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8273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会计作业3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会计作业3一、简答题1简要阐述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在合并会计报表处理中的区别。在母公司理论下,合并股东权益是关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由母公司自身的股东权益和母公司在子公司股东权益中的份额两部分组成。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子公司股东权益的少数股权部分即少数股权应以单独项目反映在合并负债之中。合并损益表是关于母公司净损益形成情况的报表,由于母公司净损益包括母公司自身形成的净损益与子公司净损益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因而子公司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应以单独项目“少数股东损益”列示在合并费用中。合并留存收益表是关于母公司净收益分配情况的报表。在编制股权取得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对于公司净资产中的母

2、公司部分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对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仍按原账面价值计价,即合并商誉只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理论下,集团内发生的未实现损益也只抵销属于母公司的部分。 实体理论认为,合并会计报表应主要为集团所有股东的利益服务;在集团内无论是母公司股东还是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都是集团的股东,应平等地对待它们。因而,应以单独项目“少数股权”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合并股东权益中;同样,在合并损益表中,也应以单独项目将“少数股东损益”反映在合并净收益中;合并留存收益表就是关于集团全体股东净收益分配情况的报表。在实体理论下,若母公司以其现金等资产、债券甚至普通股购买子公司的控股权时,应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子

3、公司当时的全部净资产,从而合并商誉应归属集团的全体股东。在实体理论下,集团内发生的未实现损益应予全部抵销。2简要阐述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合并会计报表处理中的区别。购买法是以母公司购买子公司为假设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一种方法。它将母公司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视同母公司购买子公司的净资产,因而要求和购买其他资产一样,子公司的净资产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按购买日(控制权取得日)的购买成本即公允市价计价。具体来说,这种方法的要点是: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子公司的净资产按控制权取得日的公允市价反映;母公司本身的净资产按账面价值反映。权益集合法将控股合并视为由参与合并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将各自的产权投入一个新的经

4、济实体,从而实现各方产权的集合。这种方法认为,母公司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并非买卖交易,子公司并未被母公司购买,母子公司只是携手合作,在形式上发生变化,并无实质性变化。采用这种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只需在抵销有关项目后将各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直接相加。 3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通常涉及哪些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需要抵销的有关事项:(1)合并日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抵消;(2)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债权债务的抵销4不同国家或组织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区别:(1)合并会计报表条件有不同规定。国际准则把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排斥在外,但

5、是由于我国目前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难于取得,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绝大部分合并实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如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合并,以及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等。因此在充分考虑以上情况的基础是上,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纳入合并准则范围之内。 (2)合并理论上的差别。美国和英国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采用的主要是母公司理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发布的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准则,也要求使用母公司理论。我国采用的也是母公司理论,而在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往往不是单纯运用某一种合并理论,而是将上述理论结合起来运用。(3)合并报表编制方法上的差别。国际上广泛运用购买法编制,权益集合法只在少数国家的

6、会计实务中运用,并受到许多条件的严格限制,而新主体法则是一种纯理论方法,尚未得到实务界的认可。我国也采用购买法。二、判断并改错1资产持有损益是对所有资产根据物价变动,按现行成本重新计量而确定的资产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之差。( )资产持有损益是指非货币性资产根据物价变动,按现行成本重新计量而确定的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的差异。2甲企业以560万元的货币资金取得乙企业80%的股权,股权取得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合并数应为甲企业与乙企业当日固定资产原价之和。( )3甲企业以780万元的货币资金取得乙企业80%的股权,股权取得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合并数应为甲企业

7、与乙企业当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和。( )甲企业对乙企业的股权投资,与乙企业股东权益的80%部分相互抵销。4凡是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无论母公司对其权益性资本投资比例是否达到50%,都应纳入合并范围。( )5资产评估减值应列资本公积项目进行核算。( )资产评估减值应列“营业外支出-资产评估减值”科目进行核算。6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不分其形成来源,均可转增资本。(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实物资产和资产评估增值计入的资本公积不能转增资本。7企业对于接受其他单位投资收到的固定资产,其核算使用的“固定资产”科目和“实收资本”科目均应按投资合同中规定的金额入帐。 ( )8负

8、债只能通过偿还才能取消。( )负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要用现金进行清偿;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商品和其他资产或者通过提供劳务的方式进行清偿,有些负债还可以通过举借新债来弥补。 9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部分,既可以以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计算,也可以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计算。 ( )10当物价持续下跌时,若企业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就会高估企业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 ( ) 当物价持续下跌时,若企业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就会低估企业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三、选择题1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公司的短期投资,应采用( C )方法进行核算,能体现谨慎性原则。A.成本法 B.权益法C.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9、 D.历史成本法2会计上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很多,其中按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计价时,(B )最接近现实的成本水平。A.计划成本 B.销售成本C.期初成本 D.期末成本3传统财务会计的计量基础主要是(A )。A.历史成本 B.现行成本C.可变现净值 D.一般物价水平4按照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下列项目中属于外汇的项目有(ABCDE )。A外国货币 B外币有价证券C外汇收支凭证 D外国铸币5对于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有( AD )A直接标价法 B现行汇率法C历史汇率法 D间接标价法6下列项目中属于经常性汇兑损益的有( ABCD)。A交易损益 B兑换损益C调整损益 D折算损益E核算损益7企业的外币账户包

10、括( ABCD )。A外币现金 B外币银行存款C外币债权 D外币债务E存货8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所采用的汇率有( AC )。A现行汇率 B平均汇率C历史汇率 D远期汇率E即期汇率9在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下,下列项目中属于非流动项目的有( ACE )。A长期投资 B长期借款C实收资本 D存货E固定资产10在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下,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项目的有( ABCD)。 A银行存款 B应收票据 C长期借款 D应付账款 E。存货 四、实务题1A公司是一家家用电器制造企业,近年来,随着家电市场竞争的加剧,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受到不小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A公司意识到,不仅要用拳头产品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还

11、应该开发新的迎合市场需要的小家电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B公司也是一家家电生产企业,近年来已陆续推出若干种便携式小家电,很受市场青睐,但企业的资金有限,限制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准备增资扩股,将资本由原来的400万元增至1000万元。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两家企业决定进行控股合并,由A公司在2003年4月1日用400万元现金购买B公司70的股权份额。合并前双方的科目余额表如表1所示。A公司的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办理完过户手续后,A公司编制了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请你编制出2003年4月1日A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 科目余额表表1 2003年3月31日 单位:万元资产类

12、(年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年末数)会计科目A公司B公司会计科目A公司B公司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9003002006008003000 800 100 20 70 80 40500140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300 100 10015002000 700 200 100 100 10 22 108 400 0 10 20资产总计500067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5000670 要求:请你编制出2003年4月1日A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底稿式样如表2所示)。 合并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 表2 2003年4月1日 单位:万元项 目母公司子公司抵销分录合并数A公司B公司借方贷方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价差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少数股东权益股东权益: 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