消费产品中(上

9、)或在其他无生命物体(包括交通工具)上存在可以构成公共卫生风险的传染性病原体或有毒物质。“交通工具”是指用于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火车、公路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交通工具运营者”是指负责管理交通工具的自然人或法人,或其代理。“乘务人员”是指交通工具上不是乘客的人员。“除污”是指采取卫生措施消除在人体或动物身体表面、在消费产品中(上)或在其他无生命物体(包括交通工具)上存在可以构成公共卫生风险的传染性病原体或有毒物质的程序。“离境”是指人员、行李、货物、交通工具或物品离开某一领土的行动。“灭鼠”是指在入境口岸采取卫生措施控制或杀灭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设施、物品和邮包中存在的传播人类疾

10、病的啮齿类媒介的程序。“总干事”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疾病”是指对人类构成或可能构成严重危害的任何病症或医疗状况,无论其病因或来源如何。“消毒”是指采用卫生措施利用化学或物理因子的直接作用控制或杀灭人体或动物身体表面或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中(上)的传染性病原体的程序。“除虫”是指采用卫生措施控制或杀灭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中传播人类疾病的昆虫媒介的程序。“事件”是指发生疾病或可能发生疾病的情况。“无疫通行”是指允许船舶进入港口、离岸或登岸、卸载货物或储备用品;允许航空器着陆后登机或下机、卸载货物或储备用品;允许陆地运输车辆到达后上车或下车、卸载货物或储

11、备用品。“物品”是指国际航行中运输的有形产品(包括动物和植物),以及在交通工具上使用的物品。“陆路口岸”是指一个缔约国内的陆地入境口岸,包括道路车辆和火车使用的口岸。“陆地运输车辆”是指国际航行中用于陆地运输的机动交通工具,包括火车、客车、货车等机动车辆。“卫生措施”是指为预防疾病或污染传播实行的程序;卫生措施不包括执行法律或安全措施。“病人”是指患有或感染可造成公共卫生风险的身体疾患的个人。“感染”是指传染性病原体进入人体和动物身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并可能构成公共卫生风险。“检查”是指由主管当局或在其监督下检查地区、行李、集装箱、交通工具、设施、物品或邮包(包括相关资料和文件),以确定是否

12、存在公共卫生风险。“国际交通”是指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跨越国际边境的流动,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航行”是指:(一)如为交通工具,是指在不止一个国家领土的入境口岸之间的航行,或者在同一国家领土或各管区的入境口岸之间的航行(该交通工具在航行中必须经停任何其他国家,但只限于有停靠的航程);(二)如为旅行者,是指进入某个国家领土的旅行,而此领土不属该旅行者启程的国家。“侵扰性”是指通过深入或密切的接触或询问可能引起不适。“创伤性”是指皮肤被刺伤或切开,或者器具或异物插入身体或检查体腔。对本条例而言,对耳、鼻、口进行医学检查,使用耳内、口腔或皮肤温度计测量体温,或者采用热感应成像

13、术、医学检查、听诊、体外触诊、视网膜检影、体外采集尿、粪或唾液标本、体外测量血压以及心电图,应被视为非创伤性的。“隔离”是指将病人或受染者或受染的行李、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与其他人员和物体分开,以防止感染或污染扩散。“医学检查”是指经授权的卫生人员或主管当局直接监督下的人员对个人的初步评估,以确定其健康状况和对他人的潜在公共卫生风险,可包括检查健康证书以及根据个案情况需要而进行的体格检查。“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是指各缔约国指定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联络点根据本条例随时可与之沟通的国家中心。“本组织”或“世卫组织”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永久居留”的含义由有关缔约国的国家法律界定

14、。“个人资料”是指与已确认或可确认的自然人有关的任何信息。“入境口岸”是指旅行者、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入境或出境的国际关口,以及为入境或出境的旅行者、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提供服务的单位和区域。“港口”是指国际航行的船舶到达或离开的一个海港或内陆水路港口。“邮包”是指由邮政或快递服务部门进行国际输送的注明收件地址的物件或包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根据本条例规定所确定的不同寻常的事件:(一)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二)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公共卫生观察”是指为了确定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在一段时间内监测旅

15、行者的健康状况。“公共卫生风险”是指发生不利于人群健康事件,特别是可在国际上播散或构成严重和直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检疫”是指限制无症状的受染嫌疑人的活动和(或)将无症状的受染嫌疑人及有受染嫌疑的行李、集装箱、交通工具或物品与其他人或物体分开,以防止感染或污染的可能播散。“建议”和“建议的”是指根据本条例发布的临时或长期建议。“宿主”是指传染性病原体通常寄居的动物、植物或物质,其存在可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公路车辆”是指火车之外的陆地运输车辆。“科学依据”是指根据既定和公认的科学方法提供一定证据的信息。“科学原则”是指通过科学方法了解的公认基本自然法则和事实。“船舶”是指国际航行中的远洋或内河航运船舶。“长期建议”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第十六条提出的有关适宜卫生措施的非约束性建议,建议是针对现有的特定公共卫生风险、为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国际传播和尽量减少对国际交通的干扰而需要例行或定期采取的措施。“监测”是指出于公共卫生目的,系统地连续收集、核对和分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