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638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一、孝经连线。在上不骄 所以长守贵也 制节谨度 高而不危 满而不溢 所以长守富也 谨身节用 祸乱不作 用天之道 以养父母 灾害不生 分地之利 有觉德行 四国顺之 淑人君子 以临其民 作事可法 而悦者众 进退可度 其仪不忒 所敬者寡 容止可观 一人有庆 无忝而所生 夙夜匪懈 以事一人 夙兴夜寐 兆民赖之 赫赫师尹 民具尔瞻 君亲临之 厚莫重焉二、判断1、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 )2、爱亲者,不敢慢于人。 ( )3、先王有志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4、居则致其乐,养则致其敬。 ( )5、移风易俗,莫善于悌。 ( )6、敬君者,而千万人悦

2、。 ( )7、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 )8、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 )9、圣人因亲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 )10、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 )三、选择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 A、孝之本也 B、孝之始也 C、孝之终也2、非先王之法服, 。 A、不敢服 B、敢服 C、不敢行3、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 。 A、谨度 B、事君 C、社稷4、故敬其父, 。 A、则子悦 B、则弟悦 C、则臣悦5、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 A、孝乎 B、其人 C、配天四、完成下列诗句:1.学而不思则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必先 ,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先天下之忧而忧, 。 4. ,秋水共长天一色。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6.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岐路, 。7. ,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8.安得广厦千万间, , 。9.沉舟侧畔千帆过, 。10.乱花渐欲迷人眼, 。最爱湖东行不足, 。11. ,夜泊秦淮近酒家。 12.何当共剪西窗烛, 。13.剪不断, , , 。14.落红不是无情物, 。 1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6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 。17.生于 ,死于 。18.亲贤臣, , ;亲小人, , 。 五、你知道下列诗句写的是谁或者是谁写的吗?在括号里写上他们的名字。1.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樨一点通。 ( )7.一骑红尘妃子知,无人知是荔枝来。 ( )8.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 ( )

5、六、简答题:1.“唐宋八大家”是指哪八位作家?2.请你谈谈对岳阳楼记中传唱千古的名句的理解?小学五年级试题一、朗诵题(集体):国学经典读本“历史篇”(各班依次起立朗诵,时间在3分钟之内。总分为30分,最终由评委评定得分)二、问答题:1.个人必答题(由参赛选手抽取一题做答,正确得5分,错误不扣分);(1)“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是什么?(白首方悔读书迟。)(2)“推敲”一词的来历指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一诗人?(唐代诗人贾岛)(3)乡村四月的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渔歌子作者是谁?(张志和)(5)“待到山花烂漫时”的下一句是什么?(她在丛中笑。)(6)长相思的作者是谁?哪个

6、朝代?(纳兰性德,清代)(7)小池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两句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8)赠汪伦中表达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传达感情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9)“有朋自远方来”的下一句是什么?(不亦乐乎)(10)峰的前两句是什么?(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11)“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亦说乎)(12)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是哪两座?(博望山和梁山)(13)回乡偶书的后两句是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14)长相思的第一节是什么?(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15)“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后两句是什么?(春来江水绿如

7、蓝。能不忆江南?)2.推选必答题:(由参赛组抽取一题后推举一名选手口头回答,正确得10分,错误不扣分。)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抽取四首诗中的一首,背诵(4分)并说出作者、朝代(2分)及该诗描写了什么?(4分)。(1)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被罢免宰相之职回到家乡,后又重新起用回京赴任的途中生活。)(2)秋思(秋思唐 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写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3)送元二使安

8、西(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元二是诗人的朋友,奉命将要出使安西,诗人为他作送行。)(4)望洞庭(望洞庭 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以轻快的笔触,描绘出洞庭湖水天一色、浩瀚壮阔的景色。)(5)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家诗中的一首,本首是其中的“夏日”。诗人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清新

9、的笔调,赞颂了农民在初夏时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三、填空题:(每组选手在写字板上填写正确答案,正确一空得2分,共10分)巧填地名:1. (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2. 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 )作( )。-(杭州、汴州)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4.京口( )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瓜洲)四、抢答题:(同级抢答题答对一题得10分,错误一题扣5分,每题每组只有一次抢答机会。)1.甲骨文的发现这是哪个朝代的谁?(清光绪年间 王懿容)2.汉字的演变中楷书下来是?(草书)3.“滴水能把石穿透”下句是(万事功到自然成)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10、故园无此声。”“聒”的意思是什么?(声音嘈杂)5.“兄弟郭和睦,朋友笃诚信”的意思是什么?(兄弟之间要和睦,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小学六年级试题一、朗诵题(集体):国学经典读本“自然篇”(各班依次起立朗诵,时间在3分钟之内。总分为30分,最终由评委评定得分)二、问答题:1.个人必答题(由参赛选手抽取一题做答,正确得5分,错误不扣分);(1)出塞的作者,以及朝代?(王昌龄,唐朝)(2)“三才者”指什么?(天地人)(3)凉州词的后两句是什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哪首诗?(示儿)(5)游园不值的作者及朝代?(叶绍翁,宋朝)(6)题西林壁描写

11、游山体会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那首诗?(登飞来峰)(8)寓言刻舟求剑选自战国时期的哪部书?(吕氏春秋)(9)“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思而不学则殆)(10)墨梅中赞颂墨梅美德的两句是什么?(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1)暮江吟诗中的前两句是什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12)江畔独步寻花这一首诗采用疑问句表达诗人愉快心情的诗句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3)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什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4)枫桥夜泊描写什么时节的景色?(秋夜景色)(15)蜂的作者及朝代。(唐代的罗隐)(16)马诗的作者李贺被称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