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508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铁路运营管理HIGH SPEED RAILWAY OPERATION MANAGEMENT 题 目: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学生姓名:彭宇冰指导教师:叶峻青学 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运输1302班本科生院制2016年6月国外高铁发展及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彭宇冰 交通运输1302班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西班牙、美国、韩国、英国的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各个国家的建设特点与发展优势。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与地理因素等,探讨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我国高铁的建设提出应当学习西班牙的列车设计理念、美国的科学的运营模式、韩国的政府扶持制度与英国的安全检测评

2、估方法的建议(自己所写)。关键词:高速铁路;西班牙;韩国;美国;发展状况 高速铁路被视为 2O世纪下半期以来客运交通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技术突破。自 1964 年日本新干线运营以来,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如西班牙、美国、英国,还是在仍处于发展中的韩国,均建立了相当规模的高速铁路网。世界范围内高速铁路一直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很多国家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始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等方面进行考虑,修正并制定了新的运输发展战略。我国应该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的技术,借鉴其他国家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促进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高速铁路

3、的可持续竞争优势。1.国外高铁的发展状况1.1西班牙高速铁路发展状况西班牙第1条高速铁路是1987年开工建设1992年4月通车的马德里一塞 维利亚高速铁路,全长471公里。这是按高中速列车混跑、客货运列车混运的 方案设计的准轨铁 1。这2O 多年来,西班牙高速铁路网不断扩大,高速铁路运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在西班牙运输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13年1月巴塞罗那一菲格拉斯连接西班牙与法国的长131 km 准轨高速线建成、2013年6月阿尔瓦塞特一阿利坎特长165 km 宽轨高速线建成开通运营,全国高速铁路 网的运营里程总长达3100 km,位居欧洲首位,在世界仅次于中国居第二位。西班牙的高速铁路

4、网,不仅有准轨、而且有宽轨运输线路,设计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最高允许速度从250km/h现已提高到350km/ h。考虑到实现与全国路网运营兼容,采用了新型准轨/宽轨变轨系统。由西班牙国营铁路公司RENFE公司运营的高速列车(包括摆式车体列车)数量达到246列,购买高速客车的总投54750亿欧元(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经过对法国与德国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西班牙建立了自己的品牌AVE高速列车。西班牙高速铁路运营不断研究采用新的营销策略,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高2-4。1.2美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由于资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美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比较慢。1956 年美国通过了“州际高速公路法”以促进高速

5、公路网的建设,然而随着民航的发展,美国的铁路运输尤其是铁路客运业不断萎缩。上世纪80年代以后,高速公路堵塞,机场拥挤以及能源、环境等问题,促使美国重新考虑铁路运输,进而促进了高速铁路的发展。1998年4月美国“高速地面交通协会”在芝加哥召开了第 15 届年会,介绍了美国高铁发展的现状以及高铁发展中的问题等,并提出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3。为了促进美国铁路的重新发展,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放松铁路管制的措施。到2008年末,美国铁路营业里程22 4万km ,实现 货运周转量亿tkm,创历史高峰,较1980年提高了90左右。为进一步促进美国高速铁路的研究进展,实现美国未来25年内高速铁路的发展 目标,

6、2011年2月9日美国政府发布了第一个高速铁路发展六年计划。计划投资530亿美元,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走廊,将现有一些线路升级为高速铁路线路。在实施高速铁路发展六年计划中,2012年财政年度拨款计划为80亿美元。其中,40亿美元用于路网建设,如新线与车站建设、机车车辆等设备配置等;40亿美元用于系统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4。1.3韩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韩国共有两条高铁线,以大田市为节点呈“人字形”分布。韩国KTX 京釜线二期项目于2010年完工并顺利开通,加上在2004年完工通车的一期项目,运营总里程达412km。2004年开通后仅一年,首尔至釜山段高铁就取代了飞机成为市场主导者,这不仅源于高铁在中长途

7、时间上较之航空运输的节省,同时源于韩国高铁公司票价低于机票价格至少30及票价听证的良好原则。同时,KTX也超过了公路运输,同期相同线路乘坐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的旅客比例从近20下降至14。2011年,KTX收入在Korail总收入中占到近45,在KTX、传统列车、地铁和货运列车中居首位,说明韩国民众逐渐开始接受高铁这种环保高效的出行方式,KTX 成为铁路运输收入主要来源,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Korail公司绿色交通理念及其利用收 益管理 系统、创新营销方式的成功5-6。1.4英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英国的第一条高铁(以下简称HSRI)是在既有铁路线上改建而成,连接伦敦圣潘克勒斯火车站和英吉利海峡海底隧

8、道。HSRI自1996年开设建设,共历时十年,于2007年建成投运,全长约109公里,最高运行时速约320公里。HSRI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英国政府对建设高铁的关注程度。2008年之前,英国政府对推行高铁鲜有问津,随着HSRI的投入运营,增强了政府高层对建设高铁的信心。同年十月,英国政府就宣布了建造第二条高铁线路的计划。英国高铁列车现在全部用于旅客运输,但与货物列车混行并共用轨道等基础设施。与英国其他轨道交通的投资运营方式基本相同,按照正在推行的新一轮私有化改个进程要求,英国铁路的基础设施投资由政府承担,其日常运营则是由私有企业承担,其中HSRI就是由Eurorunnel集团独立进行运营和管理6

9、。2.国外高铁的发展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启示中国的高速铁路从1999年开始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改进,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网的规模和运行速度都已经达到了世界比较高的水平。 2003 年10月12日,我国开通首个高速客运铁路线一秦沈客运专线,该专线是从长春开往北京的 T60 次列车,这条客运专线的开通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高速铁路建设时代。我国又自主设计并建设了“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在试验阶段速度就达到了250kmh ,标志着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在速度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从此我国的高速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高速铁路线有:哈大线、 武广线、京广线、京石线、汉宜线、京津线

10、、港深广 、合宁、合武 、沪宁线、京沪线、沪昆线等, 形成了纵横我国领土的高速铁路网。今后,我国将增加建设短距离,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高速客运专线,满足我国省会和城市间 日益增长的客流量的需求。估计到2020年,中国 200kmh及以上速度的高速铁路里程将超过18万km ,这一里程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尽管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的可持续竞争优势7。(1)前期研究。欧洲高铁项目通常需要10年以上的修建期,英国也不例外,第一条高铁建设就历时10年,规划第二条高铁建造期需

11、要15年时间。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充分的前期研究的需要;二是合理工期的需求。与我国建设项目基本程序和决策过程相比,英国高铁项目实施总体要求看似基本相同,但还是有很多思路和理念上的不同。这些不同恰恰是值得我们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去进行思考和借鉴的。比如,英国在确定项目时以需求和功能为导向开展初步论证;我们很多时候是逆向操作,先确定项目走向和规模,然后再来验证其需求和功能及其必要性,经常会使我们陷入形而上学中,不利于项目的科学论证。(2)实时监测。对基础设施在不同阶段状态的实时监测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需要,是一项十分严肃和重要的工作。英国包括高铁在内的有轨交通项目建设方

12、面,非常注重这项工作。从系统和方案设计时就开始系统地考虑这方面的需要和投入,并在建造和运行阶段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建设,以确保包括车厢在内的整个基础设施体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除了需要在轨道、车站、车厢和信号系统等基础设施上设施检测设备外,更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通过车协设备设施收集大量监测数据来进行分析,为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基础。其实,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其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一堆无用的数字,才是实施监测工作的关键。我国高铁建设和运营中恰恰在这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这也可能是导致几次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3)安全

13、检测评估。英国政府规定,高铁建设必须要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咨询机构的安全监测评估。这项工作是受业主委托的,可以使贯穿设计、施工、试运行和运行的整个阶段,也可以是其中的某个方面,主要目的是确保整个运行系统和设施设备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或是安全事故,第三方咨询机构必须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部分城市已经要求将工程质量安全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篇章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并在施工阶段加强这方面的安全监理。高铁由于速度快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常常后果严重。我国高铁发展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安全监测评估工

14、作更加体现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目前国内开展的相关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对于安全事故的责权对等问题也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但是不管怎样,应该在安全检测评估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无疑给我国高铁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当务之急应该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方法、制度、规章和法规,尽早实施系统、有效的安全监测评估措施。这是减少和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8。 (4)在降低能耗,增强环保、安全 、舒适性的前提下,向更高速度发展。国外普遍认为高速列车速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提速会引起能耗和列车总质量不成比例的增加,因此国外比较注重速度和能耗间的协调,一方面提高牵引动力的能源效率,另

15、一方面也对降低能耗开展大量基础性研究,同时注重开展人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以便提高旅客的舒适性。国外高速列车发展的总体理念是在降低能耗,增强环保、安全、舒适性的前提下,向更高速度发展。西班牙新研制的Avril高速列车速度提高到380km/h,具有显著的节能和降低成本优势。(5)设计平台化、模块化。近年来国外高速列车十分注重打造整车的设计平台,同时注重对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其优势是开发商可以基于某个平台,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模块化组装设计、生产,且便于列车的升级改造。同时,一旦整车平台设计通过有关部门认证或评估,平台下的一系列列车即可简化准人手续并缩短审批时间。两班牙Talgo公司新近推出的

16、Avril系列高速列车采用灵活的、可升级的概念,可满足市场的多种不同需求。(6)重视智能列车的研发。智能列车是集现代科技与传统列车于一体的新 型高科技产品,可以利用具备事物识别功能、分析判断功能、自动控制功能、警戒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运行,驾驶人员仅需监视列车自动运行的效果。智能列车的研制需要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网和物联网技术等为基础,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非接触牵引供电技术、列车运行性能主动控制技术、列车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技术、智能化旅客在途服务技术、全息化运行环境感 知技术、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等的重大突破。智能列车的出现将大幅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降低轨道、供电设施等同定装备的维护和管理成本,降低设 备故障概率,并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节能性 。(7)加强人性化设计,营造良好乘车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