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486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投资学期中课程作业 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 姓名 丁金超 学号 指导教师 戴志敏 学院 经济学院 国外文献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综述一、国外文献有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文献综述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性研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2006)就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对中国政府的启示等问题做了探讨。邓宁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组织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进入了一个加

2、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济正在更加完善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渐地涌现为对外投资活动的新主体。比利时安特卫普国际管理与发展中心(CIMDA)主任丹尼尔封登布尔克教授(2006),以东道国为欧洲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基于20世纪80年代到2005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流量、占全球总数的百分比、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等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重要性。认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世界总数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的研究Poncet(2007)认为经济全球下市场竞争的压力、生产的高成本、研发能力的低下等都是

3、促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Deng(2004)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获得重要性资产和生产的多元化。Morcketal.(2008)认为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以国有企业占了很大比重,因为国有企业能更加容易的获得资金上的支持,这种优势是促使更多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Cai(1999)总结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为了寻求市场、资源、管理经验以及技术四方面的动因。比利时学者丹尼尔封登布尔克教授(2006)通过比较中国公司对于国际拓展动机,比如规避风险、寻求生产材料资源、促进生产、环境保护、扩展市场、引进生产与管理技术等,最终比较结果为寻求新的市场、新技术、新专业技巧,寻

4、求法律帮助与政策支持是排在前列的动机。同样是对于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研究,芬兰图尔库经济学院泛欧中心的瓦尔特里卡尔特莫研究员(2006),从中国在波罗地海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定性研究,并且结合各种资源,对中国在波罗地海地区投资动机做出最为可靠与精确的描绘,详细介绍了COSCO、AIRCHINA、CHERY、ZTE、HUAWEI等典型跨国企业的案例,最后认为:中国企业投资的动机主要是由于认为在该地区对于某产业的运作比原产国更有优势。日本学者筑波昌之(2006)对中国对日投资现状和动机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他认为,在中国企业为确保资源、获取技术、降低成本等几类投资中,除为确保

5、资源的投资占的比重较大外,为获取技术、品牌、先进管理经验、国际销售网络等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加,在对日投资上也开始出现活跃迹象。中国企业对日投资的增加除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综合实力扩大和企业成长壮大带来的投资能力增强外,中日经贸屡创新高,互动趋势增强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他在综合分析了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招商力度与方式以及中国企业对日投资的成功案例的前提下,认为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投资是大有可为的。Ping Deng(2009)在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资源驱动模型来解释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海外战略资产的动机。在通过对中国TCL、BOE以及联想集团的并购案例的分析以后,他认为中国企业获取

6、战略资产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在未来更具有竞争性。Chengqi Wang等(2012)通过测试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经济学以及企业资源理论解释力后得出结论。他们认为政府支持与中国产业结构是推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两大原因。相反,营销与资源的需求却不那么重要。3、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特点的研究就进入方式而言,Lin Gui与Fuming Jiang(2009)通过分析包含138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认为中国企业意图采取全球性战略或强调资产寻求目的时,倾向于在东道国建立全资子公司;而东道国该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是,中国企业更倾向于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在区位选择上,Bala Ramasa

7、my等(2012)通过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国有公司更倾向于具有丰富自然资源,有着一定政治风险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之下,中国的私有企业则倾向于市场,是市场寻求着。Yuanfei Kang与Fuming Jiang(2012)通过分析十三年中国企业进入东亚与东南亚八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尽管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都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但相对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更显著的具有影响力。Xiaoxi Zhang与Kevin Daly(2011)通过分析面板数据,发现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量的因素除了双边贸易额,同时也跟东道主国的GDP大小增速、市场大小、资源禀赋情况有着显著的关系。Lan

8、 Gao等(2012)认为之前学者研究大都忽略了中国人口流动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他们通过建立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发现,中国高技能的学生与学着的双向流动能显著的提高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水平。4、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影响研究随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现象,国外许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探讨。邓宁教授(2006)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投资区位选择和投资方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所不同,用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经难以做出解释。中国FDI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于美国、加拿大以及澳

9、大利亚等国家,这就否定了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观点,即东道国和母国之间在经济和地理上的相近性,在国际投资区位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乔安娜(Joanna)(2006)探讨了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独特特点;分析在几乎没有所有权优势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何在;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提出假设,并根据国际投资学术成果,提出其理论依据。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具备了OLI三种优势时企业才会进行FDI,但是这种理论已明显不能解释中国企业对外FDI的事实。中国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普遍缺乏所有权优势(竞争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

10、验等),因此他们侧重于资源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渴望通过企业内部市场的整合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作者认为中国对外FDI与OLI之间不是单纯的直线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作用。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教授巴克利(Buckley)和沃斯(Voss)(2006)利用独特的政府机构数据集,对中国ODI数据(1979-2001)做了计量经济学分析。他们设计了很多经济和政治的相关变量,以研究中国ODI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传统的FDI和跨国公司理论所解释,希望推进对中国跨国公司的研究议程。在模型设计中,作者采用中国投资者用于特定海外项目的外汇总值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汇率、与中国的贸易强度、地理、

11、通货膨胀、政治风险、自然资源禀赋、市场开放程度、政策方向、东道国是否是OECD国家等。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之前,中国ODI关键的区位决定因素是市场规模与中国的地理距离、通货膨胀、市场开放性;1992年之后关键的区位决定因素变成贸易强度(进出口)、政治风险、自然资源禀赋;对OECD国家投资的关键决定因素是市场规模、汇率(人民币相关汇率的贬值增加了中国的ODI)、地理距离(FDI在某个距离替代了贸易)、自然资源禀赋;对于非OECD国家,关键区位决定因素是中国的出口、市场开放性。从而作者认为国际化决策在中国跨国公司可能比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更有特性;区位决定因素随时间发生了变化,这有可能意味着

12、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加强;应该把政府政策、制度和母国条件更好的整合到解释中国跨国公司的理论中去。二、文献综评国外文献对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性、动机、特点以及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影响等方面。关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方面,国外研究主要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组织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关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方面,国外研究主要认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为了寻求市场、资源、管理经验、技术以及产业运作方面

13、的优势,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在未来更具有竞争性。政府支持与中国产业结构是推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两大原因,营销与资源的需求没那么重要。关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方面,国外研究主要认为:当中国企业意图采取全球性战略或强调资产寻求目的时,倾向于在东道国建立全资子公司;而东道国该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则更倾向于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在区位选择上,中国的国有公司更倾向于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私有企业则倾向于市场。关于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方面,但相对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更显著的具有影响力。另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量的因素除了双边贸易额,同时也跟东道主国的GDP大小增速、市场大小、资

14、源禀赋情况有着显著的关系。关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影响方面,国外研究主要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投资区位选择和投资方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所不同,用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经难以做出解释。中国对外投资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于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这就否定了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观点,即东道国和母国之间在经济和地理上的相近性,在国际投资区位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普遍缺乏所有权优势(竞争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等),因此他们侧重于资源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渴望通过企业内部市场的整合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国际化决策在中国跨国公司可能比在发达国家跨

15、国公司更有特性;区位决定因素随时间发生了变化,这有可能意味着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加强;应该把政府政策、制度和母国条件更好的整合到解释中国跨国公司的理论中去。参考文献:1 Alberto Di Minin ,Jie yin Zhang , Peter Gammeltoft.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R&D in Europe : A new model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30 (3), 2012 : 189-203 2 Bala Ramasamy , Matthew Yeung , Sylvie Laforet .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Location choice and firm ownership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7(1) , 2012:17-253Chengqi Wang, Junjie Hong, Mario Kafouros, Agyenim Boateng. Wh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