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省).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652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选读(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学经典选读(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学经典选读(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学经典选读(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学经典选读(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选读(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选读(省).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 尚书正义的作者是( ) 杨伯峻 孔颖达 孙星衍 朱熹 孔颖达2.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 )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经 史 子 集 经3.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论语 周易 诗经 孟子 诗经4. 战国后期以至秦汉,诸子学说开始融合,形成了( )两大学派。 黄老和墨学 黄老和道家 儒学和墨学 黄老和儒学 黄老和儒学5. 唐宋至明中叶是中华文明形成的( )。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转型期 成熟期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2、 |判断题 |问答题 6. 衡量一个学术研究是否有生命力要看下列几个因素:( ) 有无丰富的研究对象 有无系统的研究方法 有无开阔的研究前景 有无充足的研究人员 有无丰富的研究对象7. 儒学的精神追求体现在( )几个方面。 经世致用的精神 政治批判精神 现实主义精神 积极开放的精神 经世致用的精神8. 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 )成为后代士人的基本气质。 关注现实 注重修养 参与社会 积极进取 关注现实9.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 )的总结。 思想体

3、系 文化观念 精神追求 学术方法 思想体系10. 儒学的思想倾向体现在( )几个方面。 法治思想 人本思想 王道思想 德治思想 人本思想11.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 )和“伪尚书”。 今文尚书 尚书正义 古文尚书 古文今古文注疏 今文尚书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说法是孔子提出来的。 13. 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广开私学。私学的普及,促成了春秋时期士阶层的形成,促进了学术的全面发展。 14. 周易的六十四卦全部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被称为“九”,阳爻被称为“六”。 15.

4、 “国学”这个词,最初指国立的学校。 16. 礼制规定的是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包括礼器和礼数。 17. 礼义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 18. 诗经的“三体”指的是风、雅、颂三种体式。 19.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属古文经学,毛诗属今文经学。 20. 明中叶以后是中华文明形成的转型期。 21. 诗经的颂是祭祀用的乐舞,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答: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二是经学玄理化。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

5、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 ( )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2.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 )这一部分。 本纪 志 表 列传 志3. (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竹书纪年 春秋 国语 左传 竹书纪年4.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 )的注文。 陈寿 欧阳修 裴松之 宋祁 裴松之5.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 赋 比 兴 夸张 比6. 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 史记 汉书 三国

6、志 晋书 史记7.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 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8.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 史通通典通志 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9. (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唐六典 会要 续会要 唐会要 唐会要10.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 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1. 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等。 明

7、大势 知得失 审源流 阐幽微 明大势12.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 过秦论 汉书 读通鉴论 六朝通鉴博议 过秦论13. 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 )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诸侯14. 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 三国志 汉书 新唐书 春秋 三国志15.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 后汉书 晋书 南齐书 梁书 后汉书16. 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 以标准语解释方言 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 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 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 以标准语解释方言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

8、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7. 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18. 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19. 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20.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21. 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22.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23. 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24. 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

9、基础。 25. 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26. “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 “存天理,灭人欲”是著名哲学家( )提出的观点。 周敦颐 朱熹 王阳明 程灏 朱熹2. 哲学家( )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天人合一说法发挥到了极致。 张载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陆九渊3. ( )记载了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可以看做是纵横家理论的阐述和概括。 始终 大圣 鬼谷子 淮南子 鬼谷子

10、4.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 )为代表的。 惠施 公孙龙 庄子 老子 惠施5.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其( )。 行政学说 政治学说 经济学说 逻辑体系 政治学说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 白虎通的哲学意识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 用五行论政治 用天命论成败 用三统论历史 以因势利导释无为说 用五行论政治7. 先秦子学三晋派注重质实而简易的学术,其代表人物是( )。 老子 商鞅 慎到 韩非 商鞅8. 先秦子学燕齐派的代表人物是( )等。 孟子 荀子 邹衍 淳于髡 邹衍9. 元康玄学的代表人物是( )。 郭象 王弼

11、 向秀 阮籍 郭象10. ( )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看做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总结。 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刘禹锡11. 墨家以( )为其宗教思想。 天志 明鬼 尚贤 非命 天志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 先秦时期,讨论名实仅是名家的专利。 13. 玄学的学术基础是对论语和墨子等经典的解释。 14.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二是坐忘。 15. 荆楚派主要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河南南部一带,以尚道、守雌、虚无为旨,荀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16. 正始玄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17.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18. 清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学术的传入,子学有所变化,开始逐渐向现代转型,显示出注重实学的倾向。 19. “白马非马”是先秦名家合同异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