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293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连锁经营是当今国际上通行的经营业态,是一种现代化的流通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是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流通业组织化程度、增强竞争能力、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内连锁经营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基本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业态、多种连锁形式并存的局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然而连锁经营是实现企业结构合理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企业通过采用连锁经营,扩大企业规模,从整体上提高企业规模水平、组织化程度。连锁经营是在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条件下,在产品的生产,包装标准化、规范化与物流、信息现代化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采用的

2、一种零售商业组织形式。它是指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权等方式联结起来,实现服务标准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在深圳的发展时间短,与国外成熟的连锁经营相比,深圳连锁经营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目录一、国内连锁企业的发展核心.4(一)连锁经营的定义.4(二)连锁经营的概括.4(三)国内连锁经营的现状.4二、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一)连锁经营中缺乏知识化的管理、调查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5(二)连锁经营中的信息化程度低.6(三)对虚拟市场空间运用不够.8(四)种种因素制约了连锁企业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3、.8三、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相应的对策.9(一)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的政策扶持.9(二)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规模化商业连锁企业的培育.10(三)扩大连锁企业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11(四)加强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建设,走配送共同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道路.12结束语14参考文献.16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国内连锁企业的发展核心(一)连锁经营的定义连锁经营,它既是一种先进的经营方式,也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其基本含义是:在核心企业的统一领导、组织下,由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的中小型零售企业,通过集中进货、统一管理的规范化经营的经济联合体,其主要形式有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二)连

4、锁经营的概括所谓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发展连锁经营,可以改变国内商业中陈旧的经营观念,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方式,完善经营机制,为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改进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三)国内连锁经营的现状国内连锁经营产生于80年代中期,国内最早的连锁经营

5、体系是成立于1986年的天津利达国际商场。零售业连锁从1990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98年底已有连锁企业1150余家,门店21500多个,营业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其业态分布很广。到2002年,国内连锁企业的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调查表明,国内连锁企业前30名2002年销售额为1780.38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3.43%,是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8.8%的近5倍,前30名的连锁企业店铺总数为8988个,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3.22%。尽管如此,国内的连锁经营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首先是时间上晚了将近130年(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是

6、1895年在美洲出现的美国茶叶公司),其次是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出现的技术上、管理上、装备设置上的差距和不足,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应该看到,连锁商业正因为在我国还刚起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连锁经营中缺乏知识化的管理、调查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1.连锁经营管理缺乏知识化,运作不规范。新经济要求规范化的高水平管理模式,而目前国内大多数连锁经营体系都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运作手册,使得总店对各连锁分店监管不力。有的分店在各种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自行进货,使产品无论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企业的名誉受损,严重时会导致整个连锁体系的崩溃。例如,

7、美国一家名叫“魔术盒”的快餐连锁公司由于其中一家连锁店使用了不卫生的牛肉而导致顾客死亡,结果使整个连锁体系受损,并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垮台。有的企业连集中进货都做不到,经营上相当分散,最后往往因各店铺之间的相互竞争、协调不顺而导致这种连锁的瓦解;还有一些企业在管理方面,不研究不同类型连锁企业在进货、财务、广告、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独特的要求和内在的规律,而是照搬单体商店的管理方法,使得连锁企业难以发挥“连锁”的规模优势。2.建立连锁店时,未作知识化的详细周密的调查,使得店面设立位置不合理。以郑州亚细亚为例,郑州亚细亚曾经在河南省的漯河、开封、濮阳和南阳四地设立直营连锁店并耗资3亿,但是漯河的人口不

8、到20万,市场购买力低,而连锁店的规模却比郑州总店还要大,所以商品卖不出去,连锁店亏损严重。其他三个连锁店的情形也大致如此,结果正是这四个店最终拖跨了郑州亚细亚。国内连锁企业的类似事例还很多。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当地经济、地理等状况缺乏科学分析,对基本情况认识不够,缺乏知识化的调查分析导致了这种不利而又是必然结果的出现。3.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不高,缺乏“知识化”的人才。从我国连锁业发展现状看,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很多上了规模的企业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人员培训机构,归根究底是没有认识到市场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结果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下。(二)连锁经

9、营中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受到传统营销观念及国内一些地区基础信息化设施与科技水平的影响和限制,连锁经营的信息化程度低,从企业内部与外部条件上综合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滞后。新经济条件下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迅捷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在连锁经营初期一般不能立即显示出经济效益,但如果缺乏这个系统,又将制约着连锁企业的发展。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随时记录和分析各连锁店每日的营销情况,为运营和发展决策及时提供各类分析数据。目前我国连锁销售企业中的计算机运用尚未普及,较低的电子化程度使连锁店必备的设施如:电视监控系统、商店防盗系统、电子收银机、AV音像系统等

10、装备还很不完善。此外,由于连锁企业的通讯设施也不够发达,使分店不能及时向总部输送市场信息,又由于条形码尚未普遍实施,也使得商品的质量和标准化难以得到保证,也不利于连锁企业的现代化经营。2.配送中心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的核心,其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营运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所以提高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在国内连锁经营企业中,许多企业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国外连锁企业自动化、现代化的配送相比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导致配送效率低下,而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和物流成本

11、极高。、3.企业外宏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不发达。做连锁经营企业必须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的硬件设施如条形码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MIS)、POS销售系统,EOS订货系统,通讯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当前商业系统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如此,国内对于电脑语言、条形码技术、远程通讯等应用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样企业的员工必然占用过多,而员工的开支约占流通成本的40%左右,商品价格自然难以低廉,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连锁经营的发展。(三)对虚拟市场空间运用不够1.电子商务化程度跟不上新经济发展的节奏。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网

12、络虚拟空间的形成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信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使得一个新的市场网上虚拟市场逐渐形成。许多知名企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这个虚拟市场对企业产品、理念、文化进行宣传,在网上进行交易,甚至建立了网上企业。例如沃尔码在美国就建立了网上商店,顾客可以不用出门,通过网上订货、网上付款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交易,方便了顾客,节约了时间,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从网络发展状况、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来看,新经济条件下的网上交易必是未来新营销的发展趋势,不久的将来在我国也一定会受到关注。但国内连锁企业还并没有尝试着从这方面下手来宣传产品和出售产品。2.缺乏与其他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较

13、之西方发达国家,国内本土连锁经营还刚起步,独立主义思想比较严重,换言之,就是保守与闭关主义思想严重。在对其他连锁企业的认识上,只看到了对手是竞争对手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作为合作伙伴的另外一面,所以与其他连锁企业很少有信息交流,很少的连锁企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互通信息与交流经验,就根本不要谈什么合作了。因此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限制了连锁经营的发展。(四)种种因素制约了连锁企业向“全球化”方向发展1.资金缺乏,网点发展速度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新形势下,规模经济是连锁经营取得效益的本质所在,也是连锁企业向“全球化”发展的基础。若店铺过少,则通过集中进货和统一管理带来的价格优势与成

14、本降低都无法实现,从而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实现跨区域发展。现阶段我国流通企业自有资金普遍短缺,有的不到1%,贷款困难且承担不起利息,因此已经成立的连锁店规模普遍偏小,网点少,不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实现跨区域发展。2.现行体制制约着连锁经营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发展。为了实现规模效应,连锁经营必须大力发展连锁店,但是目前国内“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区所有的管理体制使得难以在其他省份建立连锁店,限制了连锁企业扩大规模,自然也就制约了连锁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方向。举例来说,如果新一佳在长沙开设了分店,其利润是应该算到总店帐下交给深圳政府还是应该直接以连锁店的名义上交到湖南政府呢?这些类似的问题还有待于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三、国内连锁企业发展中相应的对策虽然连锁经营在国内发展迅速,但却存在诸多问题,怎样把连锁经营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这就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连锁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连锁经营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针对国内连锁经营的现状,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我国连锁经营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